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 物聯網 = 智慧物聯網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嚴格來說,我們目前所使用的人工智能仍然處于 「狹義人工智能」 的概念範圍内,這是指一個程式或系統能夠執行一組特定的任務,無需任何直接的人工輸入,例如利用機器學習來實作文字、圖檔和語音辨識技術,藉由人工智能,處理成千上萬 (甚至數百萬) 不同的資料并學會了如何區分不同的輸入。
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
物聯網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領域,各界對于它的定義也已經具有一定共識,它泛指透過網絡 (通常是指網際網絡) 互聯的「事物」。在這種情況下所指的「事物」并非嚴格指涉個别的電子裝置,也可以是服裝 (如可穿戴的電子産品),甚至可以是身上戴着心律調節器和類似裝置的人。是以基本上,每一個晶片在網絡内傳輸資料的應用方式都可以算是物聯網的應用範疇。
智慧物聯網 (AIoT)
智慧物聯網,其顧名思義就是結合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的技術所形成的。這可以視為将人工智能向邊緣移動,讓更大的計算範圍發生在物聯網裝置所在的位置。你可以想象一個運作面部識别的監控系統,與其将資料發送到雲端進行分析而産生延遲,而是把資料改成由本地的人工智能裝置直接進行分析。
自2017年開始,“AIoT”一詞便開始頻頻刷屏,成為物聯網的行業熱詞。“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将AI與IoT結合到一起來看,AIoT作為各大傳統行業智能化更新的最佳通道,已經成為物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慧社群以AIOT硬體為基礎,搭建社群智能化管控平台
智慧社群的基本要素采集都是以公安部出台的社群“一标三實”采集規範,包括标準位址、實有房屋、實有人口、實有機關等基本内容。而社群要素的采集主要來自在微卡口體系的人臉布控、人臉識别、智能視訊分析、智能門禁通行、車輛通行等場景資料,而這些應用場景無疑則是由AIOT技術硬體産品和相關系統建構。
在社群公共區域,主要是通過部署AI錄影機增強社群公共管理能力,通過實時人臉布控,建立社群智能化一體化安全防控機制,可瓦斯體探測、老舊線路的強電監測、智慧垃圾箱的滿溢自動化、無人電動車的車輛管理、社群環境綜合精細化監測等,可将社群設施和裝置的運作狀态和環境狀态及時上報到智慧平台,并在智慧物聯網平台上做資料分析和預警,物業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掌控小區動态,并有效幹預。
以人為核心,建構安全、便捷的社群環境
無論是公共安全還是公共安全管理,都在逐漸向公共服務方面進行重點傾斜。智慧社群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為核心為居民創造幸福感,從安防角度提升居民社群的安全感,并改善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讓社群生活邁向智慧生活。是以,所有智慧社群方案都應該圍繞滿足居民需求為目标。目前,居民的核心需求主要包括出入便捷、居住安全以及輕松擷取日常服務需求。
AIOT+智慧社群平台,通過幫助物業服務人員實時掌控社群動态,為居民提供及時服務和精準服務,例如,環境優化、裝置修理、垃圾處理、危險提醒等。智慧社群平台通過與智慧城市資料的內建融合,為居民提供政務資訊查詢通道,幫助居民便利擷取政府服務,以及向物來送出物業報修和擷取物業服務等。而社群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可以準确采集到社群裡人、車、物的靜态和動态資料,實時掌握社群動态,保障社群安全,提升居民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