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傳奇:刺客聶隐娘

唐代傳奇:刺客聶隐娘

■本故事譯自唐·裴铏《傳奇》

01

唐貞元年間(公元785年-805年),魏博大将聶鋒之女聶隐娘,年方十歲。

一日,一個尼姑在聶家門外化緣,看到聶隐娘,就向聶鋒問道:“敢問押衙(尊稱,本義為“俠義之士”),可否将此女交與我養育?”

聶鋒聽了大怒,厲聲呵斥尼姑!

尼姑卻說:“任憑押衙将女兒鎖在鐵櫃中,我也能偷了去!”

當晚,聶家果然沒了隐娘的蹤影!

聶鋒大為驚駭,急忙命人四處搜尋,竟毫無蹤迹!

此後,夫妻二人每想起隐娘,便相對無言,涕淚漣漣。

02

過了五年,尼姑竟忽然送來隐娘,對聶鋒說道:“你女兒已被調教好,領去吧!”說罷,便消失不見!

一家人見隐娘歸來,自然是悲喜交加,問她學了什麼,隐娘隻說:“無他,隻是讀經念咒罷了。”

聶鋒卻不信,一再诘問,隐娘答道:“講實情又怕你們不信,這該如何是好?”

聶鋒勸道:“但說無妨。”

隐娘這才娓娓道來:

“我一開始被那尼姑提行,也不知行了多少裡路,天亮後,來到一個空闊的大石穴内,附近無人居住,猿猴甚多,四處長着茂密的松蘿。

“洞穴内有兩個女孩,也是十來歲,生得聰穎可愛。她們平日不吃飯,能在懸崖峭壁上飛行,如同猿猴攀樹一樣迅捷,毫無閃失。

“尼姑後來給我服了一粒藥,又令我手持一柄二尺長的寶劍追逐那兩位女子學攀援,後來漸覺身輕如風!這二尺寶劍極其鋒利——吹毛即斷!

“一年後,我便可以用劍刺殺猿猴,百無一失;後又刺殺虎豹,皆能枭首而歸。三年過後,我已能騰空而飛,劍擊空中鷹隼,無一不中!此時,二尺長劍已磨損為五寸!飛禽走獸遇到我,皆有來無回!

“到了第四年,尼姑繼續留那兩位女子在洞中修煉,将我領進一座不知名的城鎮後,指着一個人,曆數其罪狀,最後指令道:‘取他首級過來,莫要使人發覺!要像飛鳥振翅飛翔一樣輕易!’

“說完,又交與我一把三寸長的羊角匕首,我便在光天化日之下将那人刺死于街上!人們還未反應過來,我已将他首級放入囊中離去。傳回主人住所後,撒上藥,人頭立刻化為膿水!

“五年過後,尼姑又吩咐道:‘某大官有罪,無故害死了數人。你連夜潛入其住所,取他首級回來!’

“當夜,我攜着匕首奔赴其官署,從門縫中閃進去,一路暢行無阻,最後伏在房梁上,直到天亮才提着首級回來。

“尼姑大怒,厲聲問道:‘何故如此之晚?’

“我答道:‘見這高官正逗一小孩玩,場景甚是可愛,一時未忍心下手。’

“尼姑訓斥道:‘後續再遇到此類狀況,先殺了孩子,斷其所愛,再殺了他本人!’我聽了隻得拜謝。

“尼姑又說:‘讓我打開你的後腦勺,後續将匕首藏于其中,随用随取,你也毫發無傷!’頓了頓,又說:‘你術業已成,可以回家了。’最後囑咐道:二十年後,我們才可再次相見!”

聶鋒聽了女兒的叙述,心中甚是驚懼,又見隐娘一到夜晚便沒了蹤影,天亮後才傳回,雖不敢質問女兒,但心中也不再像從前那般疼愛隐娘了。

一日,隐娘見一個磨鏡少年路過家門口,便對父親說道:“此人可做我夫君。”聶鋒不敢不從,就将女兒嫁與了磨鏡少年。

這少年平凡之極:除了打磨銅鏡,别無他能!

成婚後,二人居住在外宅,聶鋒供給他們吃穿用度,甚是豐厚。

數年後,聶鋒離世。

03

魏帥對聶隐娘的高超武藝早已有所耳聞,于是用金帛聘她為自己的左右吏。

到了元和年間(公元806年 - 820年),魏帥因與駐守陳許的節度使劉昌裔(公元752年 - 813年,唐代名将,被封為“右仆射”)不和,便派聶隐娘取其首級!

這劉昌裔素能神算:在隐娘辭别魏帥之時便已預先知曉,于是召來家中衙将(泛指低級軍官),命他明日一早守在城北等候一對騎着黑白驢子的夫妻。

次日一早,衙将果然在城北望見一對騎黑白驢的夫婦,行經城門時,一隻鵲兒在他們跟前聒噪叫嚷不止,丈夫取來彈弓射擊,卻未射中,妻子奪過彈弓,一發擊中,鵲兒立時墜地斃命!

聶隐娘随後對衙将行作揖禮,說道:“我等遠道而來,想見一見劉仆射。”

衙将以正常禮節接待了她。

聶隐娘說道:“劉仆射果然是神人,不然,怎能預知我等到來?請允許我見一眼劉仆射!”

心中對劉昌裔未蔔先知,還派人迎接自己,頗為拜服!

劉昌裔迎出來後,隐娘夫婦拜謝道:“是我等辜負了劉仆射,罪該萬死!”

劉昌裔卻說:“不可如此,每人各事其主,實乃人之常情也。魏帥與我并無不同,但我想留下你委以重任,請不要多疑。”

隐娘深知魏帥為人遠不及劉昌裔,于是拜謝道:“見仆射左右無人保駕,我願舍棄魏帥,忠心輔佐像您這般神明之人!”

劉昌裔問她報酬,隐娘隻說:“每日給我們二百文錢足矣!”

劉昌裔便依了聶隐娘。

一切商議完畢後,忽不見二人所騎的黑白驢子,劉昌裔忙派人尋找,竟不知所蹤!後來發現黑白驢子已化成了紙驢子,被隐娘收納于布囊中!

04

過了一月有餘,聶隐娘對劉昌裔建言道:

“魏帥不知我已留下,必派人前來打探,今夜請您剪下一縷頭發,用紅绡系上後,我會送到魏帥枕前,以此表明我不歸之意。”

劉昌裔聽從了建議。

當夜四更過後,聶隐娘才從外面傳回,說道:

“信已送到,今晚後半夜,魏帥必派一個名喚精精兒的刺客刺殺我,還會割下你的頭顱!但莫要憂慮:我正在謀劃如何殺了這精精兒!”

劉昌裔平素為人豁達大度,聽後竟面無懼色。’‘

當晚燈火通明,夜半過後,隻見一紅一白兩張幡子在床角不停飄蕩相擊,又過了很久,忽見一人從空中墜亡,定睛一看:此人已身首異處!

聶隐娘随後出現,說道:“精精兒已死!”說完,随即将精精兒的屍體拽入廳堂中,撒上藥後,屍體瞬間化為膿水,連頭發也不剩一絲一毫!

一切處置妥當後,隐娘斷言道:

“後半夜,妙手空空兒将至,這空空兒的神術,人不知鬼不覺,來無影去無蹤。隐娘的法術隻能望其項背,是以,能否躲過此劫,就要看您的福分了:請将一塊阗玉圍在脖子上,蓋上被褥後,我會化作一隻蠛蠓潛入您腸中等待時機。家中人無須逃避!”

劉昌裔依其言,一一安排妥當。

到了夜裡三更(此處應為次日夜晚),劉昌裔正睡眼朦胧之際,忽然聽到脖頸铿然作響,聲音甚大,隐娘随即從劉昌裔口中鑽出,恭賀道:

“劉仆射無恙了,這空空兒來去匆匆,如同矯健的鹘鳥,一次搏擊不中,隻會翩然遠去,用不了一更,便已飛出千裡之外了!”

又看了看劉昌裔脖子上的阗玉:表面有匕首劃過的痕迹,劃痕很深!

劉昌裔逃過一劫,派人給聶隐娘夫婦送去了厚禮。

05

到了元和八年,劉昌裔自許昌一帶進京觐見,隐娘不願跟随,作别道:“我此後打算遊山玩水,遍訪聖賢之人,還請您派給我丈夫一個虛職謀生。”

劉昌裔答應了下來,到京城後,漸漸沒了隐娘的消息。

劉昌裔後來死在部隊中,隐娘騎着驢子趕到京師哭喪,整個人伏在靈柩前痛哭不已。

到了開成年間(公元836年 - 840年),劉昌裔的兒子劉縱任陵州刺史,一次途經蜀地棧道時,忽見聶隐娘騎着一頭白驢緩緩走來:歲月匆匆,隐娘卻模樣依舊!

見到彼此,二人心中甚喜。

隐娘最後勸誡劉縱道:“郎君近期有大災,不該來此地!”

說完取出一粒藥丸,勸劉縱服下,最後囑咐道:“來年速速棄官傳回洛陽,如此才能躲過此劫!我給你的藥丸,也隻能保你一年無禍無患!”

劉縱送了一些彩色缯帛給隐娘,隐娘卻不收,最後飄然而去,如同神仙。

事後,劉縱對隐娘的勸誡不以為然:一年過後,依舊照常做官,不久,便猝死在陵州!

從此,世間再無聶隐娘出現的傳聞。

簡評:這篇唐代故事《聶隐娘》,情節詭怪荒誕,有人認為它開創了中國武俠小說的先鋒,為後世女俠小說奠定了基礎。

關于“磨鏡少年”:有人認為他其實是一名着男裝的女性,因為“磨鏡”在古代指女性之間的愛戀。

唐代傳奇:刺客聶隐娘

▲本故事原文(古籍來源:浙江大學圖書館)

歡迎「關注」古文怪志 并設為星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