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的肅反工作者,殺人無數,失足落水後,警衛員竟坐視其淹死?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提起紅3軍政委夏曦,熟悉曆史的朋友對他都再了解不過,由于他的肅反擴大化政策,導緻紅3軍銳減為3000餘人,還丢失了經營多年的老根據地,其錯誤可謂是非常嚴重。最近筆者在浏覽網文時,發現提到夏曦,很多人都說他的犧牲是因為“落水後警衛員不肯相救,坐視其淹死”,事實真是如此嗎?

著名的肅反工作者,殺人無數,失足落水後,警衛員竟坐視其淹死?

圖為電影《曙光》中以夏曦為原型的林寒(左)

一、 改任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4年12月,紅二、六軍團取得龍家寨大捷後,恢複了湘鄂川黔根據地。為統一思想,1935年1月,任弼時召集兩軍的團以上幹部,在湖南大庸縣丁家溶召開會議,清算夏曦所犯過的錯誤。不過由于紅二軍團的幹部多少還有些疑慮,暢所欲言且發言的都是紅六軍團幹部。這時中央紅軍的遵義會議尚未召開,這也給這次會議的批評過程帶來一些難題。

比如大家批評夏曦犯了路線錯誤,說他不執行四中全會決議,但夏曦本身就是因為執行了過“左”的四中全會路線才犯錯的,是以他自然有些想不明白,說:“我确實犯了嚴重錯誤,但我是堅決執行四中全會決議!”又比如,大家批評他是取消主義,夏曦則又反駁道:“我沒有象陳獨秀那樣不要蘇維埃、不要紅軍,算什麼取消主義!”

當然夏曦此時的這些反駁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丁家溶會議的最後決議還是按這兩個問題來批判夏曦,并決定撤去其一切職務。夏曦雖然邏輯上沒想明白,但還是主動認了錯,說:“一切錯誤、惡果,我應負主要責任,是有罪的。”但他同時也強調說:“我不是敵人派來的,不是蓄意破壞革命,是執行中的錯誤。”

著名的肅反工作者,殺人無數,失足落水後,警衛員竟坐視其淹死?

圖為蕭克、夏曦和王震(前排左三、四、五)

這時中央也拍來電報,要求任弼時、賀龍等對夏曦應以團結為主,應讓他繼續在上司機關工作,好在實際工作中糾正他的錯誤。于是夏曦被調到紅六軍團任軍團政治部主任,紅六軍團長蕭克、政委王震和夏曦都是湖南老鄉,是以對他都挺客氣。而紅二軍團的戰士可就不同了,他們每次看到夏曦,都是直勾勾、氣鼓鼓地盯着夏曦看。

二、 撤退前去尋找工作隊

1936年2月,長征途中的紅二、六軍團進駐貴州黔西、大庸、畢節一帶後,收編了當地的幾支反蔣地方武裝。其中一支是由席大明指揮的彜族武裝,夏曦親自出面與席大明談判,并授予其貴州抗日救國軍第一支隊的番号,席大明也在合作協定上簽了字。為了加強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夏曦又派出了以軍團政治部民運部長李雲輝為首的幾十人的工作隊到席大明那裡去指導。

不久由于蔣軍大軍雲集,紅二、六軍團決定撤離黔大畢地區,并帶走收編的這幾支地方武裝,但唯獨席大明的這支部隊拒絕服從。因為席大明部的幾百條槍,都是當地幾千戶彜族群衆集資購買的,如果席大明就這樣一走了之,這些百姓們可就遭殃了。夏曦得知消息,便下令李雲輝工作隊火速歸隊。

夏曦左等右等,眼看部隊就要出發,還沒看到工作隊的身影。工作隊的成員都是從湘贛蘇區來的老幹部,地方工作經驗豐富,如果就這樣損失掉那實在太可惜。夏曦于是決定親自去尋找工作隊,跟他一起去的還有兩名警衛員和一名公務員。

著名的肅反工作者,殺人無數,失足落水後,警衛員竟坐視其淹死?

圖為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部舊址

要從部隊駐地去席大明活動的地方,得穿過湍急的烏江,夏曦等人找到一隻小船,過了江後又爬上烏江北岸的大山,終于找到了工作隊的部分戰士,但沒有看到工作隊隊長李雲輝。夏曦向他們下達了緊急收隊撤離的指令後,就帶着警衛員下山了。

三、徒涉過江被水沖走

民國時期的貴州,匪患不斷,烏江北岸的大山上正好有個匪巢,夏曦等人在下山途中,與這夥土匪不期而遇。有人說這夥土匪是席大明派來殺害夏曦的,但救國軍參謀長鄧止戈在寫于1985年的《在貴州地下黨工作的歲月裡》一文中予以否認。再說夏曦等四人邊打邊跑,好不容易跑到烏江邊,發現載他們過河的那條小船已經被土匪牽走。眼看後面的土匪快要追上來,夏曦等決定徒涉過江。

夏曦和警衛員、公務員等手拉着手,走入烏江慢慢前進,當他們徒涉到河水齊腰深的江心時,忽然卷來一股急流,四個人全部摔倒并被烏江水卷走。夏曦的一名警衛員費着好大的勁兒,才僥幸脫險,掙紮着爬上烏江南岸。駐紮在附近的紅17師參謀長兼51團團長賀慶積(1955年少将)得到該警衛員的通報後,馬上帶着何占魁(1964年大校)等20多名戰士趕來救援。

著名的肅反工作者,殺人無數,失足落水後,警衛員竟坐視其淹死?

圖為賀慶積與鄧止戈

賀慶積挑選了十幾名身強力壯又水性好的年輕戰士,讓他們在夏曦落水的地段下水尋找,由于時值冬季,寒風凜冽,戰士們往往在水下搜查幾分鐘後,就不得不上岸烤火取暖。經過兩個小時的尋找,大家終于在距離夏曦落水地點200米的水下找到了三個人的屍體。這三具屍體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要用力掰才能掰開。

四、紅六軍團簡單追悼夏曦

面對夏曦等人的遺體,賀慶積和其他戰士們都沉痛得低下了頭。這時,李雲輝牽着他的大騾子出現在河對岸,原來他這才準備下山。一股無名火頓時沖上賀慶積的心頭,他沖着李雲輝大聲呵斥道:“你怎麼搞的,還大搖大擺,夏主任都淹死在江裡了!”李雲輝騎着騾子渡過江,了解到事情的經過後,臉都吓青了。賀慶積讓他用騾子馱起夏曦的遺體,一起回部隊報道。

這時紅六軍團指揮部已經轉移到貴州與雲南交界的七星關的一座寺廟内,蕭克和王震都已經得到了夏曦遇難的消息,正焦急得在那等待。賀慶積和騾子剛踏入廟内,他們便一起迎了上來。王震看見李雲輝也在,頓時怒從心起,抓起身邊的一支步槍就向他砸去,李雲輝一閃而過,識趣得躲到别處去了。

因為部隊正在轉移途中,軍情緊急,紅六軍團部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追悼會,将夏曦埋葬在七星關石橋邊的山坡上後,就匆匆離開。紅六軍團長蕭克事後評價道:“革命者犯錯誤是難免的,對于一個同志的功過,應該根據曆史事實,做出實事求是、公正的評價。我認為夏曦的一生是兩頭好,中間錯。”

著名的肅反工作者,殺人無數,失足落水後,警衛員竟坐視其淹死?

圖為畢節七星關區雞鳴三省紀念碑

對于“夏曦落水警衛員不肯施救”這種言論,即使沒看過本文,也應該很容易就能猜到那不過是後人的想當然。紅軍時期部隊首長的警衛員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要求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同時還得是窮苦人家出身的單純少年,平時表現要好,能聽指揮不說怪話。在這樣嚴格的挑選機制下,根本不會出現不去救首長的貪生怕死之輩。更重要的是,夏曦的警衛員都是紅六軍團戰士,和他素無恩怨,紅六軍團上下對他也都非常尊敬。是以夏曦的犧牲,可以說完全是一場意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