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一将軍墓發現8顆夜明珠,将軍容貌複原後,專家:看久會不适

從夏朝的時候開始,當時的奴隸主們就會在墳墓中放入陪葬品。最初這些陪葬品僅僅是墓主人在世的時候喜歡的兵器、衣物、戰馬或是其他的裝飾品,可是商朝之後卻出現了活人陪葬的醜惡習俗。在春秋後期諸子百家開始争鳴之後,活人做陪葬品這樣的行為就開始變少,到了漢朝的時候基本被斷絕。

江蘇一将軍墓發現8顆夜明珠,将軍容貌複原後,專家:看久會不适

在此之後封建時代大部分的帝王将相就會盡可能多地收集珍貴的寶物放入自己的墓室中,因為他們都有這樣的一種觀念:墓室中的陪葬品越多越精貴,逝者在“黃泉路”和“地府”中就會過得越好。現代人自然會對這樣的封建想法嗤之以鼻,而且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在糟蹋寶物。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這種獨特的墓葬文化,才能讓我們的考古隊員在古墓中發掘那些文物和古籍,正是這些出土的文物拼湊出了燦爛的五千年中華文明史。

江蘇一将軍墓發現8顆夜明珠,将軍容貌複原後,專家:看久會不适

今天本文要介紹的就是一個在江蘇徐州市出現的的古墓。徐州古稱彭城,是我國著名的曆史古城,因彭祖在此落戶而得名。在楚漢相争的時候,項羽、韓信等名人都在彭城安營紮寨過,而到了三國時期,曹操最先将彭城改名為了徐州。1984年幾位農民在徐州獅子山耕種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些人俑,立即上報。

江蘇一将軍墓發現8顆夜明珠,将軍容貌複原後,專家:看久會不适

因為徐州曆史悠久,經常發現古墓出土文物,尤其是獅子山附近地區,我國品質最好的一件金縷玉衣就是在徐州被發現的。考古專家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帶隊到了發現人俑的地界。經過7年左右的小心勘探,考古專家發掘出了一座陵墓,可惜這座陵墓早已經有盜墓賊捷足先登。考古專家還是不死心,繼續發掘工作,終于找到了三間小墓室,從墓室中考古隊員找到了許多文物,其中最精貴的就是八顆夜明珠。經過對墓葬形式、文物年代以及其他種種線索的研究,考古隊認定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漢高祖劉邦弟弟劉交的孫子劉戊。

江蘇一将軍墓發現8顆夜明珠,将軍容貌複原後,專家:看久會不适

劉戊是西漢的第三任楚王,而根據《漢書》記載,漢朝建立之初楚王的封号被劉邦賜給了兵仙韓信。隻是韓信的戰功赫赫,劉邦非常忌憚韓信,呂雉和丞相蕭何就共同密謀将韓信誅殺。之後楚王這個封号就到了劉邦弟弟劉交頭上。

到了漢景帝的時候,國内已經有了很多的諸侯王,漢景帝擔心漢朝和周朝被諸侯王瓜分,決定打壓諸侯王的勢力。因為不想讓自己的權勢被收,公元前155年劉戊和劉濞等其他五位諸侯王一同發起反叛,漢朝初期的這次叛亂在史書上被稱為七國之亂。

江蘇一将軍墓發現8顆夜明珠,将軍容貌複原後,專家:看久會不适

發動叛亂的第二年劉戊就發現自己根本就是胳膊拗不過大腿,隻能畏罪自殺。漢景帝并沒有過多追責,反而以王爺的規格将劉戊下葬,下葬地點就是劉戊的出生地彭城。通過科技手段專家恢複了劉戊的容貌,将其作為雕像放在墓中。很多遊客和專家都認為劉戊的長相太過兇惡,有一種陰險的感覺,并不想多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