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偉大的五位皇帝:第二名。開疆拓土,不世之功雄視百代!

中國最偉大的皇帝,誰能排在第二名,今天咱們繼續說一說。

我心中的第二名是漢武帝劉徹,武帝小時候的名字叫劉彘,彘是“豬”的意思,是以,劉彘就相當于是:劉小豬。一個非常可愛的名字,這個起名原理還是很科學的,完美地遵循了一個原則:賴名好養活。不要給孩子起太大的名字,平平安安就好,像什麼狗剩兒,二狗子,都是同樣的道理。

中國最偉大的五位皇帝:第二名。開疆拓土,不世之功雄視百代!

當然,做了皇帝還叫劉小豬,就不太好,不太嚴肅。我一生建立的功業要讓人感到驚奇,而不是說我是一個佩奇。于是,漢武帝更令人熟知的名字就是:劉徹。武帝一生的功績太多了,不用展開講,光讀百科都能讀半小時。是以讀是不可能讀的,挑主要的功績,來說一說這位偉大的帝王。

第一點,漢武帝有開疆拓土之功。從谥号上就能看出來,武帝嘛,一定很能打仗。武帝即位後,一改之前的防禦性國防政策,攤牌了,不慫了,就是幹。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抗擊匈奴,武帝負責制定宏觀戰略,兩位不世出的名将衛青霍去病負責執行,把匈奴按在地上摩擦。而且,武帝、衛青,霍去病,他們其實算是一家人,武帝和衛青互相叫姐夫,武帝娶了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衛青娶了武帝的親姐姐平陽公主,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自然也是衛子夫的外甥,自然也是漢武帝的外甥。這一家人組團打匈奴,最後打到什麼程度呢,匈奴有首歌唱得好: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顔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但如果說,匈奴是一群菜雞,武帝拿他們刷人頭,那再大的勝利也沒什麼好吹的。主要是匈奴非常非常強,秦朝的萬裡長城就是為了防範匈奴,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險些喪命于此,打了一輩子仗,還沒怎麼享受享受呢,人差點涼了。後來漢高祖去世,匈奴君主冒頓單于寫信調戲呂後,你沒丈夫多麼孤獨,我沒媳婦多麼寂寞,要不咱倆湊合湊合?呂後很生氣,但是也沒什麼辦法。從漢朝初年,直至景帝年間,景帝就是武帝的爸爸,漢朝一直奉行和親政策,把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的君主,還要帶上值錢的禮物,還挺像繞密碼。雖然漢朝有錢,但确實是打不過,很憋屈。漢武帝作為一個大戰略家,綜合動用多種手段,才保證幾次大決戰的勝利,迫使匈奴遠徙漠北。

重挫匈奴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功績,但武帝的開拓之功還有很多,比如,使整個河西走廊首次納入華夏版圖,河西走廊主要指甘肅通往新疆的一段狹長地形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被稱為絲綢之路西去的咽喉,經略西北的軍事重鎮,央視拍過一個紀錄片就叫《河西走廊》,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看,體會一下這曆史的厚重感。再比如,确立對西域諸國的影響力和控制權,西域拿今天來說,主要是新疆,不過當時所指的範圍要更大一些,從新疆一直到巴爾喀什湖都屬于西域,不過在清朝末年,巴爾喀什湖以及周圍領土被迫割讓給沙皇俄國,蘇聯解體之後,就歸哈薩克斯坦了。這就是,誰打下來誰驕傲,誰丢了誰尴尬。武帝時期,還将今天的福建,廣東,廣西,雲貴高原,越南北部地區,北韓等地,納入大漢帝國的版圖。是以,咱輕易不說自古以來,否則還是挺吓人的。

總之,武帝打了一輩子的仗,最後領土是比他爸爸統治時期翻了一倍——爸爸不用客氣,一點微不足道的小貢獻。然後,武帝也給後世君主打了個樣兒,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這些後輩晚生們再統一中國,就得掂量掂量,這領土怎麼還沒當初老劉家那小豬打得多?丢不丢人,宋朝。是以,清朝史學家趙翼說漢武帝使中國“千萬年皆食其利”,就是千萬年都享受漢武帝帶來的好處,這個評價還是非常中肯的。而且不單單是領土方面,在制度和文化上,武帝的貢獻依然非常之大,後世王朝還是跟着占便宜。

武帝今天暫時說到這裡,咱們下篇文章說漢武帝的其他貢獻。感謝大家,拜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