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清朝最後消亡的時候,其實在名義上它還是擁有着很強大的軍隊的,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擺脫亡國的命運,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事情。

清朝在末期的時候,受到了列強的各種入侵,在一開始的時候,由于清朝以于列強的認識并不是那麼的充分,認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隻不過是列強想要錢要地的事情,隻要是自己與列強搞好關系,清朝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機,但是在後來的曆史之中,通過一次次的與列強交戰,清朝最終認識到了自己與人家相比到底有多麼的落後和無能,自己若再以天朝上邦自居的話,恐禍事就要上門了。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在這種情況之下,清朝的變法和洋務運動輪番上場了,雖然在這其中清朝也走了很多的彎路,但是清朝的最終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一些,不再外受列強欺侮,内不能平定叛亂了,應該說清朝能認識到這一點,還是有一定的眼光和決心的。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清朝的軍力開始走向了一條現代化的路子,可能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裡,清朝的軍隊似乎都是手拿大刀長矛,軍裝破舊,一看就是不禁一打的那種情況,其實這種局面在清朝的最後幾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看清朝末期的一些清軍的真正的面貌。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清朝末期的海軍,官兵們是站在戰艦主炮前合影的,從這張照片之中,我們能看到非常的明顯的現代化的氣息,一點也沒有那種落敗之感,給人的感覺其實還是挺意外的。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清朝的新式陸軍,馬克沁重機槍在當時還是非常的先進的,而清朝對于這些先進的輕武器的購入數量其實還是不少的,足以說明了清朝對于這種先進裝備的重視程度,而用這樣的裝備所武裝起來的清新軍其實戰鬥力也是非常的可觀的。

那麼,既然清朝末期的時候,清軍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一個不小的提升,清朝為什麼最終還是滅亡了呢?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其實,個人感覺這應該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清朝在多年的經營之中,已經把自己的人心散得差不多了,就算是到了末期,清朝手裡還有大量的新軍,但是民心早就已經不歸清朝了,正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在清朝的皇族眼裡,江山是自己家的,而到了二十世紀,這個觀念顯然已經不能适應新時代了。

大清末期仍有強兵在,為何最終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第二個原因:清朝雖然有新軍,但其真正的控制力,卻并不在清朝自己的手裡,曾經被大清認為是巅峰戰力的八旗,早就已經腐化成泥,綠營不堪大用,大清的戰鬥力最強的北洋六鎮,除了第一鎮袁世凱不能完全控制,其餘各鎮,隻認袁世凱,除了他誰都指揮不動,而各地新軍,則被滲透成了篩子,是以,真正的有實力的軍隊,雖然表面上還是清朝的武裝,但實際早就已經指揮不動了,這也是清朝的悲哀。

是以,我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清朝的消亡最終也是曆史選擇的結果,并不在于其手裡還有多少精兵,這個世界從中至今,決定王朝命運走向的幾乎一直是民心的所向,從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