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創新之巅: 未來十年重構商業的六大戰略性技術》第二章傳感器和物聯網(IoT)2.1廉價的微型電腦與100 萬億個傳感器實作萬物智能互連

物聯網(IoT)并非一個新概念。物聯網一詞最早由英國科技企業家 KevinAshton在 1999年提出,而其基本概念最初是在 20世紀 80年代初期有相

關表述。物聯網的廣義概念也被冠以各種不同名稱被傳播:泛在計算、機器對機器(M2M)、萬物互聯、環境智能等。

雖然物聯網已經存在一定的時間,但是 21世紀 20年代将是物聯網被廣泛應用的十年。接下來的十年間對于物聯網的投入會讓之前的全部部署都相形見绌。物聯網将重構全球的每一個行業。它将實作企業流程的流線化、創造新價值、提升客戶服務、提高基礎設施的響應能力、降低維護成本、改變商業模型并加速流程自動化。

在發達國家,物聯網已經開始改變幾乎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城市和每一個家庭。最終,它将改變全球每一個人的生活。實作物聯網所需的主要構成元素現在已經就緒:低成本的傳感器、廉價計算、廣泛可用的連接配接、雲存儲、低成本的微型電池、能源采集技術,以及将全部元件連接配接在一起的标準。

廉價的微型電腦與 100萬億個傳感器實作萬物智能互連

支撐物聯網的背後理念是,所有事物—包括基礎設施、機器、電器、裝置,可能最終還有人的身體—都将嵌入傳感器并與數字智能相連接配接。連接配接的相機、汽車、智能恒溫控制器、工業裝置、智能交通信号、可穿戴裝置、噴氣發動機以及牙刷,這些全都是物聯網的例子。

物聯網建立了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橋梁。資訊流來來回回地穿過這座橋,由原子變成比特,又由比特變回原子。傳感器幫助數字世界了解實體世界發生的事情,執行器則支撐數字世界在實體世界的行動。比如,當土壤幹燥的時候,濕度傳感器進行監測,然後打開一個連接配接的灑水器(執行器)。

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這些連接配接,支撐我們建立智能的互動性物體,建造響應式基礎設施以優化資源的利用,增強并實作業務營運的半自動化。

廉價的微型計算機改變萬物互聯經濟

半導體公司數十年的巨額資本投入,已經鋪平了普及物聯網廉價的微型矽晶片生産的道路。如今,你可以花5美元買到一台計算機。RaspberryPiZero(樹莓派零)有着和 20世紀 90年代中期花費數千美元的桌上型電腦一樣的計算性能。2018年,IBM展示了它們宣稱具備與英特爾486微處理器同等計算性能的實驗晶片,英特爾 486微處理器驅動的是 20世紀 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的價值 3000美元的個人計算機。這些微型矽片比一粒鹽還要小,IBM宣稱批量生産的成本不足 10美分。

連接配接型計算智能如今已經變得廉價,是以我們可以将其加入到每個産品和每個基礎設施中。智能和連接配接可以以接近零的邊際成本進行內建。

萬億傳感器将數字世界和實體世界連接配接

每年數十億個傳感器跟随着智能手機一起售出。一部智能手機都裝有好多個傳感器:跟蹤運動的加速器和陀螺儀、跟蹤位置的 GPS、近似傳感器、話筒、磁力儀(指南針)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機。很多智能手機還包括氣壓傳感器、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心率傳感器、手勢傳感器、指紋傳感器、臉部識别傳感器等。智能手機産業的規模經濟已經壓低了所有這些傳感器的價格。

在未來十年,數萬億的廉價微型傳感器将被部署。SteveWhalley是半導體

和傳感器工業集團的前首席戰略官及現任戰略顧問,這個集團是對企業提出傳感器未來發展建議的行業機構。SteveWhalley也是我的老朋友。當我問 Steve對于未來傳感器需求的期望時,他告訴我,“在未來的十年中,傳感器将經曆高速發展,人們提供輸入 AI的資料,而 AI提供真正的洞察和産品中的價值。5G網絡的部署為新産品提供更大帶寬、更高速度和更低延遲時間,這将在接下來的五年内引起傳統傳感器和新型傳感器的暴增,開啟‘智能萬物’時代。”

企業軟體公司 SAP預計,到 2030年全世界将有 100萬億個傳感器。這意味着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将有超過 12000個傳感器。

傳感器幫助我們使世界成為“可程式設計的”。通過連接配接數字世界和實體世界,     它們使得我們可以編寫程式,當實體世界發生變化時,程式可以及時響應。程式還可以管理寶貴資源,使世界的運作更順暢和高效。通過感應人類的行為,傳感器幫助我們更積極地滿足人類的需求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