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帥聲威赫赫,為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他們十人當中,陳毅元帥是少有的才子,他的詩氣勢雄渾、豪放不羁,為此赢得了很多青年女性的傾慕,在他的一生中一共有四名女子留下了痕迹。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他的第一位妻子肖菊英,當時陳毅在贛南擔任紅二十二軍軍長,同時他也兼任紅軍幹部學校校長,肖菊英就是學校裡的學員,她不僅學習刻苦,在軍事訓練上也是名列前茅,是學校裡當之無愧的文藝骨幹。

聰明能幹、端莊大方的肖菊英很快就俘獲了陳毅的心,在肖菊英父母的催促下,陳毅和肖菊英訂了婚,1930年8月,為了配合紅一軍團攻打吉安,紅二十二軍奉命開赴前線,幹部學校的學員們被迫提前結業,肖菊英也被分到了軍部參謀處擔任秘書工作。

一個月後,陳毅和肖菊英正式結婚,婚後第二天,陳毅就繼續帶着部隊奔赴吉安,蜜月之行就是在行軍途中度過的。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第二次反圍剿之後,陳毅接到指令讓他帶着警衛員連夜去于都參加會議,陳毅臨行前預感到這次行程不會很順利,他出發前囑咐肖菊英說:我就去開會了,如果3天之内我沒有回來,你就趕緊走,到你的老家信豐藏起來,如果我沒事的話,就派人接你回來。

這次會議主要是糾正前期錯誤,撥亂反正,陳毅也隻是虛驚一場,在傳回途中,他遇到了國民黨地方民團的襲擊,他所騎的馬被打死了,隻能是和警衛員繞道而行,到達興國時已經是第四天了。

由于陳毅遇襲,在沒确認情況之下就向肖菊英說了陳毅可能被害的消息,肖菊英聽後如遭雷擊,緩過神來之後她下定決心要和陳毅一起去,毅然決然地跳入樓下的古井當中。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等到陳毅回家後看到的卻是妻子肖菊英的屍體,她濕淋淋地躺在門闆之上,陳毅心如刀絞,強忍着悲痛将妻子的遺體買葬在了興國縣平川中學後面的上坡之上。1932年,陳毅擔任江西省軍區司令員,一次路過妻子肖菊英的家鄉信豐時,專程去看望了嶽父嶽母,并将肖菊英的遺物交給了二位老人儲存。

肖菊英去世後,陳毅非常自責,生活在亡妻的陰影之下一直悶悶不樂,這些都讓李富春蔡暢夫婦看在了眼裡,為了讓陳毅早日走出來,他們居中牽線搭橋,1932年5月,陳毅和一名叫賴月明的女子結了婚。

賴月明是興國縣人,17歲就參加了革命,品貌端莊能文能武,婚後陳毅對賴月明也很是疼愛,兩人互相勉勵生活過得很幸福,可是陳毅的職務讓他不得不一直在前線工作,而賴月明則是工作在後方,兩人聚少離多,就連蜜月也隻有短短的幾天時間。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第五次反圍剿中,陳毅去前線視察陣地時,在下山的途中被從側方打過來的子彈擊中了右胯骨,一時間血流不止,随後陳毅被緊急送往後方醫院,賴月明連夜來到醫院照顧他,陳毅的這次負傷是他和妻子賴月明在一起最長的一次,前前後後一共有兩個多月。

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央紅軍不得不實施戰略轉移,僅有1.6萬餘人留在了中央蘇區堅持遊擊戰争,而陳毅因為這次負傷也在留守人員名單裡,中央紅軍突圍後,國民黨大軍壓境,形勢十分危急,陳毅深知接下來的鬥争會非常殘酷,就動員妻子賴月明回興國老家那裡打遊擊。

自此兩人分别,陳毅率領部隊在南方八省開展了三年,1937年贛南紅軍被編入新四軍,車衣這才從山上下來,他幾次派人到興國尋找妻子賴月明都沒有找到。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後來有消息傳來,說賴月明在興國打遊擊期間,被國民黨地方保安團抓捕,其中一個姓方的鄉丁看上了她,賴月明抵死不從跳崖自盡,陳毅盡管有心理準備,得知消息後仍悲傷不已。

除了兩位妻子之外,陳毅還有一名紅顔知己,陳毅當年去法國勤工儉學後,因為組織學生運動而被遣送回國。回國之後陳毅常常給重慶一家名為《新蜀報》的報紙投稿,不久後成為這家報紙的主筆,他的詩文雄渾豪放,精美絕倫,為此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和仰慕,而這其中有一人卻是非同小可,他就是近代中國首位女将軍胡蘭畦。

胡蘭畦出生在四川成都,祖上是明朝開國功臣,1921年胡蘭畦從女子師範學校畢業之後,因為不滿封建婚姻,婚後不久就他到了川南地區,在那裡當了一名國小教員,開始自力更生。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胡蘭畦面容姣好、身材苗條,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四川軍閥楊森想要納她為小妾,卻遭到了胡蘭畦的拒絕。

1924年,胡蘭畦嫁給了一名叫陳夢雲的川軍年輕軍官,夫妻二人掩護陳毅在川軍中做了很多的革命工作,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各地共産黨員面臨的形勢非常艱難,無奈之下陳毅隻能離開四川前往武漢,随後胡蘭畦夫婦二人先後前往武漢,到南昌起義前夕,陳毅特地趕來與二人辭行,誰也沒想到這一别就是十年時間。

1929年,胡蘭畦因為在婦女運動中的激進言行讓蔣介石很不滿,随後他電令胡蘭畦等11人離境,1929年年底,胡蘭畦迫不得已隻身前往德國,并在慕尼黑由廖承志等人介紹加入了共産黨。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1933年春,希特勒上台,大批的共産黨人和愛國人士紛紛被捕,胡蘭畦也在其中,宋慶齡得知胡蘭畦的遭遇後通過交涉,一個多月後胡蘭畦出獄,随後她又流亡到了法國巴黎,在這期間她完成了報告文學《在德國女牢中》。

1934年,蘇聯召開了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胡蘭畦應邀出席,在會議期間她與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36年年底,漂泊多年的胡蘭畦回到祖國,擔任何香凝的秘書。

抗日戰争爆發後,國共展開第二次合作,此時在南方堅持遊擊戰争的陳毅已經擔任了新四軍的上司,在南昌,他與闊别十年的胡蘭畦重逢,此時胡蘭畦正擔任上海戰地服務團團長,再次重逢兩人感慨萬分,而胡蘭畦與丈夫陳夢雲已解除婚姻關系多年,這次相遇讓兩人互訴思念之情,遂訂白首之盟。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陳毅寫信給在四川的父母,說了他和胡蘭畦的事情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然而組織上卻對陳毅與胡蘭畦結合的事情持反對意見,因為倘若二人結婚,那麼胡蘭畦的黨員身份可能就此曝光,這樣一來不利于開展工作,為了革命大計,兩人隻好忍痛分别,陳毅給胡蘭畦寫信說道:假如我們三年之内不能結合,那麼就各自自由,互不幹涉。

解放戰争中,國民黨的報紙上時常報道陳毅被炸身亡的虛假消息,這些讓胡蘭畦心驚肉跳,與此同時,胡蘭畦接到了陳毅父母的來信,信中二老訴說着喪子之痛,不清楚情況的胡蘭畦十分傷感,他拿出自己在成都的房産來贍養陳毅雙親。

1949 年上海解放後,陳毅擔任上海市市長,胡蘭畦在得知消息後寫信給陳毅要來上海見他,然而等到胡蘭畦到上海後,接待她的卻是潘漢年,潘漢年告訴胡蘭畦陳毅都已經結婚了,而且兒女成群,此時再見确實不太合适,就這樣,胡蘭畦犧牲了個人幸福孤獨地戰鬥在隐蔽戰線上。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1938年春,擔任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的陳毅結識了戰地服務團裡的一位武漢姑娘張茜,張茜相貌端莊,美麗大方,對革命懷有堅定的信念,這些特質都讓陳毅對張茜有了好感,而張茜也對文武雙全的陳毅元帥很有好感,在一番交談後逐漸熟悉,随後兩人開始了書信來往。

陳毅在寫給張茜的信中很坦誠,他将自己過去的婚姻狀況統統告訴了張茜,還說了他與肖菊英、賴月明之間的革命之情,還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這兩位在他生命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女人,會用他的一生來懷念她們。

張茜也被陳毅的真誠所打動,聽陳毅講述了肖菊英和賴月明犧牲的經過,她也感動不已 ,這些行為讓他相信陳毅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對陳毅的愛慕之情更是難以自拔,她決定用自己真誠地愛來撫平陳毅心中的創傷。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因為張茜本名叫做張春蘭,陳毅還曾經給張茜寫了一首詩《贊春蘭》,以此來表達愛意,但是卻沒有送給張茜,而是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裡,但事情就是這麼巧合,陳毅沒想給張茜看,最終還是讓張茜看到了。

1938年11月,張茜所在的戰地服務團來到陳毅部隊所在駐地演出,由于缺少軍服,她跑來向陳毅借衣服,陳毅就把自己身上穿着的軍裝脫下來遞給了她,但卻是忘了把口袋裡那封信給拿出來。

張茜傳回演出背景,在掏衣服口袋時摸到了寫着這首詩的紙,打開後發現是一封信,再加上自己的乳名叫春蘭,哪裡還能不明白陳毅的心意呢?感受到陳毅這樣的大英雄對她的愛意,張茜不禁臉紅心跳,但也正是陳毅的這封信讓張茜堅定了和陳毅在一起的決心,演出結束後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兩人自此确定了戀愛關系。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1940年2月,陳毅與張茜結婚,婚後不久她就為陳毅生下了兒子陳昊蘇和陳丹淮,1945年,張茜又懷孕了,在懷孕期間,她希望自己的第三胎是個女兒,畢竟她都生了兩個兒子了,她和陳毅兩人都希望能為家裡再填一個女孩兒。

但是等到1946年7月生産後,張茜大失所望,這次又生了個男孩,一氣之下她把孩子裹了個被單就放在了門口想要送人,當時周林的夫人是負責軍部家屬工作的助理員,聽到張茜生産的消息後趕來看她,沒想到一進門就看到了被放在門口的孩子。

她很奇怪地問張茜:這孩子放在門口幹什麼啊?張茜賭氣似地回答道:這孩子我不要了,你們誰喜歡就抱走吧,周林夫人見狀将張茜給數落了一通,随後把孩子抱回了屋子裡面。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而此時的陳毅還不知道自己的小兒子差點被送人,他在得知兒子出生後非常高興,加上他當時是山東野戰軍司令員,就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小魯”,意思是“登東山而小魯”,寓意着他全取山東的決心與信心。

不得不說陳毅元帥心中自有韬略,雄心壯志讓人欽佩,連自己的兒子取名也要蘊含自己的志向,張茜在看到陳毅對小兒子很是喜愛之後再也沒有提過要把孩子送人的話。

新中國成立後,陳毅元帥依然為黨和人民奉獻着自己的一切,但是在當年那個動蕩的時期,陳毅元帥也不可避免地被牽連了,1968年被下放到石家莊勞動,1972年1月4日,陳毅元帥病重,在彌留之際終于看到了從部隊中匆忙趕回來的小兒子,但是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得出話來,1972年1月6日,陳毅元帥與世長辭,沒過多久,陳毅元帥的妻子張茜也因為肺癌病逝。

他是開國元帥之子,卻差一點被母親送人,後娶開國大将之女為妻

1975年,已經而立之年的陳小魯結了婚,他的妻子便是開國大将粟裕的女兒粟惠甯,但是當時的陳小魯因為在部隊,與在北京工作的粟惠甯兩地分居,遂向軍區打報告要調回北京,無論上司們如何勸說,已經下定決心的陳小魯堅持自己的選擇,選擇回歸自己的家庭陪伴妻子,2018年在海南三亞搶救無效去世。

碼文不易,歡迎關注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