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老農撿到“爛木匣”,内藏193件金器,專家:按克賣也值1150萬

在日常生活中,金、銀、銅是最常見的三種貴金屬,在古代甚至被直接用來作貨币使用,銅一般被練制為銅錢,而銀則被練制為元寶。金最稀有,是很少直接用來購買的商品的,一般都是貴族用作打造各種各樣的器皿和物件。上個世紀70年代末,山西一位老農在農耕時,發現了193件金器,可謂是撿到了一個巨大的寶藏。專家估值:按克賣也值1150萬。

山西老農撿到“爛木匣”,内藏193件金器,專家:按克賣也值1150萬

撿到金器的老農姓楊,是西省的軍屯溝大隊的一個普通農民。每天大隊都會組織村民在大隊土溝除草,楊老農是一個老實農民,幹活總是特别的賣力。他配置設定到的鋤草地挨近崖壁,他把地上的草鋤完了後,為了美觀連崖壁的草也除鋤了。

去年的時候山西下了一場很大的雨,是以崖壁坍塌了不少。楊老農幾鋤頭下去就挖到了一個硬物,楊老農以為是石頭,他用力一挖鋤頭卡出了。楊老農敏銳的感覺到裡面一定有什麼東西,于是小心翼翼把土給清理了,果然發現了一個木匣子。

山西老農撿到“爛木匣”,内藏193件金器,專家:按克賣也值1150萬

這個木匣子還真不小,楊老農費了好大勁才清理出來,他透過被自己挖開的缺口往裡面看,頓時瞪大了眼睛。裡面竟然是一堆金器!盡管不知被埋了多少年,依舊金光燦燦,這不是黃金是什麼?

楊老農還沒來來得及想該要怎麼處理這批金器,其他的隊員便湊過來看熱鬧了,第一個過來的人一見是一箱黃金馬上就興奮的大呼小叫的起哄了,大家一股風的湊了過來,有些人開始往箱子裡拿金器,在被哄搶了大半後,楊老農慌忙抱着箱子回了家。

山西老農撿到“爛木匣”,内藏193件金器,專家:按克賣也值1150萬

第二天一大早,楊老農便帶着其中一件金器來到了鎮上的信用社,他把自己撿到金器的事情告訴了信用社。信用社當即把事情上報到了當地的文物部門,這件事情也鬧得不小,連省裡都來人了。

省文物部門,在當地警方的協同下将遺落的193件金器都收了回來,楊老農更是連同木匣子一件不剩的全都上交了。

山西老農撿到“爛木匣”,内藏193件金器,專家:按克賣也值1150萬

專家們經過研究,得出金器所産的年代是唐朝。而具體的時間在金器上也有銘刻,是“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這段時期唐朝正發生史無前例的戰亂,也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那麼金器和安史之亂又有什麼關系呢?

還真有,專家還在少量的金器中發現了“柱國魏國功臣張通儒”的字樣,想必此人就是金器的主人了。專家推論,張通儒應該是在安祿山的軍隊節節敗退之際,将财寶秘密埋在了這裡,結果卻沒有機會再來取,一直被楊老農發現。

山西老農撿到“爛木匣”,内藏193件金器,專家:按克賣也值1150萬

楊老農此次可謂是立了大功,這批唐朝的金器極為具有考古價值,哪怕抛去考古價值不談,光是金器的總重量便達到了3萬多克,按照現如今市場上的金價來算,也值1150萬元左右。如果沒被楊老農發現的話,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出土了,如果被不法之人秘密得到,那麼更是一個無法估量的損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