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自戰國以來,趙國就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四戰之地。頻繁的戰争鑄就了趙人的血性,從戰國往後,無論是秦末風雲還是漢匈相争,趙地都無法獨善其身,成為了兵家必争之地,而趙人似乎也從不畏戰,是以高祖将此地打造成了戰略要地,奔赴趙地的長官非深得自己信賴者不可。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趙地是漢匈對抗的最前線

高祖去世後,其繼位者漢惠帝劉盈在位七年後也英年早逝,緻使朝政落到了呂後的手中,作為和高祖并肩奮鬥多年的見證者,呂後也深知趙地的戰略地位之關鍵,是以先後讓三位高祖的親生兒子駐守此地,可惜這三人卻都因為各種原因離世,去趙地上任也堪稱劉氏後人的死亡遊戲。

劉如意之死,拉開死亡遊戲序幕

代王劉如意是趙地死亡遊戲的第一個犧牲者。自古趙代不分家,由于匈奴勢力更靠北,趙地北部的代地也成為抵抗匈奴的第一道防線,趙國、關中、巴蜀的精兵全部聚集在此處,高祖在世時,讓劉如意留在此地統帥大軍。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戚夫人慘死

劉如意是戚夫人和高祖所生,戚夫人深得高祖寵愛,她也順勢請求高祖易儲,連綿不絕的枕邊風險些使高祖同意了她的意見: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

最終,虧得張良介入,和周昌等大臣一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甚至動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才勉強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正因如此,呂後對戚夫人的怨念之深難以想象,其子劉如意也自然成了呂後上台後的清算對象。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劉如意影視形象

高祖去世後不久,呂後将戚夫人貶為奴仆,并且召喚劉如意入長安,劉如意雖然手握兵權,但是生母落在呂後手裡,他自然不敢造次,隻能獨自奔赴長安。到了長安後,劉盈對這個弟弟還抱着很深的感情,希望能力保他的生命,可是他卻低估了呂後的決心。在成功控制住戚夫人母子後,呂後殘酷地殺害了二人,

不可否認,戚夫人和呂後的仇恨很難化解,不過呂後在高祖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強行殺害沒有過錯的劉如意,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株連行為,仍然極大地傷害了劉氏宗族成員的情感,隻不過礙于她眼下的地位,衆劉暫時隐忍不發。

劉友被疑謀反慘遭呂後毒手

劉如意之死給惠帝劉盈帶來了強烈的刺激,也為他埋下了病根,幾年之後,惠帝因病早逝,因果來得之快令呂後措手不及。

呂後中年喪子的悲痛暫時不表,這位政治強人很快便意識到了呂氏失去了在朝堂上的重要代言人,是以她隻能親自上陣,重新建構呂氏的權力架構。

為了安撫趙地的精兵強将,呂後将高祖第六子劉友封為趙王,讓其去趙地赴任,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呂後又将呂氏的一女嫁給他為妻,這是赤裸裸的限制手段:

太後召趙王友,友以諸呂女為受後。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餓死的劉友

不過生長環境優越、無憂無慮的劉友顯然不喜歡受到這種限制,也可能是自己的政治聯姻對象實在不解風情,劉友結婚後不搭理這位正室,而是寵愛其他姬妾。于是這位正宮便誣告劉友反呂,呂後一怒之下将他活活餓死了。

其實呂後并非缺乏理智之人,她這一手屬實有殺皇子立威之舉,然而這種手段卻帶來了劉氏集團極大的抵觸情緒。

要是說到反呂,劉氏哪位大爺長輩作亂都不比劉友差,劉友受誅,擺明了是立威。而且呂後根本沒掌握劉友作亂的實際證據,隻是聽信族中後輩的一番話便敢給皇親國戚定罪,那麼其他的劉氏成員更沒有地位了。

也正是從這件事後,不滿的情緒開始在之前醉生夢死的劉氏宗親中迅速蔓延, 一些聰明人開始重新審視起呂氏對自己的威脅。

劉恢深得呂後信任卻為情自殺

扶持劉友未果後,呂後不甘心失敗,又封高祖的第五子劉恢為趙王,令其前去上任。

這次任命,雖然可以了解,但是卻在暗中激起了巨大的反響,朝堂上全部勢力都緊緊的盯着呂後,想看她這次能使出什麼手段去限制劉恢。

果然,呂後再一次派出了呂家的一位姑娘,讓其和劉恢成婚。這個姑娘吸取了上一次劉友事件的教訓,直接毒死了劉恢的愛妃,打算獨得恩寵。

就在這位呂姑娘為自己的計謀成功洋洋得意時,劉恢直接展現出了爺們的一面,他直接殉情,去地下尋找心愛的女人去了。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自殺的劉恢

接二連三的變故簡直要讓呂後瘋狂了,她将一肚子邪火撒到了劉恢後人的身上,用行政指令取消了這一脈的貴族身份,豈料此舉卻直接激起了劉氏集團的滔天怒火。

劉恢和劉友不同,劉友好歹有個莫須有的大逆罪名,而劉恢隻不過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就和兄弟一樣,導緻族人受到牽連。

這下就連劉氏集團中最笨的人都看明白了,合着你呂氏就是變着法子收拾我們劉氏子弟。當初劉友事件時,還有人懷疑其有心叛逆,結果劉恢事件一出,呂後拉攏劉氏為己用的目的就蓋不住了。更嚴重的是,就因為合作失敗,你就殘忍的殺害了高祖的兩個親生兒子,連帶着他們身後的血脈也受到牽連,那麼劉氏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在這種赤裸裸的威脅下,劉氏中的強者終于開始策劃行動了。

趙地死亡遊戲,高祖三子皆亡于此

呂後曾經打算親近劉邦其他兒子

其實呂後的想法很好了解,她知道諸呂在法理基礎上和綜合實力上,其實都有很大程度的不足,畢竟這個天下是劉邦打下來的,就連沒有文化的百姓都明白皇帝姓劉不姓呂,不過既然自己走出了推呂代劉的腳步,那麼就失去了退路,必須貫徹下去。

是以,呂後希望拉攏劉氏的溫和派,并且讓劉呂通過政治聯姻締結政治同盟,這樣即使這些溫和派的劉氏子弟崛起後,哪怕是當了皇帝,他們生的後代中也留着呂氏的血脈,不至于和呂氏翻臉。

可惜的是,呂氏的兩個小丫頭雖然年輕貌美,但是卻不讨劉恢和劉友的喜愛,是以将個人情感淩駕于宗族利益上(也暴露了呂氏一代不如一代的問題),最終毀了呂後的精心布置,而劉呂博弈,至此也進入了高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