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蕪戰役,中央給陳粟吃一顆定心丸,粟裕給陳誠來一個瞞天過海

萊蕪戰役是華野第一次打大規模殲滅戰。

蔣介石派出以歐震為首的南線集團與李仙洲為輔的北線集團,用11個整編(軍)南北夾擊華東野戰軍主力。

怎麼打這場戰役?

陳毅、粟裕原本沒有打算對李仙洲的集團動手,而是制定多個作戰方案,想将南線歐震集團一部打掉。

萊蕪戰役,中央給陳粟吃一顆定心丸,粟裕給陳誠來一個瞞天過海

為何采用“蝸牛般”的戰術?

南線集團采用穩紮穩打、齊頭并進的戰術。每天行軍10公裡,主要因為被華東野戰軍打怕了,如果不齊頭并進,因某一路突出,就會遭到解放軍集中優勢兵力,将其殲滅。大家一起并列前進,互相呼應,盡管慢一些,可非常穩妥保險。

華東野戰軍對于這樣的戰術,隻能誘敵深入,逼其一路突出,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分割殲滅,可歐震就是不上鈎。

敵軍不上鈎,根據戰場形勢變化,改變作戰對象

萊蕪戰役,中央給陳粟吃一顆定心丸,粟裕給陳誠來一個瞞天過海

南線集團不上鈎,李仙洲率領的北線集團表現積極,讓陳毅、粟裕看到希望,調整對敵對象。

用一個簡單的算式題可以看出,為何陳粟調整部署。

歐震八個整編師(相當于軍),兵力上與華野部隊主力一比一。因他們采取齊頭并進戰術,很難将其分割。

北線敵軍兵力少,隻有三個軍,并非清一色中央軍,有桂系,有蔣系。如果主力隐蔽北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可以粉碎南北夾擊的意圖。

萊蕪戰役,中央給陳粟吃一顆定心丸,粟裕給陳誠來一個瞞天過海

最終,陳、粟調1縱、四縱、六縱、七縱、八縱、九縱、十縱向萊蕪地區開進。讓參謀長陳士榘率領2縱、3縱以及其他部隊,共計18個團,僞裝成主力,在南線迷惑敵人,制造假象。

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中央給粟裕一顆定心丸

敵情發展,需要對敵重新制定方案,中央給陳毅、粟裕吃一顆定心丸,“必要時放棄臨沂”。

萊蕪戰役,中央給陳粟吃一顆定心丸,粟裕給陳誠來一個瞞天過海

為讓南線敵軍相信,陳士榘率領的18個團邊打邊撤,按照陳、粟的指令放棄首府臨沂。陳誠占領臨沂後,自認為打了一場大勝仗,把華野主力打得不堪再戰。

在國民黨軍高層中普遍認為,臨沂是華東軍區部隊以及華東局的辦公所在地,地位僅次于延安,是非常重要的。華野不可能輕易放棄臨沂,除非是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加上空軍偵查,确實有華野主力邊打被撤的情況。

陳誠相信了,他讓蔣介石相信了。

實際情況是北線集團情況很糟糕。

誰都沒想到,陳、粟一個瞞天過海,讓7個縱隊如天降神兵,把李仙洲部圍困在萊蕪。李仙洲被王耀武和陳誠互相左右,成為一個“進階傳令兵”。

萊蕪戰役,中央給陳粟吃一顆定心丸,粟裕給陳誠來一個瞞天過海

王耀武把北線集團遭遇華野主力包圍的消息上報後,陳誠根本就不相信。實際上,陳誠在極力維護自己被假象迷惑的事實,打死也不承認北線有華野的主力。

王耀武趕緊讓李仙洲縮手兵力撤退,可是在路窄人多的小路上,太擁擠了,即便打仗也展不開隊伍。最終被7個縱隊像抓豬一樣,殲滅5.6萬人。

這次戰役是華東野戰軍第一次大規模殲滅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