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

1、校招和實習的差別?

校招:應屆生招聘,招聘對象是即将畢業的大四、研三應屆生,校招拿到offer後,就是正式員工的勞務合同,需要簽署第三方協定(學校、個人、公司),在學生拿到大學/碩士畢業證之前,校招生可以選擇提前入職實習,實習待遇和實習生待遇相同,按天結算。也可以等到畢業拿到畢業證之後再去入職,勞務合同從入職起正式生效,公司會按照合同給應屆生發放正式薪資。不過一般會在學生拿到畢業證之前或者之後的3個月先發放80%的使用薪資,等試用期過後,再發全薪。(注:校招有些大廠會分提前批招聘和正式批招聘,這個後面說)

實習:在校生招聘,招聘對象是尚未畢業的大一、大二、大三、研一、研二在校生,實習拿到offer後,會安排簽署實習合同,實習合同有些公司是簽一年,有些是幾個月不等。

待遇方面,校招(畢業後入職)和實習差别很大: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

日常實習、暑期實習、校招實習的差別?

日常實習:和暑期實習都是實習合同,日常實習合同時間較短,面試難度比暑期實習低一些,但是轉正機會也底一些,有些公司的日常實習是沒有轉正名額的。日常實習通過之後,可以随時入職,随時離職。

暑期實習:是指暑假期間實習,一般是7月中下旬入職到9月中下旬,如果是應屆生(比如我是22屆,今年的應屆生),在公司實習兩個月及以上之後,可以參加公司的實習生轉正答辯,如果通過,則發放校招意向書,如果轉正失敗,則需要離職,重新去投遞校招。暑期實習答辯轉正是應屆生進入大廠的捷徑,因為暑期實習難度相比于大廠的校招面試,會低一些,而且公司也會優先配置設定校招HC給優秀的實習生,剩下的HC再配置設定給應屆生校招。

注:實習生轉正,隻是針對于應屆生身份才可以參加答辯轉正,在校生一直到即将畢業之前,都是沒有轉正答辯機會的。

校招實習:校招實習主要是那些拿到校招正式批offer後,自己跟公司申請提前入職實習的應屆生。他們不需要簽署額外的實習合同(因為同意offer之後,就相當于是正式員工啦,隻是沒拿到畢業證之前沒辦法發放正式薪資)。

2、大學期間有幾次校招機會?分别是什麼時候呢?

大學期間,校招一般就是2次機會:

應屆生秋招,金九銀十(每年的8月中旬到10月底,隻是大緻範圍,不同公司招聘的時間範圍不同),秋招招聘力度相比于春招是最大的,招聘崗位多,招聘力度大,持續時間長。

應屆生春招,金三銀四(每年的3月-5月份),春招也算是校招的收尾階段,這時候很多公司都會有補錄HC(名額),也會開放一些秋招沒有招滿的崗位,繼續招聘。春招相比秋招,招聘力度小一些,是以建議應屆生小夥伴們一定要盡量先抓住秋招上岸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公司會把校招分為提前批、和正式批。

提前批面試難度較大,但是有些公司會免筆試流程,直接進入面試環節。提前批面試時間一般比校招正式批提前1個月左右,且提前批面試沒通過,不影響校招正式批面試投遞(相當于2次機會)。

校招正式批面試,難度比提前批小,但是招聘力度大,一般不免除筆試,一家公司某部門的崗位隻有一次投遞機會。

3、校招和實習的面試流程是怎樣的?

我們舉大廠面試流程為例:

實習:有些公司會先安排線上筆試(也有些可能沒有),筆試形式有牛客網的連結、公司自己的連結,或者将筆試穿插在視訊面試環節,面試官看着做題(這種是最惡心的)。大中廠的筆試一般是以算法題為主,少部分有一些sql編寫題目(小公司和外包公司多以理論知識、 sql 題、選擇題、案例代碼題為主),筆試通過後,進入面試環節。大公司面試一般是2-3輪技術面試,面試考察範圍可以參考我的秋招總結帖的第3小節:如何自學。技術面試通過之後,最後就是(主管+HR交叉面)或者HR面。到HR面基本上就穩了,因為HR面主要問一些生活、學習上的問題,以及什麼時候入職啥的,基本上不問技術問題。HR面結束後,等待發放意向書,同意意向書後(OC),發放offer,然後按照offer約定的時間入職實習。

校招:校招面試和實習面試流程差不多,差別在于校招面試難度大一些,而且基本上大中廠筆試是必須的,從接受意向書到offer發放再到簽合同整個流程會更長一些,而且在接offer之前,HR會先跟應屆生談好畢業後的正式薪資待遇。

5、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實習,校招?

實習準備:

實習準備越早越好,前提是自己的能力達到了去大公司實習的标準,現在多數網際網路大廠的日常實習都是可以随時投遞的,不限年級。相比于學曆,大廠校招,更注重校招生是否有其他大廠的實習經曆。

尤其是對于大二、研一的同學,不要覺得實習就業距離自己還很遠,等真正到大三或者研二再考慮準備實習,本身就比很多卷王們慢了一步,而且大三或者研二已經到了該準備校招的階段(校招可不是大四、研三學生的事兒,而是大三、研二就該準備了!)。

經常有些大三的學弟私信問我,到底是該準備大三暑假的秋招還是準備投遞實習。最佳的在校生實習時間就是大二暑假、大三寒假,然後準備大三暑假即将開始的秋招!

校招準備:

上面提到了一點:校招可不是大四、研三學生的事兒,而是大三、研二就該準備了!

如果到了大四才考慮去準備校招的話,顯然會失去很多機會,例如校招提前批沒把握住,暑期實習轉正機會沒把握住,又缺乏實習經曆在校招面試中沒有加分項。

而且,秋招在大四開學之後,到10月底陸續收尾,崗位的HC越來越少,面試難度也會增加。如果秋招沒把握住,那就得全力突擊一份實習崗位,然後邊實習,邊準備來年的春招(最後一次機會)!

5、應屆生實習和校招選擇?

在第1小節裡,對比了校招和實習的差別,是以我建議,應屆生一定要優先考慮校招,其次是實習。如果在秋招面試中,實在是進不去自己心儀的企業,那麼就考慮找一份實習(盡量投遞大廠實習),然後一邊實習,一邊學習,準備來年春招。

6、投遞校招或實習之前應該學到什麼程度?

具體學到什麼程度,我想誰都沒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參考範圍。

這裡就以面試必須要有的履歷為出發點,大緻說一下應該學到什麼“程度”?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

如上圖,這是校招/實習生履歷必須要包括的5個部分,如果上面幾個部分都具備了,那麼就可以去投遞履歷,然後準備面試啦!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幾個部分應該具體包含哪些内容?

教育經曆:這部分其實就是指自己的學曆(大專 or 大學 or 碩士 or 外星人)、在校成績、自己的學校名稱、專業名稱等等。

專業技能:這部分需要寫你目前所具備的技術棧範圍,eg:熟悉計算機網絡、作業系統、資料結構等計算機基礎學科知識;熟練使用SpringBoot等主流開源架構等…

實習經曆:對于校招求職,有實習經曆、有大廠實習經曆,都是加分項。

項目經曆:對于沒有實習經曆的同學,履歷裡面最好寫2-3個自己做的項目案例,因為求職時,項目是不可或缺的。

榮譽獎項:獎項的話,範圍就很寬了,可以是英語四六級、ACM、CTF拿過獎、藍橋杯、軟體設計天梯賽、軟考、國家獎學金等等。

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履歷制作網站,超級履歷

https://www.wondercv.com/

7、實習生合同沒有到期之前,可以離職跳槽嗎?

實習生實習期間,是可以離職的,但是啊,實習就是為了學東西、攢經驗才去實習的,如果隻幹1個月就溜,也接觸不到太多東西呀!

8、大三學生考研VS就業,該如何選擇?

(什麼樣的人适合考研,而什麼人适合就業?)推薦大家看一下三太子敖丙的這個視訊:考研還是工作?畢業2年同班同學差距這麼大!。

校招進大廠意味着最終勝利嗎?

校招隻是一個起點,慢慢長路隻是打赢了第一場戰役,技術能力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八股文可以幫你應付校招面試的一些問題,但是幫不了你應付今後的職業生涯。是以,校招即使進了大廠,也不能懈怠,要繼續學習呀!

9、算法在校招面試中的地位。

有些人覺得算法好就足矣輕松進入大廠,其實不然,算法隻是校招面試的第一關(筆試環節),隻有筆試通過後,後面的2-3輪技術面才是最關鍵的。

如果筆試無法通過,技術面試也無從談起。

我們刷的leetcode算法在以後工作中經常用嗎?

No! 恰恰相反,用的很少,公司裡是團隊開發模式,你寫的代碼不僅要自己看懂,也盡量保證通用性,讓别人也能看懂,動态規劃,馬踏棋盤,回溯什麼的在工作中很少用。

這裡,可能有小夥伴會質疑,你後端開發用不到,不代表人家算法崗也用不到呀!

這個問題,我參考了一下今年校招拿位元組,華為CV算法崗意向書的卷卷大佬的回答:算法崗更多的是注重數學能力,和實際的應用算法(AI,深度學習等),也不會每天工作中都去寫LeetCode算法題那種代碼。

那我們刷算法題有什麼用呢?

傻瓜,因為校招大中網際網路公司必考算法題。誰不想去一家好點的公司呢?

是以,為了校招面試,算法不能丢下!如果你是一個大一大二的學弟,每天堅持刷一道題,一年下來,肯定收獲滿滿,最起碼在算法能力上會有很大提升!

10、校招重視技術棧和項目嗎?

說不重視是假的,但又不是絕對重視。(狗頭🐶)

因為校招面試,尤其是中大廠面試,他們更在乎學生的基本功和培養價值。技術棧上手使用很快,教育訓練機構六個月出來就可以上手CRUD。

其次,技術棧(架構,中間件等等)的基本使用很容易上手,熟悉原理很難,面試官不會在校招面試中讓我們怎麼用架構寫一套CRUD邏輯,多多少少都會問一下原理相關的,或者一些實際場景題。

舉個例子,假如你履歷裡技術棧中包括Spring Cloud或者Dubbo Zookeeper等,面試官問你如何自己實作一套RPC服務調用的架構,你該怎麼回答?

再比如,你說你學過RabbitMQ,Kafka等消息中間件,那舉一個實際場景問題,生産者在并發條件下生産了兩條或者多條一樣的消息,消費者隻消費了其中一條,這種問題如何解決?(非常常見的面試題,至少我遇到過好幾次了)

是以,對于校招生來說,并不是技術棧和項目不重要,隻是相對于語言基礎知識(包括源碼),計算機基礎學科等方面,後者成本效益更高。

而且,自己在履歷裡把跟着網課堆積的架構中間件全寫上,反而給自己擴大了面試官問問題的範圍,這些東西寫上不一定加分,但是問到不會反而成了扣分項。

秋招這段時間,幫忙看了一些身邊同學的履歷,履歷上面技術棧很龐大(分布式,微服務,中間件,各種框學了很多),但是問一下最簡單的 HashMap 的資料結構就答不上來,甚至都列舉不出一個Java多态的實際例子。

這樣給面試官的感受就是頭重腳輕,快餐式學習。

是以,對于應屆校招、在校實習生來說,技術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算法、計算機基礎學科,八股文等方面的内容。

最後

我是路飛,一個在網際網路摸爬滾打的萌新程式員!如果你距離畢業找工作還有一段時間,想走一個正确的方向,歡迎加入我的自學交流群,和大佬們一起抱團内卷!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在這裡祝大家前程似錦、offer連連!

校招答疑總結!準備實習、校招的學妹(弟)們,可不要努力錯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