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打仗,為何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真是因北方人太兇悍嗎?

關于中國王朝的曆史,用《三國演義》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各個大一統的王朝興衰交替,同時期間有不乏出現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這樣的割據政權出現,但是如果是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就會發現,在長時間的統一戰争當中,總是由北方的政權完成對南方的政府,比如說隋朝滅陳朝,唐滅隋,宋滅南唐後蜀,元滅宋,清滅明,為何古人打仗,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呢?難道是是北方人太過于兇悍嗎?還是南方人太過于溫柔了?

古人打仗,為何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真是因北方人太兇悍嗎?

其實至于裡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各個地區的文化風氣,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地處西北方的秦國和趙國就是最為強大國家,秦國進行了商鞅變法,軍隊的品質大幅度提高,而趙國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學習胡服騎射,部隊作戰能力也加強,而且北方地區比起南方,他們練兵的機會大為增加,秦漢的時候有匈奴,唐宋的時候有契丹,這些遊牧民族經常的襲擾也使得北方保持了一個高度的武力戒備。

古人打仗,為何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真是因北方人太兇悍嗎?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經濟問題,從三國時期的晉朝開始,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心就逐漸的南移,中華民族從黃河流域也慢慢的向長江水域進行開發,到了宋朝,江南地區已經成為了最為富庶的地帶,根據曆史學家統計,在公元1000年,宋朝以不到半個中國的底盤支撐起了全世界22.7%的gdp,人均gdp達到了450美元,當時西歐最發達的羅馬,也隻有400美元。出于宋朝廷的開放,老百姓也十分的安逸,宋仁宗時期,基本上普通人家一個月也能吃上幾回肉食。

古人打仗,為何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真是因北方人太兇悍嗎?

相比宋朝,他的鄰居,遊牧民族所建立的遼國、金國還有蒙古帝國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他們的部落在草原上,根本無法憑借畜牧業養活太多的人口,同時又沒有肥沃的耕地,溫和的氣候還有充足的水資源,是以掠奪其他的部落文明可以說是時常發生的事情,久而久之,金人契丹人蒙古人培養了強大的騎兵,而且他們的馬匹比起南方也更加的耐久。當遊牧部落攻擊南方的政權,宋朝失敗可能隻是丢了一座城池,不過可是對于遊牧的民族來說,這意味着饑餓貧困還有死亡。

古人打仗,為何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真是因北方人太兇悍嗎?

南方戰鬥力不足還有一點,既然生活這麼美滿,為何還要打仗呢?宋朝是中國古代朝廷中唯一一個選取全面募兵制的國家,很多人投奔軍隊,隻是為了混口飯吃,但是有錢的朝廷也不介意,他們能夠養得起數十萬軍隊,不過這也導緻了部隊戰鬥力特别的下降。

是以總結起來,還是生活情況的問題,曆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北伐戰争,宋伐金遼。諸葛亮伐魏,東晉伐前秦,最終都失敗了,士兵根本沒有打仗的動力,為數不多幾次成功的北伐,一次是朱元璋伐元,老百姓都吃不上飯,被迫造反,還有近代的北伐戰争,以來裝備上不存在差距,二來軍隊士氣高漲,自然也就能夠打得過了。

古人打仗,為何南方人總是打不過北方人,真是因北方人太兇悍嗎?

是以古代中國從北統一中國,隻不過是一個曆史趨勢而已,至于北方人南方人兇悍溫柔,這點還是看不出來的。讀者們你們認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