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声威赫赫,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们十人当中,陈毅元帅是少有的才子,他的诗气势雄浑、豪放不羁,为此赢得了很多青年女性的倾慕,在他的一生中一共有四名女子留下了痕迹。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他的第一位妻子肖菊英,当时陈毅在赣南担任红二十二军军长,同时他也兼任红军干部学校校长,肖菊英就是学校里的学员,她不仅学习刻苦,在军事训练上也是名列前茅,是学校里当之无愧的文艺骨干。

聪明能干、端庄大方的肖菊英很快就俘获了陈毅的心,在肖菊英父母的催促下,陈毅和肖菊英订了婚,1930年8月,为了配合红一军团攻打吉安,红二十二军奉命开赴前线,干部学校的学员们被迫提前结业,肖菊英也被分到了军部参谋处担任秘书工作。

一个月后,陈毅和肖菊英正式结婚,婚后第二天,陈毅就继续带着部队奔赴吉安,蜜月之行就是在行军途中度过的。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第二次反围剿之后,陈毅接到命令让他带着警卫员连夜去于都参加会议,陈毅临行前预感到这次行程不会很顺利,他出发前嘱咐肖菊英说:我就去开会了,如果3天之内我没有回来,你就赶紧走,到你的老家信丰藏起来,如果我没事的话,就派人接你回来。

这次会议主要是纠正前期错误,拨乱反正,陈毅也只是虚惊一场,在返回途中,他遇到了国民党地方民团的袭击,他所骑的马被打死了,只能是和警卫员绕道而行,到达兴国时已经是第四天了。

由于陈毅遇袭,在没确认情况之下就向肖菊英说了陈毅可能被害的消息,肖菊英听后如遭雷击,缓过神来之后她下定决心要和陈毅一起去,毅然决然地跳入楼下的古井当中。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等到陈毅回家后看到的却是妻子肖菊英的尸体,她湿淋淋地躺在门板之上,陈毅心如刀绞,强忍着悲痛将妻子的遗体买葬在了兴国县平川中学后面的上坡之上。1932年,陈毅担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一次路过妻子肖菊英的家乡信丰时,专程去看望了岳父岳母,并将肖菊英的遗物交给了二位老人保存。

肖菊英去世后,陈毅非常自责,生活在亡妻的阴影之下一直闷闷不乐,这些都让李富春蔡畅夫妇看在了眼里,为了让陈毅早日走出来,他们居中牵线搭桥,1932年5月,陈毅和一名叫赖月明的女子结了婚。

赖月明是兴国县人,17岁就参加了革命,品貌端庄能文能武,婚后陈毅对赖月明也很是疼爱,两人互相勉励生活过得很幸福,可是陈毅的职务让他不得不一直在前线工作,而赖月明则是工作在后方,两人聚少离多,就连蜜月也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第五次反围剿中,陈毅去前线视察阵地时,在下山的途中被从侧方打过来的子弹击中了右胯骨,一时间血流不止,随后陈毅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赖月明连夜来到医院照顾他,陈毅的这次负伤是他和妻子赖月明在一起最长的一次,前前后后一共有两个多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仅有1.6万余人留在了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而陈毅因为这次负伤也在留守人员名单里,中央红军突围后,国民党大军压境,形势十分危急,陈毅深知接下来的斗争会非常残酷,就动员妻子赖月明回兴国老家那里打游击。

自此两人分别,陈毅率领部队在南方八省开展了三年,1937年赣南红军被编入新四军,车衣这才从山上下来,他几次派人到兴国寻找妻子赖月明都没有找到。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后来有消息传来,说赖月明在兴国打游击期间,被国民党地方保安团抓捕,其中一个姓方的乡丁看上了她,赖月明抵死不从跳崖自尽,陈毅尽管有心理准备,得知消息后仍悲伤不已。

除了两位妻子之外,陈毅还有一名红颜知己,陈毅当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后,因为组织学生运动而被遣送回国。回国之后陈毅常常给重庆一家名为《新蜀报》的报纸投稿,不久后成为这家报纸的主笔,他的诗文雄浑豪放,精美绝伦,为此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和仰慕,而这其中有一人却是非同小可,他就是近代中国首位女将军胡兰畦。

胡兰畦出生在四川成都,祖上是明朝开国功臣,1921年胡兰畦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因为不满封建婚姻,婚后不久就他到了川南地区,在那里当了一名小学教员,开始自力更生。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胡兰畦面容姣好、身材苗条,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四川军阀杨森想要纳她为小妾,却遭到了胡兰畦的拒绝。

1924年,胡兰畦嫁给了一名叫陈梦云的川军年轻军官,夫妻二人掩护陈毅在川军中做了很多的革命工作,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各地共产党员面临的形势非常艰难,无奈之下陈毅只能离开四川前往武汉,随后胡兰畦夫妇二人先后前往武汉,到南昌起义前夕,陈毅特地赶来与二人辞行,谁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十年时间。

1929年,胡兰畦因为在妇女运动中的激进言行让蒋介石很不满,随后他电令胡兰畦等11人离境,1929年年底,胡兰畦迫不得已只身前往德国,并在慕尼黑由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1933年春,希特勒上台,大批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纷纷被捕,胡兰畦也在其中,宋庆龄得知胡兰畦的遭遇后通过交涉,一个多月后胡兰畦出狱,随后她又流亡到了法国巴黎,在这期间她完成了报告文学《在德国女牢中》。

1934年,苏联召开了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胡兰畦应邀出席,在会议期间她与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年底,漂泊多年的胡兰畦回到祖国,担任何香凝的秘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展开第二次合作,此时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陈毅已经担任了新四军的领导,在南昌,他与阔别十年的胡兰畦重逢,此时胡兰畦正担任上海战地服务团团长,再次重逢两人感慨万分,而胡兰畦与丈夫陈梦云已解除婚姻关系多年,这次相遇让两人互诉思念之情,遂订白首之盟。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陈毅写信给在四川的父母,说了他和胡兰畦的事情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然而组织上却对陈毅与胡兰畦结合的事情持反对意见,因为倘若二人结婚,那么胡兰畦的党员身份可能就此曝光,这样一来不利于开展工作,为了革命大计,两人只好忍痛分别,陈毅给胡兰畦写信说道:假如我们三年之内不能结合,那么就各自自由,互不干涉。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报纸上时常报道陈毅被炸身亡的虚假消息,这些让胡兰畦心惊肉跳,与此同时,胡兰畦接到了陈毅父母的来信,信中二老诉说着丧子之痛,不清楚情况的胡兰畦十分伤感,他拿出自己在成都的房产来赡养陈毅双亲。

1949 年上海解放后,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胡兰畦在得知消息后写信给陈毅要来上海见他,然而等到胡兰畦到上海后,接待她的却是潘汉年,潘汉年告诉胡兰畦陈毅都已经结婚了,而且儿女成群,此时再见确实不太合适,就这样,胡兰畦牺牲了个人幸福孤独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1938年春,担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结识了战地服务团里的一位武汉姑娘张茜,张茜相貌端庄,美丽大方,对革命怀有坚定的信念,这些特质都让陈毅对张茜有了好感,而张茜也对文武双全的陈毅元帅很有好感,在一番交谈后逐渐熟悉,随后两人开始了书信来往。

陈毅在写给张茜的信中很坦诚,他将自己过去的婚姻状况统统告诉了张茜,还说了他与肖菊英、赖月明之间的革命之情,还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这两位在他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女人,会用他的一生来怀念她们。

张茜也被陈毅的真诚所打动,听陈毅讲述了肖菊英和赖月明牺牲的经过,她也感动不已 ,这些行为让他相信陈毅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对陈毅的爱慕之情更是难以自拔,她决定用自己真诚地爱来抚平陈毅心中的创伤。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因为张茜本名叫做张春兰,陈毅还曾经给张茜写了一首诗《赞春兰》,以此来表达爱意,但是却没有送给张茜,而是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但事情就是这么巧合,陈毅没想给张茜看,最终还是让张茜看到了。

1938年11月,张茜所在的战地服务团来到陈毅部队所在驻地演出,由于缺少军服,她跑来向陈毅借衣服,陈毅就把自己身上穿着的军装脱下来递给了她,但却是忘了把口袋里那封信给拿出来。

张茜返回演出后台,在掏衣服口袋时摸到了写着这首诗的纸,打开后发现是一封信,再加上自己的乳名叫春兰,哪里还能不明白陈毅的心意呢?感受到陈毅这样的大英雄对她的爱意,张茜不禁脸红心跳,但也正是陈毅的这封信让张茜坚定了和陈毅在一起的决心,演出结束后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两人自此确定了恋爱关系。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1940年2月,陈毅与张茜结婚,婚后不久她就为陈毅生下了儿子陈昊苏和陈丹淮,1945年,张茜又怀孕了,在怀孕期间,她希望自己的第三胎是个女儿,毕竟她都生了两个儿子了,她和陈毅两人都希望能为家里再填一个女孩儿。

但是等到1946年7月生产后,张茜大失所望,这次又生了个男孩,一气之下她把孩子裹了个被单就放在了门口想要送人,当时周林的夫人是负责军部家属工作的助理员,听到张茜生产的消息后赶来看她,没想到一进门就看到了被放在门口的孩子。

她很奇怪地问张茜:这孩子放在门口干什么啊?张茜赌气似地回答道:这孩子我不要了,你们谁喜欢就抱走吧,周林夫人见状将张茜给数落了一通,随后把孩子抱回了屋子里面。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而此时的陈毅还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差点被送人,他在得知儿子出生后非常高兴,加上他当时是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小鲁”,意思是“登东山而小鲁”,寓意着他全取山东的决心与信心。

不得不说陈毅元帅心中自有韬略,雄心壮志让人钦佩,连自己的儿子取名也要蕴含自己的志向,张茜在看到陈毅对小儿子很是喜爱之后再也没有提过要把孩子送人的话。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依然为党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但是在当年那个动荡的时期,陈毅元帅也不可避免地被牵连了,1968年被下放到石家庄劳动,1972年1月4日,陈毅元帅病重,在弥留之际终于看到了从部队中匆忙赶回来的小儿子,但是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得出话来,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与世长辞,没过多久,陈毅元帅的妻子张茜也因为肺癌病逝。

他是开国元帅之子,却差一点被母亲送人,后娶开国大将之女为妻

1975年,已经而立之年的陈小鲁结了婚,他的妻子便是开国大将粟裕的女儿粟惠宁,但是当时的陈小鲁因为在部队,与在北京工作的粟惠宁两地分居,遂向军区打报告要调回北京,无论领导们如何劝说,已经下定决心的陈小鲁坚持自己的选择,选择回归自己的家庭陪伴妻子,2018年在海南三亚抢救无效去世。

码文不易,欢迎关注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