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讓太平天國恢複本來面目》一文中,強調不能“因為洪秀全的倒行逆施就否定太平大國方面所有的人,包括馮雲山、石達開、洪仁玕等人在内。對于太平天國,籠統的肯定既不對,籠統的否定也不對,對于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分别評論,應該肯定的肯定,應該否定的否定”
對于太平天國這場中國兩千年來農民起義的代表性運動,否定之處自然是有,肯定之處也不乏,對于天國的标志性人物也需多方面認識。

一生轟轟烈烈,見證天國興衰
衆所周知,太平天國運動的上司者洪秀全喜好分封藩王,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都是著名的人物,而有一人物,雖然不是藩王,亦是天國中的重要人物。
此人便是賴漢英,為天王洪秀全妻子賴漢蓮的弟弟,衆人稱其為賴國舅。
賴漢英的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他出生于貧苦的農民家庭,曾幾番波折,也曾官運亨通,而最終是重歸家鄉隐居,鄰近百歲才病逝。
可以說他的一生正是見證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以及滅亡,近代史上這場轟動一時的農民起義與這個賴國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1813年,賴漢英出生于廣東省花縣的一個小山村裡。他自小就聰明,讀書成績也好,一開始是在廣西經商做生意的,還會行醫救人。
直到1851年,賴漢英和幾個表兄弟參加了金田起義,金田起義不僅是太平天國運動打響的第一槍,也是賴漢英一生戎馬的開始。
在太平天國運動剛開始時,他就已經跟着洪秀全做事了,說賴漢英是元老級人物也不為過。他還曾被任命為副丞相。
在1853年清軍攻打揚州,将揚州城圍困死時,清軍誓要殺死守城之人,當時鎮守揚州城的将領向洪秀全求救,是以賴漢英就成了被派去解救揚州城的對象。
打戰之前,他對所有的士兵說到:若解救揚州城成功,我們就和他們一起回天京,若是沒有成功,我們一起戰死,絕對不會苟且偷生。
正是這等慷慨激昂的話鼓勵了士兵們,上陣殺敵都毫不手軟,将清軍殺的可謂是片甲不留。賴漢英的是以受到了洪秀全的大力表揚,不僅封了一等功,還加官至東殿尚書。
如此加官進祿可謂是令人心生羨慕,可惜太平天國運動還是失敗了,一切也就如過眼雲煙了。
隐姓埋名數十年,死前道出驚天秘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天國夢破滅了,賴漢英還是幸存了下來,隐姓埋名回到了家鄉并且一直活到了96歲,而他臨死前還說出來洪楊的兩個大秘密。
他說:天王洪秀全的兒子已經隐姓埋名,并且還結婚生子,繁育了後代。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按理來說,洪秀全封兒子都已經在天國破滅之後被殺身亡了的。
原來是當時在天京被攻陷的一片混亂中,洪秀全的一個王妃帶着洪秀全最小的兒子來喜逃跑了。這個孩子也是十分幸運了,能在戰争中幸存下來,最後一路随母親逃到了安徽定遠。
後來他的母親改嫁了,嫁給了程家灣一個叫程風彩的普通人,孩子也就跟了他的姓,才安穩的活了下來。最後他也成家,生育了幾個兒女。
東王之死另有隐情,真相何去何從
除了這個秘密之外,賴漢英還說出了關于東王楊秀清之死的一個秘密:其實洪秀全是不想殺楊秀清的,是北王韋昌輝不聽天王指令,自做主張殺了楊秀清。
那麼身為北王的韋昌輝為何要殺了東王楊秀清呢?
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對楊秀清評價說:“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可見楊秀清确實很厲害,是太平天國當之無愧的領頭者。
然而韋昌輝與楊秀清卻是一直不和,從金田起義開始,他們的關系就不好,楊秀清不僅處處打擊韋昌輝,經常對其進行杖責,甚至強迫北王殺了自己的親哥。
後來,當韋昌輝在江西瑞州作戰失利時,因為害怕楊秀清趁此機會治他罪,是以才會先下手為強,偷偷帶兵到天京殺死了楊秀清,一家老小,無一人生還。
小結
太平天國運動确實是中國曆史上一場意義非凡的農民運動,無論是對于其影響還是其重要人物,我們都要從多方面看待。
參考資料:《讓太平天國恢複本來面目》、《李秀成自述》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