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egmentFault D-Day 南京站圓桌:技術與産品的結合

我們在今年的 SegmentFault D-Day 技術沙龍裡加入了别具一格的「圓桌讨論」環節,圓桌偏重的是技術熱點、成長曆程以及創業路上的經驗交流,和主體的嚴肅議題分享形成互補,就是為了做出更加 SegmentFault 式的沙龍體驗,讓技術與實際經驗結合,讓普通開發者與大牛更深入地交流。

圓桌産生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對話,下面摘錄部分以供閱讀。

南京站圓桌讨論

南京站

的圓桌由

@binaryTree

主持,嘉賓分别是 Teambition 前端工程師寸志、UPYUN 系統開發工程師張聰、扇貝網産品和技術負責人吳焱、暴走漫畫技術總監丁彥。

SegmentFault D-Day 南京站圓桌:技術與産品的結合

從左至右:丁彥、吳焱紅、張聰、寸志

最近大家都在讨論工程師和産品經理之間的故事,你們每個人都分享一下自己和産品經理之間的故事吧。

寸志:我一開始是工程師,後來負責推廣産品,有可能我的工作和産品經理、項目經理的工作是重疊的,産品經理是比較好相處的,比較難相處的是産品總監,我們的産品總監是 CEO,他會有各種奇怪的想法。有時候我在說這個,他突然說那個,說我說的東西應該很簡單。我覺得産品經理和工程師思維是不一樣的,工程師是從開發角度出發的,而不是以使用者角度出發,産品經理是從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很多時候我覺得我們在技術上被産品經理、或者被 CEO 推動着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還是需要産品經理這個角色讓開發超水準發揮的。

張聰:我們 UPYUN 是一家自主性強的公司,是以我們技術主導的餘地比較大一些。和産品經理相處,我們分應用和技術部門,應用的内部系統和産品經理更密切一些,他們合作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問題,和産品經理的問題是在需求上。如果需求不夠明白,技術做很多東西都不知道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現在應用和産品經理的相處是會在整個需求階段跟的比較緊一點,讓兩邊的交流更多一點,産品經理經常跑在開發部門,這樣最終做出來的東西會好一點。我這邊和産品經理接觸比較少。

吳焱紅:我是寸志說的比較難搞的人,因為我在公司負責産品和技術,我是産品和技術負責人,掌控這兩塊,扇貝所有的産品都是從我手裡出去的。我們用一個東西衡量産品的好壞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名額,我們要把問題在早期階段解決好最好,比如我們給産品十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漏洞沒有在産品這邊截住,到開發可能就是五十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如果這個問題繼續遺留下去,到達我們的使用者手上浪費的時間就會更長,是以這個量級的過程是非常大的,是以所有問題越早截留住越好。

有的人說産品經理是負責需求的,在扇貝沒有這樣,每個人對自己做的東西負責,當我們想一個需求出來的時候,我們要想它是怎麼實作的,它到使用者那裡給使用者造成什麼樣的體驗,是以我們釋出一個新産品之前,在扇貝是經過很多醞釀,産品是反複的思考,思考你的需求給後面人帶來什麼影響,要用公司哪些資源,需要有多少設計,設計那邊要花多少時間,這個東西好不好設計,這個東西要多少個平台等等。産品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回去思考,當我們把問題想清楚的時候,再和工程師溝通就比較好溝通的,是以在我們這邊不存在障礙。我們也在逐漸的培養産品經理,扇貝已經這麼長時間了,我們一直沒有産品經理這個角色,一直是由程式員兼任的,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把這兩者銜接起來。

丁彥:我們有産品經理,暴漫隻有一個産品經理,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人,前面三位結合産品的角度講的,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不是産品經理,我是搞技術的,在我們公司和産品經理溝通是非常頭疼的事情。

王尼瑪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他的想法特别多,經常半夜兩三點告訴我他有非常好的想法,讓我明天幫他搞出來。我覺得在我們公司和産品經理打交道要有幾條原則,要守住底線,他講什麼東西你說這個想法很好,明天我跟同僚們再讨論一下,過了這個熱情點他明天自己也會想一想,到明天可能是另外一個說法了,也許就不提了。如果當時你就接着他的,你熬夜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了,他第二天可能會覺得這個東西沒有用,那你就是白幹了,是以第一要守住底線。

第二是一定要跟他多保持溝通,從程式員的角度想産品我覺得也是有用的,不是說一定從使用者的角度考慮産品是唯一的,因為還要考慮産品的實作,也許未來的實作一個使用者需求影響到了其他使用者需求,這就得不償失了。這個時候如果你考慮下來,你覺得有商榷的地方一定要和他溝通,首先要肯定對方,覺得對方的想法是很牛的,程式員情商一定要高一點,一定要把自己的理由說的很清楚,而且不要理由一次性說完,因為他隻會聽頭兩條,後面的基本上不會聽,你要分階段的給他講。

從一個普通的技術開發,到稍有知名度的開發者,你們覺得最艱難的時段是哪個時段?

丁彥:有兩個時期最重要,首先是入門階段,剛開始肯定會受打擊,是以要端正心态。自己要看到自己的成長,碰到問題不要氣餒,相信自己的智商。我一開始做的東西國内做的人很少,是以當時發展的很快,但是當你自己覺得自己很牛的時候接下來有一個坎兒,這個坎兒就是怎麼樣才能更牛,這個時候每個人做的選擇不一樣,有很多路,沒有哪一條是對的,要選擇一條最合适你的。

張聰:我從一開始是做後端的,後端會偏系統,特别是微網誌伺服器,它比較枯燥,不會涉及到産品方面的東西,我們每天時間都在保障線上的穩定性,它和産品線上的東西不一樣,産品上的東西可能會有意思,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很看到。對我來說一方面是興趣,我覺得這方面能給我帶來很多的興趣,是以遇到問題即使我解決了,但是我也想把它弄明白,弄明白的過程中我會發現之前做的不夠好,還有很大的提升,可以用新的方案去做。我一開始做這些東西的時候,包括系統要做設計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方案,或者被使用者追趕出來的方案是非常差的,但是那個時候沒有經驗,不知道好的系統怎麼設計,那時候是拼湊成能用的就上去了,上去之後在不斷的經曆打更新檔式的過程,回頭你去重構它,重構它的時候才會感受到更好的設計,如果你一直不去重構它就會被業務拖走。比如我們很多系統病發量非常大,如果我們不去重構它,不需持續的優化它,我們的系統就撐不住,這個代價是非常大的。

對于剛畢業的同學,我的建議是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各方面的知識,因為我在面試剛畢業同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同學基礎都挺好,但是各方面的東西都沒有了解過,問到什麼都不知道,還是停留在學校裡面,我覺得不斷前端還是後端,各個社群多關注一些,多接觸一些東西,才能發現你更感興趣和更适合你的。

寸志: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會訂閱一些技術部落格,一直到現在還在讀這些部落格,現在我全都過濾掉了,基本上是前端的這些東西,看完之後想精讀的話會收藏一下。你要有一個學習的心态,要不停的去了解新的東西,要不斷更新你現在的知識。你在職業生涯中經曆的項目,你要處理的問題也很重要,你每天做的項目都很簡單,或者都是用你已有的知識能處理掉的,不會有一些更新,沒有太大的要求是不行的,項目也會造就你的能力提升。假如你每天在做同樣的項目,對自己沒有什麼要求的話是不會有成長的。

吳焱紅:像之前說的一樣,學習的過程就是成長,特别是一行程式都不會寫的時候,抄别人的,不懂什麼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真的成長為一個比較好的程式員,你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到網上去查,如果身邊有一個可以幫助你的人,找他問一下,可能成長的速度更快一些,也會更加有信心一些,就是你可以找一個能夠解決你問題的人。

第二個是你自己要不斷的發現問題,如果都不去嘗試着把它做起來,不讓這個東西有更多人使用,或者你能不斷的深入到代碼裡面去,而是都在淺層不東的話不會有一個很快的進步,我那個時候開始做扇貝的時候什麼都不會,抄别人的網頁慢慢的學,當時我不斷的問扇貝的 CEO,不斷的向他學習。

我們做 CDN,圖檔有一些緩存是以有一些壓力,不知道暴漫有沒有。我們圖檔有一些加密的機制,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分享一下,還有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現在有私有的雲盤,你們會把私有的東西放到公共的存儲空間嗎?

丁彥:要用雲存儲服務商的雲存儲,這個能解決你的很多問題,但是有時候會發現太貴了,流量太大,每個月要給他們很多錢,多花錢多賺錢。大家在用雲服務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信任,我知道好多網際網路公司都不會自己去買服務系統,都是買雲服務系統,包括自己的服務系統,也是基于一些共有雲上面的私有雲方案,比如在阿裡雲上搭一個内網伺服器,也不是自己去買伺服器。對于這樣的話可以用一些你值得信賴的空間存儲你的私密圖檔,特别私密的圖檔就存在自己的電腦上加密。

張聰:我們的雲存儲和 CDN 預設是搭配在一起的,你也可以關掉其中一個,所有的檔案操作都通過一個。CDN 是把資源都緩存在前端,CDN 不做使用者交流,我們是做過濾雲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