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别看民間故事裡元末的蒙古人和漢人勢不兩立(這主要是清末革命黨人的宣傳),弄出了八月十五殺鞑子的傳說,在曆史上元末的蒙古人反而和漢人沒有太大的仇怨。在東亞曆史上真正和漢人軍隊結怨最深的是高句麗,他們和漢人王朝的關系才是一言難盡。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蒙古人在元朝末年很慘,但這個慘主要是元朝政府和元末軍頭造成的,元朝的王爺們動辄就被漢人軍頭綁票,蒙古漢子還要自帶幹糧、賣兒賣女為元朝賣命,明朝政府卻選擇了招安蒙古人的政策。是以在和漢人軍隊交戰時,蒙古士兵陣亡的比例并不高,著名的捕魚兒海之戰元朝大汗的嫡系部隊陣亡了數千人後,就有7萬多人投降了明軍;沈兒峪之戰、太原之戰兩戰中也有十幾萬元軍投降(蒙古人比例不詳)。朱元璋時期明軍對蒙古人的大勝主要是俘獲、投降為主,當時一共有388400蒙古人投降了明朝,投降明朝的蒙古人還得到了不錯的安置,以至于明朝初年北京城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有蒙古血統。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漢人軍隊真正的作戰苦主有兩個,一個就是被衛青、霍去病兩人斬首16萬的匈奴,另一個就是高句麗人。高句麗人被隋唐兩朝幾乎打光了全部青壯年,損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論賣慘誰也比不上上它。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高句麗在隋末唐初是全體漢人痛恨的對象,他們喜歡殺戮漢人俘虜,是以李世民喊出為漢人複仇的口号遠征高句麗(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隋軍隋炀帝楊廣的瞎指揮下,損失慘重,僅僅是第一次東征就損失了30多萬人(僅僅跑回了2700多人),但高句麗的損失也不小,隋軍在拼死反擊時也幹掉了大量高句麗士兵。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隋軍在遼東城下野戰擊敗了高句麗大軍,取得了“死者萬計”的戰果;宇文述、于仲文橫跨鴨綠江時,也有“一日之中,七戰皆捷”的戰果。在第二次遠征高句麗時,隋朝大将王仁恭也有1000多精銳騎兵大破高句麗數萬人的高光時刻,在遼東城攻防戰(遼甯省遼陽市)中高句麗人也損失慘重。第3次遠高句麗之戰,隋軍軍也有一次斬殺斬首上萬人的戰果。綜上計算隋炀帝雖然打得很荒唐。但憑借着隋軍龐大的體量和裝備優勢,也取得了10萬級的戰果。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李世民沒有表叔楊廣學問大,但在打仗的本事上卻是超級學霸。李世民親率六萬野戰部隊進行了第一次遠征高句麗攻略,在遼東城唐軍斬殺高句麗軍隊一萬餘人,在新城,建安、駐跸三次大戰中唐軍消滅高句麗軍隊四萬多人(新城、建安、駐跸三大戰,斬首四萬馀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斬殺高句麗人馬總兵力近六萬,俘虜十萬人,打出了二十比一的交換比。在唐太宗的第二、第三次高句麗作戰中,唐軍累積取得了斬殺高句麗兩萬餘人的效果。唐太宗的高句麗遠征和隋炀帝的遠征,時間上相差30多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高句麗又遭到了十萬級别人口損失。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李世民的繼承人李治是民間傳說中著名的耙耳朵皇帝,但在高句麗人眼中也是大魔王。李治派出的程名振先後兩戰斬首高句麗人五千(一戰千餘人,一戰斬首3000)人左右。程名振還隻是薛仁貴的副手,薛仁貴自然更猛,公元666年的金山(今遼甯省昌圖西金山寺)之戰薛仁貴一戰就幹掉了五萬多高句麗人。然後又在扶餘城下以3000人馬陣斬高句麗上萬人(668年)。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在高句麗當殺神的并不隻是薛仁貴,公元661年九月草原漢子契宓何力帶着唐軍不但跨過了鴨綠江防線,還一路追殺,打出了擊斬高句麗軍隊三萬餘人的戰果。李績也在薛賀水決戰中打破了高句麗的五萬人大陣,當場幹掉五千餘人,讓三萬餘人當了俘虜。在李治滅亡高句麗的戰争中一共斬首敵人十餘萬人,徹底滅亡了高句麗。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論賣慘元末的蒙古人遠不及這個族群 它被漢人軍隊打沒五分之一人口

高句麗人口六十九萬七千戶,在和隋唐漢人軍隊的56年戰争中前後被斬殺的損失高達50多萬(還有不少零星戰鬥和攻城作戰損失),幾乎每年損失一萬人,論慘烈程度遠超英法百年戰争(這相當于中世紀的法國被殺了300多萬人)。漢人軍隊在持續五十多年的大戰打得高句麗家庭人人戴孝,他們的便宜後人自然要在影視劇中出出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