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有些人一輩子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無人誇獎,然而一旦他們犯了一個錯,就會立馬被人抓着罵,70多年前,一個貧困交加的女子在無奈之下準備賣掉丈夫的一些藏書換錢,卻立馬被人登報批評,受到無數陌生人的攻擊,此時她說了一句話,令憤怒的人群安靜了下來,這個可憐的女子,就是朱安。

衆所周知,魯迅一生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包辦婚姻娶來的朱安,一個是自由戀愛娶來的許廣平。作為一名作家,魯迅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名丈夫,至少是朱安的丈夫,他是不合格的,當年娶了朱安以後,魯迅立馬就跑去了日本,留下朱安獨守空房,而這位可憐的舊時代女性,隻能默默忍氣吞聲,留在周家照顧婆婆,任勞任怨,這一照顧,就是13年,直到婆婆去世。
與此同時,魯迅早就和學生許廣平在一起了,還生了個兒子,一家人的日子和和美美,無比滋潤,魯迅似乎早就忘了那個還留在紹興照顧他家人的結發妻子朱安,或許這位“妻子”,不過是他眼裡照顧自己母親的貼身丫鬟罷了。
1936年,魯迅逝世,從法律上來說,魯迅遺産的繼承人有2個,一個是原配朱安,一個是兒子周海嬰,而許廣平,隻能算是他的“情人”,沒有繼承權。雖然魯迅留下了多少遺産我們不得而知,但按照他往日的收入和版權費,絕對夠一家人衣食無憂。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魯迅死後,朱安過上了靠人(許廣平)寄錢養活的日子。
但是老實慣了的朱安并沒有提出異議,甚至對許廣平和周海嬰以家人相稱,後來許廣平托人轉告朱安,讓她把魯迅的版權轉給自己,朱安答應了;接着許廣平拿下了魯迅在上海的所有物品,朱安同樣沒有異議。接下來朱安便過上了靠許廣平“接濟”的日子,當然了,許廣平也一直如約給她寄生活費。
直到1941年,許廣平入獄,此時自顧不暇的她自然沒機會給朱安寄錢,于是這個從未工作過、大半輩子都在照顧别人的舊式婦女,過上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困頓生活,眼看着自己的身體熬不下去了,無依無靠的朱安便準備賣掉一些魯迅的藏書,換點錢買米。
結果好幾年都沒有管過朱安的許廣平立馬接到消息,當即登報指責了朱安的行為,并讓其好好儲存魯迅的藏書。一夜之間,魯迅的書迷們紛紛跑去攻擊朱安,就連魯迅生前的朋友,也趕來北京阻止朱安。這個可憐、無助的女人渾身顫抖,終于忍不住嘶吼了出來:“你們總說魯迅遺物,要儲存,要儲存!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儲存我呀!”說罷,朱安頹坐在地。
在場所有人瞬間安靜了下來,看着面前這個無助的女人,再也不好意思多指責她一句。是啊,這麼多年來,朱安都在認認真真照顧魯迅的母親,并且從未指責過許廣平和魯迅的事情,甚至把他們二人的孩子視如己出,然而沒有一個人贊賞過她的行為,結果現在一出事,人人都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她,這樣真的公平嗎?
1947年6月29日,朱安去世,身邊沒有一個人,她這不算長的一輩子裡,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孤獨中度過,她死前唯一的心願是可以葬在丈夫魯迅身邊,然而這個願望,到今天都沒有實作,朱安甚至連塊墓碑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