天天看點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體育大生意第2775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産業資訊平台

文|林苑

體育大生意記者

那些活躍在體壇的常青樹,無一不是以挑戰自我為樂趣,奧運冠軍陳穎正是這樣一類人,無論運動員生涯還是退役後積極轉型,陳穎都堪稱成功。

陳穎,女子25米運動手槍奧運冠軍,四次參加奧運會,在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為中國射落1金1銀,并多次摘得“難度更高”的全運會金牌。退役後,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射擊運動技術學校進階教練員,陳穎緻力于為體育界發聲,她經常會送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高品質提案。

1月9日,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閉幕,陳穎送出了《關于加強無形“奧運遺産”的普及和實踐的提案》。陳穎在會後接受了體育大生意獨家專訪,暢談了中國射擊隊的成功秘訣、她本次的政協提案、以及“雙減”後的體教融合等話題。

奧運四朝元老+大滿貫得主

速射女王締造28載“超常續航”職業生涯

12歲接觸射擊,2001年入選射擊國家隊,師從許海峰。在28年職業生涯中,一向以“大心髒”著稱的陳穎曾創造平世界紀錄的成績,拿下大滿貫及兩枚沉甸甸的奧運獎牌,國内外比賽獲獎無數。

在接受采訪時,陳穎告訴體育大生意記者,射擊國家隊“内卷”嚴重,“訓練水準超世界紀錄”是常事。身為多屆全運會金牌得主,她認為中國在今年杭州亞運會射擊項目上具有壓倒性優勢。

從許海峰“零的突破”到中國射擊隊拿下多屆奧運首金再到楊倩等00後繼承衣缽,過去近四十年,中國射擊隊已成為國際體壇中一支的傳奇勁旅。

在陳穎看來,中國在競技體育上的巨大投入能夠為運動員提供器材、科技、心理等全方位保障。例如,國家隊選手1天可配備300-500發子彈,這個訓練條件是大多數外國選手所不具備的。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憑借豐富的大賽經驗,陳穎于2011年開始擔任中國射擊隊女子手槍助理教練,2017年出任中國射擊隊女子手槍教練。執教期間,她将心理學融入科學訓練方法,教導師妹們不僅要瞄準射擊場的靶心,也要鎖定人生中的目标,将奧運精神融入比賽和生活中。國家隊執教經曆也讓陳穎深刻體會到,競技體育的發展離不開基層體育的普及與人才輸送。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金牌媽媽”談“雙減”:體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如果說成為射擊大師的最高境界是将比賽當做“精神享受”,那麼陳穎在“後運動員時代”的努力則較為“入世”。

這些年,奧運冠軍、國家隊教練、母親、體育工作者、黨代表、政協委員等多個身份交疊,促使陳穎對體育有了更多的思考。是以,當陳穎跟我們談起射擊時,聚焦的往往并不是技術層面。她所關心的是通過體育的方式如何影響下一代,讓更多兒童青少年在家庭和校園場景接觸體育,以及思考體育的力量如何才能改善社會。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在東京奧運會上,楊倩奪得中國首金引發全社會對體教融合的讨論,楊倩本人也表示自己是體教融合的受益者。(延伸閱讀:楊倩奪奧運首金清華保研,體教融合揭開新篇章?)對于“雙減”之後體育教育現狀及趨勢的研判,陳穎有一套自己的邏輯。

陳穎表示:“體育總局、教育部去年釋出《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将體育提到了與語數英齊平的位置。這實際上是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繼承和發揚,将孩子欠缺的東西補上來,在體質及意志品質即心理方面得到提升。”

從陳穎的角度看,00後在新的社會形勢下成長起來,在意志品質培養等方面需要外力參與,體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家長則是體育教育中最好的啟蒙教練。

體教融合的痛點在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針對中國小體育課,家長會給學校施加很大壓力,使得體育課内容變主課、變自習,不僅使孩子錯過了學習運動技能的黃金時期,還讓孩子變成了“小眼鏡”。

陳穎指出,孩子學體育是一道主觀題,興趣引導最關鍵。每個體育項目都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增強兒童青少年體質并健全人格、鍛煉意志。例如,射擊運動能夠磨煉心性、提升專注力,風筝和羽毛球運動能幫助孩子形成向上挺拔的身姿。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我聽北京大中國小校長都在講,現在的學生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體育運動能夠内化為心理品質,幫助孩子應對考前綜合征、慣性崴腳等心理問題,還能增添自信。即使孩子在日後的人生中遇到難題,也能夠通過體育纾解情緒、陶冶情操。”陳穎說。

為雙奧之城建言,陳穎提案聚焦“奧運遺産”的普及和實踐

再過三周,北京冬奧會就将拉開帷幕,北京将成為全球首座雙奧之城。北京冬奧會也是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布後第一屆從籌辦之初就全面規劃管理奧運遺産的奧運會。創造豐厚的冬奧遺産,為國家、主辦城市、人民群衆帶來長期的、積極的收益,是做好籌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功辦奧的重要标志之一。

多年來,陳穎的政協提案都圍繞體育行業亟待改善的問題所展開。在剛剛落幕的北京兩會上,陳穎送出了《關于加強無形“奧運遺産”的普及和實踐的提案》,内容涉及北京雙奧之城遺産的利用、體教融合等多個領域。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定義,奧運遺産是“每屆奧運會為主辦城市、當地人民和奧林匹克運動創造的長期利益。”具體可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表現形式。其中,無形奧運遺産為精神或意識層面的影響,并有可能導緻個體行為的改變。值得一提的是,奧運遺産也是本屆北京政協會議七大議題之一。

在陳穎看來,目前北京市大中國小校體育學科的奧林匹克知識教育存在“學校不重視”、“德育缺乏整體設計”兩大問題。奧運無形遺産則有着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全民健身意願的巨大力量。

由此,陳穎提案建議北京市教委加大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宣傳部門加強宣傳與指導。具體方式為編寫奧林匹克知識課本及讀物,開展關于“大中國小生體育學科中滲透奧林匹克體育知識教育”的優秀教學案例;與國内頂流音視訊APP平台合作,制作寓教于樂的奧林匹克知識宣傳音視訊作品等。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同樣讓業界為之振奮的是陳穎的提案倡導學校加強與社會機構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加強對“奧運遺産”的傳承。具體方式為開設特色課程、豐富學校體育學科内容、科技助力體教融合、體育冠軍工作室在學校設立冠軍公益課等,這無疑将幫助順暢體教融合管道,為學生青少年群體帶來更豐富的專業體育資源。

對于冠軍進校園,陳穎表示,當國家培養出的運動員把自己獨特的金牌故事和經驗與學生分享,體育榜樣的力量将喚醒青少年對運動的參與熱情。

面對“雙減”後體育教育資源緊缺的現狀,體育人向學校送服務的形式理應形成常态化機制,學校體育老師也有權利得到更多教育訓練資源。

對于部分公共體育場館閑置的問題,陳穎表示,一處全民健身設施在投用後需要多方資源支援,是一項體育、水務、園林、電力等多部門參與的系統工程,但很多場館未形成多部門協同投入機制。此外,有些市民會認為體育場館“擾民”進而向政府投訴,這也是體育人面對的社會阻力之一 。

陳穎表示,豐富公園内的體育資源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上問題。目前,北京地區已有不少體育特色公園,例如奧森和朝陽公園。前者被譽為路跑聖地,後者開設了多種新興的水上及露營業務。

這也給業界極大啟發:未來改擴建公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助力園林“體育化”的實踐,當更多的公園幫助周邊居民享有體育空間,體育運動在全國的普及與推廣也将邁入新篇章。

注:本文所用圖檔來自網絡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專訪奧運冠軍陳穎:當冬奧遇上雙減,校園應加大奧運遺産傳承力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