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說起中國曆史上從尼姑變身後妃的女子,相信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武則天。但武則天是先嫔妃、後尼姑,而南北朝時期,北魏宣武靈皇後胡充華卻是先當尼姑,然後再入宮,這一切源于她的丈夫北魏宣武帝元恪是個非常崇尚佛法的人。

元恪是曆史教科書上那位被重點書寫、遷都洛陽的北魏孝文帝的繼任者,孝文帝雖然是個鮮卑人,但特别崇尚漢文化,生前很有一番成就,無奈公元499年英年早逝,年僅33歲。元恪是孝文帝次子,在孝文帝去世後以皇太子身份即位,在位期間,他擴建了洛陽,又一力帶起北魏人民笃信佛教的大流行。

元恪登基時才16歲,而當時還沒入宮的胡充華才10歲。胡充華出身貴族,父親是北魏司徒胡國珍,她從小接受貴族教育,不僅文學才華出色,還精通武藝,能騎馬能射箭,針孔大的目标都能射穿。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不過胡充華長到十幾歲就進入佛寺為尼了,她深谙佛法義理,講經頭頭是道,渾身充滿淡然出塵的氣質。

因為這一點,她吸引了皇帝元恪的注意力。元恪将她召進宮中講法,胡充華侃侃而談,絲毫不慌,她美麗的外表和出衆的口才都讓元恪非常喜歡,于是,元恪破例将她封為了自己的妃嫔,經常叫她伴駕。而後,胡充華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為元恪生下唯一存活的兒子元诩,也就是後來的北魏孝明帝。北魏向來有一條規定:哪個皇子被立為太子,太子母親就必須被殺掉,防止太後幹政。是以願意為元恪生孩子的嫔妃非常少,他的兒子都莫名其妙早早夭折了,唯有胡充華不顧這條可怕的制度,堅持為元恪生下了兒子,這讓元恪十分感動。

因為崇信佛法,又重視胡充華,元恪廢除了“立子殺母”這條規定,是以胡充華不僅沒有被殺,還成了北魏皇宮中最尊貴的女人。延昌元年(512年),兩歲的元诩被立為太子,3年後宣武帝元恪就駕崩,還是個小孩的元诩當上了皇帝,小孩子懂幾條治國之道?這就給了胡充華,不,是胡太後充分的發揮空間。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胡太後一躍成為北魏最有權力的女人,因為兒子還小,她名正言順地處理朝政,每天批閱奏章到很晚,處理事務井井有條,把朝廷整頓得煥然一新,文武百官都對她心服口服。但在權力迷藥中泡久了,這個本來很有能力的女人沒能自我控制,她開始肆無忌憚享樂,動不動就舉行大宴會,一高興就打開國庫賞财物給身邊人;

她喜歡爬山,經常組織出遊活動,為了活躍氣氛,居然把當地的府庫打開任由王公貴族、妃嫔公主挑選寶貝,這些人可不會客氣,瞬間就洗劫了府庫。在胡太後的影響下,北魏朝野上下奢侈攀比成了風氣,越來越堕落。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更可怕的是,胡太後還把大量資金都投入到興建佛寺、開鑿石窟上,她酷愛建設大工程,這個大是字面意義上的大,佛像要大,要精緻,用的材料不是金就是玉;浮圖塔要高,90丈那麼高,高到百裡之内的人全部能看見;寺廟要多,多到光洛陽城就有1300多所,北魏全境更是有3萬多座,就算北魏人全部住進寺裡也能容得下。

不管朝臣怎麼勸說,胡太後都我行我素,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她也沒什麼要為前任皇帝守身如玉的念頭,養了不少長相帥氣的面首,亡夫元恪的弟弟清河王元怿容貌俊美,胡太後便和他私通,對他百般寵愛,甚至朝政都交給他。

在胡太後的操作下,北魏大亂,衛将軍元乂聯合宦官囚禁了她,元怿倒黴催地受了池魚之災被害死,但胡太後可不是一般女人,她立馬安排反殺,幹掉元乂,重掌權柄。她的親兒子孝明帝元诩都看不下去了,謀劃着從母親手裡奪權,考慮到洛陽是母親天下,元诩準備找來鎮守重鎮的大将爾朱榮進洛陽幫忙。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結果,元诩沒能敵得過母親的手段,慘被毒死。他隻有一個女兒,胡太後為了繼續掌權,竟然謊稱這女孩是“皇子”,抱着她稱帝,結果被識破。北魏徹底亂成了一鍋粥,爾朱榮抓住胡太後的把柄起兵,攻下了洛陽,将胡太後和她後來扶持的3歲小皇帝元钊全處死,血洗北魏朝堂。

這場變故史稱“河陰之變”,河陰之變後北魏陷入分裂,東魏和西魏并立,權臣一個接一個出現,徹底改變了中國南北朝的曆史。之後東魏的權臣建立北齊、北齊被北周消滅、北周又被隋朝取代......這一切與胡太後有莫大關系。

尼姑入宮掌權養美男,僅20年改寫中國曆史,武則天對她甘拜下風

從她入宮再到河陰之變發生,不過短短20年左右。這麼短時間就能經曆這麼驚險的高低起伏,走完一般女人想都沒法想象的一生,恐怕女皇武則天也要甘拜下風。後世史學家總認為元恪當年不該心軟,殺了胡太後一了百了,不給她掌握朝政的機會,北魏就不會亂。

但講真,在權力面前男人一樣會醉心其中犯糊塗,胡太後當初表現是很好的,她謹守佛理又溫順,不顧一己之身大膽生子,也難怪感動了元恪。隻是在尊貴的地方待久了,胡太後滋生太多貪欲,最終完全變了一個人,别說她了,唐玄宗不也是前期表現好後期堕落嗎?

是以筆者認為,史學家将胡太後定義為“紅顔禍水”是不妥當的,所謂誤國,不分男女,何況在古代,最擅長誤國的還是男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