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1947年3月19日上午,蔣軍整編第一軍之整編第1師羅列所部,小心翼翼地爬進了空無一人的延安,當發現我軍已經全部撤離後,急電上司邀功。“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得報,立即捏造戰果向南京報捷,老蔣聞訊大喜,宣布授予胡宗南二等大绶雲麾勳章。在許多曆史文獻中,還加注了另晉升胡宗南為“陸軍二級上将”的文字,其實謬也,完全沒有這回事。

胡宗南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10月,剛剛晉“

陸軍中将特加上将銜

”,正排着隊候補呢,前面根本沒有二級上将的位置。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抗戰時期的特級上将,領章是特殊的)

一,國民革命軍1935年正式确立上将軍銜體系。

1928年12月29日,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遵守

三民主義

,服從

南京國民政府

,并在東北各地降下

北洋政府

五色旗

,換上了“青天白日”的旗幟和徽章,史稱“東北易幟”,這就意味着,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然而此時在全國的200多萬軍隊中,實際卻分成為大大小小許多派系,僅陸軍上将銜的軍官即多達124名,中将少将更是多如牛毛,中央軍、西北軍、晉綏軍、桂軍和東北軍各大系統,都有權授予所部軍官的軍銜。

老蔣遂于1929年召開編遣會議,主題就是裁軍和整理混亂的軍政,幾大軍頭不服,于是爆發了多次新軍閥混戰,直到1930年底才消停下來,然後是“九一八事變”、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和老蔣第二次下野等等事件,及至南京政府終于有時間有條件進行軍政整理時,時間已經到了1934年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此專門成立“铨叙廳”,以林蔚為廳長,着手對全國軍隊的軍官進行考評和授銜。

所謂

铨叙

的意思,是中國古代

通過官員的資曆、才能、成績确定級别和職位的專用詞彙,民國時期也就沿用了這個名詞。軍委會铨叙廳

主掌軍隊的人事和銜級管理事宜,設廳長一人,中将級,副廳長一人,中将或少将級,廳内分一室三處:廳長辦公室掌理全廳人事管理及庶務等事項,第一處掌管将級人員的任免事宜;第二處掌管校級以下人員的任免、稽核、統計等事宜,第三處掌管人事考核及獎懲等事宜。各處處長、副處長均為少将級,處下設科,科長為上校銜。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李宗仁抗戰時期,陸軍一級上将)

經過必要的籌備,1935年3月30日,國民政府公布了《特級上将授任條例》,正式設定“陸海空軍特級上将”一銜,并且是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專設,是以這級軍銜有兩個特點,第一涵蓋當時全部的軍種,而無需專門加綴“陸軍”二字,因為在哪個軍種他都是特級上将,這是老蔣實施軍事獨裁的必須手段;第二,是從此以後無人可以晉升到這級軍銜,其實已經等同于“大元帥”的榮譽軍銜了。

從1935年到1945年這十年間,老蔣所佩戴的就是特級上将領章,但是要注意它也是三顆星的,這副領章與其他上将(含一級上将、二級上将和中将加上将銜)的差別,在于四周是有邊框的,此一點要特别注意。直到1946年以後,國軍進階将領逐漸換裝美式軍服,老蔣的大氅領口上才開始出現五顆星的标志,再然後是肩袢上綴五顆星作為“特級上将”的軍銜展現方式,是以,稱謂這個軍銜為“五星上将”就是不準确的。

畢竟那是美軍的正式軍銜稱謂,另外這個特級上将也曾經挂了十年的三顆星,于理于規,都是不符合的,專業稱謂就是

特級上将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白崇禧抗戰時期,陸軍二級上将)

二、首批铨叙的陸(海)軍一級上将名單及晉升原則。

也是在1935年3月30日,國民政府同時公布了《上将任官施行條例》,根據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将過去單一規格的陸海空軍上将軍銜分為第一、第二兩級,如此也就改變了自從民國成立以來,軍隊将官隻簡單分為上将、中将、少将三級的傳統。按照施任條例的細則,

一級上将的員額應該保持在上将總數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且須按缺額遞補

,也就是說,現役一級上将有固定數額,在沒有出缺的情況下,二級上将無法實作晉升。

1935年4月2日,首批授予的陸軍一級上将名單人選,主要考慮的是北伐資曆、現任職務和派系平衡,而不是以戰功為第一要素,他們分别是

馮玉祥、朱培德、李宗仁、何應欽、張學良、陳濟棠、唐生智、閻錫山

等八人,注意這個順序是有講究的。同年9月再授陳紹寬為海軍一級上将,這就是照顧軍種之間的平衡了,當時的中國海軍其實還比較弱小,海軍的事情本文略過。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抗戰時期何應欽,陸軍一級上将)

馮玉祥

是西北軍老大,二次北伐時期的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雖然中原大戰失去了兵權,但時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資曆和級别在那擺着;

朱培德

是追随孫中山的滇軍代表,首期北伐時的第三軍軍長,時任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

李宗仁

是新桂系老大,首期北伐時的第七軍軍長、二次北伐時的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時任

南甯

綏靖公署

主任。

何應欽

當然是黃埔系中央軍的代表,首期北伐時的第一軍軍長、二次北伐時的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

張學良

是東北軍老大,曾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雖然年輕,但是東北易幟和中原大戰有功,時任西北剿總代總司令。

陳濟棠

是粵軍代表,本來這個軍銜應該是首期北伐時粵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的,但是由于蔣李翻臉,已經成為“南天王”的陳濟棠腦袋被砸中,時任軍事委員會常委、贛粵閩湘四省邊區副總司令(總司令蔣兼);

唐生智

是湘軍代表,首期北伐時的第八軍軍長、時任軍事參議院院長;

閻錫山

是晉綏軍老大,二次北伐時期的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時任軍事委員會常委、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抗戰勝利後,何應欽的四星肩章)

上述八名陸軍一級上将中,朱培德于1937年2月因病離世,空出的位置于1939年2月,由湘軍代表、首期北伐時的第六軍軍長、時任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不久改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

程潛

遞補(原二級上将)。張學良1945年抗戰勝利後被褫奪軍銜,空缺由桂系代表、時任副參謀總長

白崇禧

遞補,時間為1945年10月5日。馮玉祥1947年被老蔣逼迫退役,空缺由黃埔系

陳誠

遞補,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時間是1947年2月21日。

在大陸期間,國民政府還先後追贈川軍劉湘(二級上将)、北洋将領曹锟和吳佩孚、西北軍将領宋哲元(二級上将)和皖系陳調元(二級上将)為陸軍一級上将,但這均屬于死後的榮譽,并非現役一級上将。截止到1949年逃台之前,國民黨軍隊生前獲授陸軍一級上将的僅有

馮玉祥、朱培德、李宗仁、何應欽、張學良、陳濟棠、唐生智、閻錫山、程潛、白崇禧、陳誠

共11人,其他顧祝同、劉峙等等均為陸軍二級上将,此一點尤應注意。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抗戰勝利後的閻錫山,陸軍一級上将)

在1946年換裝美式軍服之前,陸軍特級上将、一級上将、二級上将、中将加二級上将通通都挂三顆星的領章,隻是在進階将領全部更換美式軍服後,一級上将肩袢上才出現了四顆星,那麼根據前述曆史,有資格并且有機會佩挂四顆星的僅有

閻錫山、程潛、白崇禧、陳誠

等八人,其中陳濟棠、唐生智已經賦閑,基本失去了統兵作戰的資格。

是以我們能夠經常在影視劇中看見的,挂四顆星的隻能有

李宗仁、何應欽、閻錫山、程潛、白崇禧、陳誠

等六人,如果出現其他人佩挂四顆星的,那就是曆史常識性的錯誤。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程潛由二級上将晉升一級)

三、首批铨叙的陸軍二級上将名單及變動情況

1935年4月3日,國民政府授予陳調元、何成浚、朱紹良、韓複榘、宋哲元、劉湘、劉峙、萬福麟、何鍵、白崇禧、劉鎮華、顧祝同、商震、傅作義、徐永昌、于學忠、楊虎城、蔣鼎文、龍雲、徐源泉等20人為陸軍二級上将。歸攏一下,其中黃埔系中央軍僅有劉峙、顧祝同和蔣鼎文等三人(朱紹良算嫡系中的雜牌),其他皆為西北軍、東北軍、晉綏軍、桂軍、滇軍、陝軍等雜牌将領。

同年底補授晉綏軍将領楊愛源為陸軍二級上将,1936年1月11日和12月31日,再分别授任程潛、李烈鈞陸軍二級上将,是以,在全面抗日戰争爆發的1937年之前,國民黨軍隊實有特級上将1人、陸海軍一級上将9人、陸軍二級上将23人,共計33人。按照一級上将員額占比不超過四分之一的原則,基本數量固定在8人左右,無空缺是不能晉升的。

在1935年的首次铨叙中,原來相當一批的路軍總指揮、軍長等進階将領,軍銜從上将被壓縮為陸軍中将,包括陳誠、衛立煌、錢大均等93人,這必然造成一些沖突。于是1936年2月29日,國民政府又公布《陸軍中将加銜暫行條例》,特别出台了“陸軍中将加二級上将銜”的規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将加上将銜。從1936年到1949年間,國民政府釋出公告授任、晉任、贈加、追加等各種類型的陸軍中将特加陸軍上将銜、追贈陸軍上将銜總計53人。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錢大鈞為陸軍中将加上将銜)

其中在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間,共授任了28人為陸軍中将加二級上将銜,期間雖有出缺和增補,但是國民黨軍隊中現役上将,包括特級上将、一級上将、二級上将、中将加上将銜的将官總數始終比較穩定。根據《國民政府公報》公布的人數統計,當時有特級上将1人,一級上将8人(朱培德去世),二級上将23人,中将加上将銜28人,總計60人,直到1938年10月,為适應抗日戰争需要,才規定增設陸軍二級上将員額5名。

根據黃埔七期史說将軍的回憶: “到抗戰前夕,又定中将加上将銜28人,這些人大部是預備做集團軍總司令的。如張發奎、張治中、陳誠、薛嶽、熊式輝、楊傑等都是那時由中将加上将銜的。自此以後直到抗戰末,沒有加任上将或上将銜的,進階将領職級也降低了,胡宗南、湯恩伯升到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升到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其官階還是中将,官階晉升都遲于職級。”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抗戰時期的馮玉祥、陸軍一級上将)

在陸軍中将加上将銜的群體中,計有陳誠、張發奎、薛嶽、張治中、孫連仲、餘漢謀、衛立煌、鄧錫侯、盧漢、馬鴻逵、熊式輝、陳儀、呂超、鄒作華、孔庚、俞飛鵬等16人,先後通過補缺或者特授的方式晉升陸軍二級上将(陳誠再後來又晉了一級)。比如衛立煌、陳誠同時于1939年5月2日晉升陸軍二級上将,衛立煌補的是被槍斃之韓複榘的缺、陳誠補的是病逝之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的缺,以此類推。

另外還有32人在大陸期間,始終是中将加上将銜,而并沒有正式晉升陸軍二級上将,他們是:賀耀祖、錢大鈞、蔣百裡、楊傑、沈鴻烈、劉建緒、田頌堯、李品仙、張自忠、廖磊、朱授光、孫蔚如、劉文輝、楊森、龐炳勳、夏威、黃紹竑、黃旭初、盛世才、唐式遵、秦德純、孫震、姚以玠、潘文華、馬占山、蔡廷锴、蔣光鼐、劉興、王缵緒、王陵基、

湯恩伯

、羅卓英、馮治安、韋雲淞、黃琪翔、張钫、

胡宗南

、馬步芳、劉多荃、鄧寶珊、馬鴻賓、馮欽哉、谷正倫、

林蔚

、劉士毅、李漢魂(死後追晉二級上将的不計在内)。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林蔚和美軍準将)

陸軍二級上将變動的大緻情況有:韓複榘1938年1月被處決,1939年5月衛立煌第一補缺;劉湘1938年2月追晉一級上将,1939年5月陳誠第二補缺;程潛1939年5月晉升一級上将,1942年孫連仲第三補缺;宋哲元1940年5月追晉一級上将,1944年2月薛嶽第四補缺;陳調元1944年2月追晉一級上将,1945年10月張發奎第五補缺。楊虎城被褫奪軍銜後,1945年10月張治中第六補缺。

白崇禧1945年10月晉升一級上将,1946年餘漢謀第七補缺;劉鎮華1945年11月5日因病退役,1947年2月熊式輝第八補缺;李烈鈞1946年2月病逝,1947年2月陳儀第九補缺;何成濬1946年7月退役,1947年2月鄧錫侯第十補缺;萬福麟1946年7月退役,1947年11月孔庚第十一補缺,但同時退役;徐源泉1946年7月退役,1947年11月鄒作華第十二補缺,但同時退役;1949年,陸軍二級上将傅作義被褫奪軍銜,但已按規定停止升銜,遂無人補缺。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特級上将的五顆星肩章)

四、抗戰期間陸軍上将群體的肩章展現方式說明。

從1935年正式铨叙開始,一直到1946年大面積換裝美式軍服之前,國民黨軍隊始終是以領章的形式展現軍銜,包括特級上将、一級上将、二級上将、中将加上将銜都是“三顆星”的标志,除特級上将領章比較特殊外,其他所有的一級上将、二級上将、中将加上将銜的将領,軍常服的領章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都是“

金色的闆闆上綴三顆立體三棱狀金制三角星

”。

在非重大的正式場合,陸軍中将加上将銜、二級上将、一級上将、特級上将軍銜也可以統稱為陸軍上将。

之是以說在軍常服上沒有差別,那是因為各級上将的大禮服可是有差異的,大禮服也就是我們在舊照中看到的那般模樣,幾乎每一位将軍都留下了大禮服照片,隻是我們不大注意罷了。是以在重大場合身穿大禮服時,還是能夠區分出上将等級的:

大禮服的袖章上,特級上将于梅花之上加綴三個品形的圓環、一級上将加綴兩個平列的圓環、二級上将和陸軍中将加上将銜則沒有圓環。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何應欽的一級上将大禮服)

當然,另外的差別就是在檔案和薪饷上了,這裡不一一說明。實際上,從1944年開始,部分進階将領已經換裝美式軍服,但是仍然佩戴着領章來表示軍銜,肩袢上是空白的,是以從這個時間起到1946年正式在肩袢上綴将星,可以稱為“過渡期”,比如老蔣、白崇禧都留下過這樣的曆史照片:

軍裝是美式的、領章卻還是舊式的。

總體而言,在特級上将、一級上将、二級上将、陸軍中将加二級上将銜的總人數控制在60人左右的情況下,老蔣還多次強調要嚴格控制上将軍銜的數量,甚至提出“我們個人的階級愈低,國家的地位就愈高”的口号,是以要想晉升陸軍二級上将、或者授任、升任中将加上将銜是非常不容易的。1946年7月又開始正式執行退役制度,1947年11月以後更是停止所有上将銜的晉升,也就基本改變了北洋時代陸軍上将軍銜泛濫的局面。

馮玉祥、萬福麟、徐源泉等雜牌上将,就是在解放戰争時期被勒令退役的。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白崇禧過渡時期的照片)

五、1946年以後陸軍上将軍銜的展現方式說明。

抗戰勝利全面換裝美式軍服後,上将軍銜的标志由領章改為肩章,其中特級上将的肩章上綴五顆星、環形排列,一級上将肩章上綴四顆星、菱形排列,二級上将和陸軍中将加二級上将銜肩章上綴三顆星、呈三角形排列。但所有上将俸饷卻改為同等待遇,由此許多曆史愛好者習慣稱之為國軍五星上将、四星上将、三星上将,其實是不專業和不準确的,我們必須考慮從1935年到1945年這十年間的實際情況。

在經典電影《大決戰》中,尤其是淮海戰役那部分,何應欽、白崇禧、顧祝同、劉峙等人通通挂四顆星出鏡,顯然就是錯誤的,到1948年白崇禧的軍銜确實是陸軍一級上将、何應欽很早就是,但是顧祝同、劉峙等人隻是陸軍二級上将,挂三顆星才是正确的。有關這一點,新版電視劇《大決戰》和之前的《解放》都進行了修改,曆史題材的戰争影視劇,基本的曆史常識還是應該遵循的。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電影大決戰中的劉峙)

之前撰文介紹過,國民黨軍隊從1935年實行新的軍銜制度以後,在大陸期間始終實行職務軍銜與正式(铨叙)軍銜并存的做法。铨叙軍銜

是由铨叙廳正式叙任,并由國民政府頒發任官狀的軍銜,此種軍銜除了将官被褫奪和晉任外,不随職務調動而變動。職務軍銜則是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總統)簽發任職令,所臨時任命之軍銜,一旦職務變化,軍銜也相應發生變化,或可稱為臨時軍銜。

但是要特别注意:

職務軍銜一般是沒有上将軍銜的,多為中将師長、少将旅長等等。

比較特别的是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上官雲相等,他們屬于“特授陸軍上将”的職務軍銜。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介紹的國民革命軍上将群體的情況,是以1949年底為截止時間,比如顧祝同、薛嶽等人晉升陸軍一級上将,都發生在蔣軍逃台以後,包括陸軍中将加二級上将銜的規則,也在逃台以後就不再實行。

至于逃台以後的晉升和遞補情況,我們已經不大關心,也沒有什麼介紹的必要。

領章挂三顆還是四顆星?透過影視兩版大決戰,詳解國軍的上将軍銜

(劇版大決戰中的劉峙和顧祝同,肩上三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