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個王朝,讓史學家刻意抹滅,被後世遺忘

近期,網上飄滿了太多關于唐虞之朝的說法。錢君以為,如此言論就有些太過扯淡了。倘若隻為故作驚人之語,以博人眼球。錢君這裡恰好正有一個現成的故事,哪裡容得爾等于此現眼?不過,錢君所道的故事卻是史上确有其事的,不過“孔子不道,太史公不傳”後世非專業學者鮮有所聞而已。

曆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個王朝,讓史學家刻意抹滅,被後世遺忘

首先,錢君先賣一個關子,給大家談一個衆所皆知的典故做引子。關于後羿射日的傳說可謂是衆所皆知了,你可曾深谙?這個典故卻是曆史上最大的謬傳。真正“射日”的那主兒,實為大羿,傳說中帝堯時期的人物。巧合的是這被謬傳“栽贓”的後羿,曆史上也确有其人。乃是夏代東夷部落集團中的一支,名喚有窮氏之國的國君,有窮氏,亦是夏朝的諸侯國之一。而這位有窮氏後羿,才是咱們今天的主角兒之一。

曆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個王朝,讓史學家刻意抹滅,被後世遺忘

世界上再偉大的國君終也難逃一死,即使如夏後啟這般開創中國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君主也一樣。夏後啟去世後長子太康繼位。此時的有窮氏可是一個東方強國,後羿雖不及大羿有“射日”的神力,也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射手。巧在夏後啟的兒子們也是忒不争氣,屍骨未寒便鬧出五子之亂。被後羿有機可乘,攻破夏國都奪去了夏王朝的統治權。好在此時各諸侯國仍傾心于夏後氏,夏後氏宗室本身的勢力亦不可小觑,後羿終有所忌憚不敢貿然取而代之。隻得利用廢立之舉,将夏朝大權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穩穩得做了一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先廢太康立仲康,仲康死後立其子相。直感覺自己羽翼豐滿,忙不疊地驅逐夏後相,自立為夏後。這便是《左傳》杜預注中所記載:“後羿代夏”的故事。有關這一段曆史《左傳》杜《注》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屈原亦有所提及。而大家應該注意的要點是,此時後羿雖然代夏,其國号仍未變,此時仍為夏朝。

曆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個王朝,讓史學家刻意抹滅,被後世遺忘

誰曾想,後羿做夏後以後迅速腐化,俨然便是古代版的唐玄宗李隆基。或許也是後羿應有此報,此時野心勃勃,處心積慮欲取其首級而代之的不是别人,正是其義子,有窮氏國相寒浞。寒浞本為寒氏人,深得後羿信任,又兼其機智過人,作戰勇猛,最終做了有窮氏國相。此時的寒浞亦深知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勾結後羿妻子、家臣将其殺害(亦有史籍稱因被後羿撞到其與後羿的妻子偷情,情急期間将其殺害),取代後羿做了有窮氏之後。此時的後羿可就沒有被他廢掉的夏後相那麼幸運了。據說寒浞為了震懾有窮氏,以穩定其統治。将其肉做成肉羹,分給有窮氏貴族(亦有學者認為分給其子),不肯吃者被當場斬殺。而此時在後羿代夏期間得以苟活的夏後相正躲在其同姓諸侯國斟灌氏處避難。所謂一不做,二不休。寒浞為杜絕後患亦派其子澆滅了斟灌氏、斟尋氏并将夏後相斬殺,改國号為寒,取夏朝而代之。此時曆史上便出現了一個嶄新的王朝—寒朝(一般史籍上稱之為寒浞)。還好在寒浞去世不久,其子澆又被夏後相的遺腹子少康借助有虞氏的勢力所滅,夏朝才再次得以恢複。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一般史籍認為約為四十年。這段曆史亦被詳細記錄在《左傳》杜《注》、《竹書紀年》、《後漢書·東夷傳》、《帝王世紀》等史籍中。然則,孔子之不道,太史公之不傳。為何?

曆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個王朝,讓史學家刻意抹滅,被後世遺忘

太史公曾于《孔子世家》寫道: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儀。這是曆史上對孔子删《詩》的最早記載。至于孔子是否真的删《詩》、《書》後世亦争論了兩千年餘年,至今亦仍無定論。于此錢君亦無心做任何論斷。錢君冒昧揣測:有關後羿、寒浞故事之不傳,或許因其行事與孔子、太史公所傳之“禮儀”不合,而被刻意淹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