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靠鑒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曆?專家:沒聽過這号人

引言

媒體報道常常以博人眼球為目的,關于各種“神童”的故事無疑是一個好題材。白居易在《放言五首·其三》中有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很多知名一時的神童,在時間和事實的校驗之後,會發現他們要麼在長大後泯然與衆,要不然就是從一開始就是炒作。

古董鑒賞,對大多數人來說可望不可即。一個是由于收藏古董需要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另外一個是由于古董真假難辨,需要極高的藝術造詣和曆史底蘊。而就算如此,連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對于普通人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那個靠鑒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曆?專家:沒聽過這号人

▲專家鑒賞古董

01

現在許多文物鑒定的專家,之是以在古董文物方面的造詣很高,這種水準不但是通過學習得來,還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這個行業沒有捷徑可言,見得越多,自然懂得就越多。是以對于古董文物能夠稱得上專家的人,一般都不會太年輕,畢竟這個行業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但是有一個叫做郝笛的少年,一度被稱為考古界的神童。關于他的文章,每過幾年就會在網上流傳一次,由于實在太令人不可置信,是以也在不斷被人質疑。

出生于1985年的郝笛,從小就對别的玩具不感興趣,隻喜歡文物和曆史。從6歲開始,他便獨自一人去文物市場鑒寶和購買東西。8歲的時候,有一次,郝笛從一處工地撿回來一大堆碎瓷片,然後便去古玩市場陸陸續續地賣出去,這些碎瓷片就賣了17萬。這件事被收藏家王鵬得知以後,請郝笛鑒定了3000多枚古币,郝笛隻花了幾分鐘便認出來7枚有問題的,郝笛對于古币的鑒定能力之高,着實令人驚駭,不一時他的名氣便傳遍了古董圈。

那個靠鑒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曆?專家:沒聽過這号人

▲郝笛舊照

02

郝笛從10歲時,就開始收藏考證古代盔甲。在12歲時,他便對白金三品和魚腸劍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破解了相關謎題。第2年,13歲的郝笛便成為了中國文博學會的會員,他也是這個學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因為有着高超的鑒賞能力,在還沒有成年之前,郝笛就擁有了價值上億的藏品。

在郝笛15歲的時候,有專家稱,全中國能夠與郝笛對話的古錢币專家不會超過10個。郝笛成為了全國各地博物館争相邀請鑒寶的專業人士。在21歲時,郝笛更是被譽為“中國考古第一大家”,更令人啧啧稱奇的是,他還可以僅僅通過照片替人鑒寶。

那個靠鑒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曆?專家:沒聽過這号人

▲郝笛鑒寶舊照

以上隻是關于郝笛的傳說的一部分,關于郝笛和文物的故事,在網絡上随便一搜,便可以找到很多。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以常理來論,郝笛的文物鑒定能力實在過于離奇。有些人說他是天賦異禀,有些人說他是穿越者,也有些人說此人純屬炒作,那麼在流言包裹下的郝笛,究竟是考古界的“神話”,還是一場精心謀劃的騙局呢?

03

一切都需要靠時間和事實來說話,郝笛如此大出風頭,當然會有人去考證。首先,所謂的穿越者這種說法可以不加讨論,實屬無稽之談。正如蘇轼在《稼說送張琥》中所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文物鑒定這個行業,比其他行業更需要經驗。

那個靠鑒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曆?專家:沒聽過這号人

▲馬未都照片

關于郝笛的所有報道,其實多半都過于誇張了。郝笛有“中國考古第一大家”之稱,但是在收藏界赫赫有名的馬未都卻說,自己不知道這個人。馬未都認為,在收藏界,冒充專家給人鑒定這種事并不罕見,因為郝笛年紀小,是以更加引人注目,其實很多老先生也不是真的懂行。這些話的言下之意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馬未都認為郝笛根本就不是媒體中所宣揚的鑒定專家。

至于郝笛關于白金三品和魚腸劍的學術研究,也有網友指出,在核心期刊和普通搜尋引擎裡都沒有查到任何刊載資訊,是以郝笛所謂的學術成就也沒有那麼靠譜。至于在很多媒體報道中提到的,郝笛為北大客座教授這件事,也被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學院院長劉雄明确否定。

那個靠鑒寶身家過億的神童郝笛,到底啥來曆?專家:沒聽過這号人

結語

關于郝笛那些傳奇色彩濃厚的鑒寶故事,也逐一被拿出來求證。最後大多數人都認為,郝笛可能有一定的天賦,但是遠沒有那麼神奇,可能在他小時候,算得上是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的“神童”,但是随着媒體的曝光率增高,郝笛以及其家人的心思可能更多地用在了别的地方。

參考資料:

《放言五首·其三》

《稼說送張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