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我的聲音會比你在地球上聽到的聲音更安靜、更低沉,并且你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才能聽到。但聲音的最大變化是高音。我們每天聽到的噪音,如鳥鳴、口哨或鐘聲,幾乎聽不見。這是由于火星大氣中96%的二氧化碳吸收了高音,隻留下低調的隆隆聲。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是以,當我們聽到迄今為止毅力号所捕捉到的最好的錄音時,請記得,你所聽到的聲音來自另一個星球。它聽起來可能與地球上的聲音相似,但這仍舊是一個離我們最近距離為33.9萬英裡或54.6萬公裡的世界發出的聲音。在2021年2月,毅力号着陸的四個火星日後,我們将聽到首次被捕獲的錄音。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你将會聽到不一樣的風吹動沙漠世界裡幹燥沙石的隆隆聲。在漫遊者上連接配接麥克風的另一個好處是,一旦它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工程師就可以聽到,以便他們了解甚至診斷機器人可能出現的問題,就像一個機修工可能細心地聽出發動機的問題。在這段錄音中,我們可以聽到毅力号在傑澤羅隕石坑的局部行駛。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也可以很直接地聽到漫遊者穿過連續的岩石地形時發出的隆隆聲和砰砰聲。這次任務的一大驚喜是,在第四次飛行試驗中,毅力号聽到了機智号無人機旋翼嗡嗡作響的聲音。機智号帶着毅力号的核心前往火星,被用來測試火星上的首次動力飛行。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如果你仔細聽,在火星風的聲音上方可以聽到直升機微弱的嗡嗡聲。3.8億年前,這顆紅色星球是潮濕的,甚至可能适合我們居住。而今天的火星則是一個貧瘠的沙漠世界,至少目前隻有機器人居住。我們可能聽不到水流經紅色岩石的聲音,盡管如此,你仍然聽到了一顆外在行星和一個探索它的機器人的聲音。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我們為火星立項衆多,緻力于進一步了解我們這紅面容鄰居。在這貧瘠的行星上我們有了許多難以置信的發現,其要者便是在38億年前火星也許是個滿是流水的行星,與地球一樣十分宜居,而如今卻已幹涸不已。但随着時光流去,巨大的變化導緻火星上海洋與湖泊消失不見。如今,已沒有液态水存在,反而充滿了流沙,侵蝕着幹燥的岩石,一切都被稀薄寒冷的大氣層籠罩着。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我們幾乎都看了通過火星探測器與着陸器傳回的照片,但現今我們有機會在火星上享受人類的感覺,美國宇航局的“毅力”号火星車不僅能夠觀測火星環境,還能接受環境聲。“毅力号”攜帶了兩台定制商用麥克風。其中一台麥克風安裝在它的内部,在進入火星,下降着陸時使用。另一台安裝在名為“SuperCam”的攝像頭中,它能伸出長臂以觀測火星土壤與岩石、還配有鐳射與質譜儀用于探測尋找與曾經的火星生命有關的有機化合物。通過麥克風的資訊傳輸,科學家首次能夠直接研究在火星大氣中聲的傳播方式。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許多年來,向火星運送聲像接收裝置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如今我們已對火星表面的聲況小有研究。2018年,美國宇航局“洞察”号着陸器在火星使用其地質傳感器捕捉到的詭異聲音,是人類首次在這紅色星球上探測到的聲音資料。但相比于地質傳感器,“毅力”号火星車能夠使用敏感的商用麥克風直接捕捉實際聲像資料,這便讓人們能夠猶如真正身處傑澤羅隕石坑,聽見火星上的聲音。

來!我們用文字描述火星表面上的聲音

人類所謂聽見的聲音,即産生于人耳鼓膜的震動。這種振動來自于聲源産生的壓力波,這類聲波需要通過一定的媒體以抵達人耳,比如空氣,液體甚至是固體,在火星也如此。相比于在地球中,火星大氣的溫度、密度與成分與地球大相徑庭,是以若你不戴頭盔在火星上聽我說話,我聽起來就會像這樣。

by:易學習,周阆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