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一個不斷實作自我價值的全職媽媽。拒絕焦慮,拒絕“内卷”,輕松育兒,理性對待婚姻生活,寬容應對婆媳關系,希望我的一些觀點能夠讓你豁然開朗,能夠帶給你正能量,解決你的現實問題。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網上刷到了很多類似“給孩子買蛋糕邊角料,結果孩子自卑了”、“家長不要再給孩子買蛋糕邊角料了,以防孩子自卑”的話題。

看完感覺十分不舒服。

還有從穿着打扮上入手的一些話題,認為家長穿着太過普通,也會容易讓孩子産生自卑感。

這種引導和觀點太可怕了。

孩子的自卑或者是自信,不應該建立在物質條件之上,以物質定結論,真的太草率了,如果家長相信了這種說法,才真的會教壞了孩子。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給孩子買蛋糕邊角料,孩子就容易自卑?

家長對蛋糕邊角料一定不陌生,如果朋友圈裡有個做蛋糕的朋友,那麼一定會經常看到他在朋友圈裡發便宜出售蛋糕邊角料的動态。

即便沒有,到蛋糕房的時候,也經常能夠看到櫃台上擺放着一些打包好的蛋糕邊角料。

相信有不少家長有買過蛋糕邊角料的經曆。

認為經常給孩子買蛋糕邊角料,就會讓孩子自卑的人的觀點是:别的孩子吃完整蛋糕,你家孩子隻能吃邊角料,孩子自然會自卑,在其他孩子面前擡不起頭。

這是一個膚淺的結論。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也是一個主觀的臆斷。

孩子的自卑不是來源于家長給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物質,而是來源于家長做何引導。

蛋糕邊角料不會讓孩子直接産生自卑感,平價的衣服不會讓孩子産生自卑感,低矮的房子同樣也不會讓孩子産生自卑感。

讓孩子産生自卑的根源,在于家長給孩子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大環境,以何種姿态引導孩子進入這個紛繁的世界。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窮人同樣可以保持自信和樂觀

在分享我的觀點之前,我想先介紹一個人。

我的媽媽,我時常提及她老人家。

媽媽今年已經58歲了,她出生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全家沒有一個人念完國小,她沒有上過一天學。

按照爸爸的說法,他的小時候雖然日子不算多富裕,但是擺脫了饑餓了。

但是媽媽小時候還經曆過饑餓。

即便如此,媽媽性格一向剛強向陽,在她身上可找不到半點影子。

爸爸家吃得起蛋糕的時候,别說是邊角料了,媽媽基本上隻有遠看的份了。

到現在,她的人生進入後半程,越活越樂觀,越活越年輕。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就是我們小時候日子最苦的時候,媽媽也依然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态,用最好的面貌去面對一切,每天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态中。

在她身上,可找不到半點自卑的影子。

舅舅也是如此。

如此貧困,還如此向陽、如此自信,完全受益于外婆和外公樂觀向上的态度,和給孩子們提供的豐富的精神食糧,讓他們雖然身處艱難,但是依然能夠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态去面對生活,即便困苦不堪,也依然相信美好即在轉彎處。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反倒越來越自卑了?

根源不在物質,而在于家長的心态,和家長給孩子提供的精神環境。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讓孩子接受現實,引導孩子努力向上

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家長來說,最忌諱兩件事,一件事是“攀比”,另一件是對孩子缺乏耐心。

跟别的家長攀比孩子的學習成績,跟别的孩子攀比孩子的穿着打扮。

一個愛攀比的家長,帶給孩子的影響除了攀比還是攀比。

攀比是很容易毀掉一個人的。

如果孩子陷入攀比中,隻有兩個結果,要麼就是站在父母強大的财力基礎上,戰勝了對方而洋洋得意,驕橫跋扈,目中無人。

要麼就是仰望着對方,陷入了深深的自卑和對父母的積怨中。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顯然,兩種結果都不是父母願意看到的。

給孩子買蛋糕邊角料,讓孩子穿普通的雜牌子的衣服,都不是問題,關鍵在于父母先就産生了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不能給孩子最好的,這是自己的失敗。

讓孩子接受現實,并和父母一起面對現實,引導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錢觀”,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三觀,孩子就會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長發育。

而不是深陷“蛋糕邊角料”不能自拔。

所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個别的問題,或者是為自己不能擁有某件玩具感到委屈,或者是因為自己的物質生活不及同學感到落寞。

孩子有過這些感受才是正常的,如果孩子一直不表達這種感受或者是沒有這些感受,才是不正常的。

當孩子有了這些感受以後,家長不需要對孩子隐瞞家庭經濟收入,完全可以跟孩子耐心溝通,讓孩子正确認識家庭的現狀,并希望孩子能夠和家長一起面對這些,未來一起改善家庭生活條件。

不要低估孩子的承受能力,不溝通和保持隐瞞才會容易讓孩子産生誤解,甚至是變得自卑和委屈。

給娃買蛋糕邊角料就讓孩子“自卑”?以物質定性格,出發點就錯了

家長沒有必要對孩子隐瞞家庭現狀

有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完美的成長空間,為了避免給孩子增加壓力,影響孩子的學業,關于家庭收入對孩子閉口不提。

這不是好事。

孩子也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我們不應該總是把孩子當成是孩子,應該尊重孩子,也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孩子有了參與感,才會更真切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才會不至于因為得不到什麼而感到自卑,才不會去因為沒有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而埋怨父母。

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提早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除了可以避免孩子對父母産生誤解外,還能促使孩子早一點獨立,增加孩子的責任感,這對孩子未來離開父母進入到社會中獨立生存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