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技術的本質》思考之四

你寫代碼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經曆,有一點卡住好久:

有時候是不知道怎麼提煉需求;

有時候是不知道怎麼實作代碼;

有時候是不知道怎麼定位解決問題。

但冥冥中總有神助,原本漆黑一片的屋子總是會突然就亮了起來。

幸運眷顧?

想多了!

牛頓的一段關于他的引力軌道理論的評論:頓悟來自于“連續不斷的思考”。

這種連續的思考允許無意識工作,有可能從過往的經曆中回想起某個現象或概念,當一個可供選擇的原理出現時,叩門聲就會輕輕地響起。

頓悟原來如此,那創新有什麼底層原理嗎?

試試看,嘗試想象一個單一的技術。

是不是有點難?

是不是很容易就會把幾個技術一起帶出來?

這是怎麼回事。

一種可能,這些技術共享了效應或者現象簇(共同的起源);

一種可能,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标;

還有一種可能,他們分享了共同的理論。

這樣的技術叢集稱之為域,就像是一個工具箱一樣。

域這個概念有什麼意義呢?

技術的産生和發展是現象的了解和應用,然後工程是用技術來解決具體的問題。

在開始解決問題之前,認知了解問題,選擇需要使用的技術的過程,也就是我們打算選擇哪個工具箱的過程,稱之為域定。

再來一個概念:重新域定。

一樣的問題,拿不一樣的工具箱了,意味着技術的颠覆性改變,也可以稱之為創新。

新技術也是一樣,它總是來自于将需要和能滿足需要的某個原理(某個效應的一般性應用)連結起來的過程。

原理來自于已有的其他裝置、方法、理論或功能之中,從來都不是無中生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