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張口即來。然而,不為人們所知的是,在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迹發生七年之前,一百名紅軍在窮兇極惡的國民黨軍隊面前,選擇了集體跳下山崖,甯死不當俘虜。

故事發生在1934年10月,當時,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作為長征先遣隊,進入到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市石阡縣境内,遭遇到了國民黨湘軍、桂軍和黔軍的重重包圍。10月16日,為掩護軍團主力轉移,紅六軍團第十八師第五十二團主動擔當阻敵任務,把敵人的重兵集團引向困牛山。由于敵衆我寡,彈盡無援,為不當俘虜,最後僅剩的一百餘紅軍戰士飛身跳下了70多米高的山崖,當場壯烈犧牲。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1934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集結了五十萬大軍,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由于“左”傾的錯誤指揮,在反“圍剿”初期,中央紅軍作戰接連失利,喪失了大片根據地。當年7月,黨中央派出了由尋淮洲、粟裕上司的紅七軍團擔任北上抗日先遣隊,先行轉移。随後,黨中央又派紅六軍團從湘贛、湘鄂贛根據地向西突圍,前往貴州省東部,最終的目的地是由夏曦、賀龍和關向應率領的紅三軍及其建立的黔東革命根據地。

紅六軍團由軍團長肖克、政治委員王震、參謀長李達和中央代表任弼時率領,下轄十七師和十八師,總計六個團,9700餘人。

10月4日,紅六軍團順利突圍至貴州省甕安的猴場,突然接到了中共中央的指令,改變了行軍路線,改向東前進,目标是石阡和江口方向。

此時,國民黨集團湘軍李覺、桂軍廖磊和黔軍王天錫率領重兵已經進駐至鎮遠、黃平、施秉和石阡等縣,兵力達到了24個團,一路窮追不舍,對紅六軍團進行圍追堵截,妄圖将紅六軍團擠壓在烏江以南的狹長地帶,加以殲滅。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自古以來,烏江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于世,号稱“天險”。國民黨在烏江對岸布有四個團的兵力把守,數千紅軍要想北渡烏江,幾乎沒有可能。

當時,由于通訊不暢,紅六軍團對敵情不甚了解,仍毫無戒備地向東挺進,伺機強渡烏江。當先頭部隊十七師前進至石阡縣甘溪附近,正準備宿營時,遭到了桂軍廖磊部的突然襲擊。十七師毫無準備,倉促應戰,很快便被敵人攔腰截斷,分割包圍。

十七師選擇向北突圍轉移,卻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此處地形複雜,山高坡陡,溝深崖絕,突圍之戰進行得異常慘烈,在損失了1000 餘人後,十七師終于突圍成功,找到了大部隊。随後,紅六軍團轉移到了茫茫大山之中。

然而,厄運還在等待着紅六軍團。

由于倉促突圍,部隊損丢失了大部分糧食,槍支彈藥業已告罄,

再加上戰士們水土不服,又誤食了桐油,非戰鬥減員十分嚴重。

軍團長肖克、政治委員王震和參謀長李達帶着部隊在大山裡左沖右突,卻怎麼也甩不掉敵人的圍追堵截。北有烏江天險,西有黔軍把守,南有桂軍阻擊,東有湘軍截攔。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肖克、王震和李達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再次傳回甘溪,向戰鬥力相對弱一些的南面桂軍方向突圍。

要想擺脫追兵,掩護大部隊突圍成功,必須得有阻敵部隊,軍團長肖克将這一重擔交給了紅十八師五十二團。

待大部隊向南突圍後,紅十八師五十二團在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的率領下,先在闆橋附近阻擊追兵。在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後,五十二團也向南撤退,追趕軍團主力。

當五十二團一路邊停邊打、邊打邊撤,撤退至龍塘附近時,卻發現南撤之路已經被敵人截斷,前面已有重兵在等待着他們。無奈之下,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隻好果斷指令部隊,改變計劃,臨時向西,轉道去川岩壩,而後向北去困牛山,甩掉追兵後,再迂回向南追趕軍團主力。

然而,湘軍、桂軍和黔軍部隊已先期占領了川岩壩及附近的所有制高點和村寨,修建了堅固的工事,以逸待勞。無論紅軍走到哪裡,都遭到了頑強的阻擊。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五十二團在大山裡磕磕絆絆地行進了數天,來到了困牛山。

困牛山一如其名,形如一頭疲倦而睏卧的老牛,山脊平緩,蜿蜓 10餘裡,東南方向是著名的十二裡山梁,西北方向是老君山,西南方向是譚家灣大山,北面則是萬丈深淵,深淵下面是波濤洶湧的黑灘河。

經過了數天連番血戰,原本800多人的五十二團已折損過半,剩下的戰士又絕大部分因誤食了桐油,導緻輕微中毒,不停地拉肚子,渾身虛弱無力,戰鬥力可想而知。

10月16日,五十二團在十二裡山梁遭遇到了敵人的偷襲。激烈的戰鬥持續了近10個小時,敵衆我寡,五十二團不敵,繼續撤退。

困牛山山高林密,怪石嶙峋,不利于大部隊集團突圍。是以,師長龍雲和團長田海清決定兵分兩路,兩人各帶領一部分人,分頭突圍。

不幸的是,在撤退的途中,五十二團團長田海清身中數彈,壯烈犧牲。

當團長田海清率領的這一部分戰士們撤退至困牛山山尾的制高點——大坪時,已僅剩下了一百餘人,而身後,便是7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敵人越追越近,已經能清晰地聽見敵人的喊話。而此時,這一百餘名紅軍戰士已經是彈盡糧絕了。

前面是萬丈深淵,後面是窮兇極惡的追兵,怎麼辦?

大家決定要和敵人拼刺刀,決一死戰,卻突然發現對面的敵人部隊裡還有很多被敵人裹脅着的赤手空拳的老百姓,戰士們紛紛放下了手裡的刺刀。

戰士們為難了,他們不想傷害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可他們也不想當俘虜。

敵人在一步步逼近,口裡喊着“抓活的,抓活的,抓回去領賞……”。

戰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的眼神裡沒有一絲害怕和退縮,更多的卻是視死如歸、殺身成仁。

這個時候,不知是誰喊了一句:“跳崖,絕不能當俘虜……”。

一呼百應,戰士們齊聲喊着:“跳崖,絕不能當俘虜……”。說完,紛紛把手裡的長槍照準身邊的大石頭,使勁一砸,砸得稀巴爛,然後毅然決然地縱身跳下了身後的萬丈深淵……

見一百餘名紅軍“飛”身跳下了懸崖,所有的敵人都被震驚了,長時間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也沒有人敢繞道懸崖下搜捕“飛”崖的紅軍戰士們,當天就撤回了川岩壩。

先有百名紅軍集體飛身跳崖,後有狼牙山五壯士,慘烈至極

而另一邊的紅軍戰士們卻幸運得多,200多名戰士在師長龍雲的率領下,憑借着茂密的草叢的掩護,順着小路成功下到了溝底,再爬上對面的蒙人彎,翻越了老君山,順利撤出了戰鬥。

然而,雖然順利突圍,龍雲和戰士們卻仍未能及時趕上軍團主力,在一次戰鬥中,龍雲受傷被俘,後來被國民黨殺害于長沙。

困牛山戰鬥,紅五十二團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成功地拖住了國民黨的大部分兵力,為紅六軍團主力的勝利轉移赢得了彌足珍貴的時間。而一百餘名紅軍戰士甯死不做俘虜,甯死不誤傷百姓,最後集體飛身跳下70多米高的山崖,壯烈犧牲,留下了紅軍史上舉世無雙、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曆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