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灘金融峰會 | 劉偉光:數字化讓金融更智能,更開放,讓生活更美好

10月22-24日,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在黃浦舉行,本次峰會聚焦綠色金融、金融開放、資産管理、金融科技四大主題。在本次峰會論壇上,

阿裡巴巴

集團副總裁、

阿裡雲

智能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偉光圍繞“數字化重塑全球金融生态中遇到的趨勢與挑戰”該話題,分享了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數字化技術助推金融高品質發展 

在中國,我們的金融,無論銀行、保險、證券、支付,數字化體驗給民生帶來很大的便利,這是數字化能力發展必然帶來的一步,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深刻的變革。舉個例子,今天我們很多線上化技術,數字化的技術,移動端的技術,實作了很好的客戶體驗,實作了金融機構跟人的連接配接,但這隻是一個單向的連接配接。我認為,未來通過網絡技術不斷的安全加強,安全技術不斷的提升,資料交換技術不斷提升,多方安全計算、隐私保護技術的提升,未來更多的金融業務是24小時線上互動式的金融服務。 

今天即使APP端給客戶提供很多的體驗,但沒有改變一個現實,就是客戶要登入。未來我們要改變,通過金融服務能力,無時無刻找到客戶,讓客戶體驗到我們的便捷服務。 

目前金融機構很多服務的規模和能力,觸達能力,還是被營業規模,網點規模,APP端的能力,客戶經理等所限制。随着技術發展,相信未來更多互動式的服務、數字、智能的服務,會為使用者提供随時喚起的服務。使用者可以通過APP端、合作流量方、專有裝置,随時喚起客戶跟

數字人

進行溝通,咨詢、陪伴,然後進行各種下單的服務,這是未來金融服務的一個必然的趨勢。 

其次,開放金融、開放銀行,這兩年這兩個詞非常火。未來的金融服務,不僅金融服務能力存在于金融機構本身,過去對金融機構,今年看明年,增長30%、50%,根據現在的規模進行測算,未來很多的規模增長,是很難預測的,當業務24小時線上進行互動式的服務,當我們能更精準地觸達客戶,更多把服務向投顧、投研、咨詢,跟各大平台合作的時候,業務量将是爆發性的增長。基礎架構、安全、隐私保護、交換,都面臨非常大的機遇和挑戰。未來金融機構數字化的機遇,會帶來超高速發展的很大的挑戰。 

還有一點,今天我們中國市場遍地數字化轉型項目,都是圍繞零售、個人。很多對公、小微領域,還沒有被數字化所覆寫。未來,智能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将不僅滲透于零售業務,很多對公業務、機構業務,也會産生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是我們對未來的一個判斷。 

第二,金融智能可以降低摩擦力,提高效率 

金融服務,包括數字化技術,對未來很大的一個改變,就是效率。談到效率,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詞,摩擦力。今天我們談了貸款、存款,包括保險理賠,流程慢、客戶體驗差,很多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摩擦力太大,這個原因就是審批流程固化流程,人參與的流程,線上線下結合的流程,在未來随着數字化、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會讓這些流程變得更簡潔便捷。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脫離了資料,是沒有智能可言的,未來在金融領域,就是金融智能,一定是機器學習等很多的相關的技術與金融學交易原理、金融業務相結合,為金融機構提供的不僅是客服,包括決策支撐的服務,這就是未來降低摩擦力、提供更多智能化手段的重要的辨別。基于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的引入,很多效率會得到提升,尤其保險理賠、貸款等很多服務,包括理财、精準投放等。 

第三,産業金融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金融未來跟産業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結合,一個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我們消費場景,無論旅遊還是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照護、定價、風控能力,能随時喚起,金融服務能力、數字化能力跟很多産業相結合,當然這背後,需要很多數字化技術,安全技術的保護。這讓我們的場景變得更便利,産業與金融機構結合更緊密。一個簡單的例子,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有很多這樣的場景,如果全中國所有的保險公司、醫院能聯合在一起,能實作資料互動的時候,那讓我們的理賠會更精準、體驗更好。未來,随着多方安全技術的普及,銀銀協同,銀保協同,會改變和加速現在很多服務場景,不僅是零售場景。 

其次,對産業。尤其銀行對産業,很大一個貢獻,不僅是銀行的服務能力給産業,今天中國金融行業的科技水準,數字化水準,要高于很多其他的行業,是以我們服務于很多傳統行業的時候,能為他們提供更多數字化的能力,讓很多傳統産業更數字化,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同時在該過程中,金融機構用數字化的手段加強了跟産業的連接配接,進而更精準地提供理财、貸款、投顧等服務。這是未來對産業的變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