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7200億——這展現了任正非的大格局

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7200億——這展現了任正非的大格局

對于錢這個東西,任正非看得很明白,錢就是工具,是資源,但絕不是目的本身。

而世人的謬誤在于,對錢的認識出現了偏差,要麼以錢為中心,要麼對錢不屑一顧,這都會導緻無法有效利用錢。或者說算不清楚賬。

特别是在企業層面,對錢的認知展現了老闆的水準。王興就曾強調過“會算賬”的重要性:

“最牛逼的商業決策不能算小賬,考慮投入産出比時不能受限于局部的所謂理性,因為它最後不僅影響你這個公司能賺多少錢,而且影響你這個國家的錢能值多少錢。”

還有一個年輕企業家也說過這個道理,“人生做重大決策時不能算賬——會格局特别小。”

資料顯示,華為公司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币7200億元,截至2020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100,000+有效專利,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敢于花錢,把錢花在對的地方,這其實是展現了任正非的大格局。

我翻閱了華為從成立到現在的一些曆史記錄,就發現華為在三個方面投入巨大,一個是上面所說的研發,一個是管理,一個是人力資源。

技術和産品研發的重要性大家都已經了解了,這關乎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不然就算是規模很大的企業,也是不堪一擊。

而後兩者是什麼意思呢?

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7200億——這展現了任正非的大格局

“企業之間的競争,說穿了是管理競争。”

任正非指出,“對于華為這樣一個以人力資産為主的公司來說,規模經濟性更要靠管理來實作。華為留給公司的财富隻有兩樣:一是管理架構、流程與IT支撐的管理體系,二是對人的管理和激勵機制。”

華為要生存就必須擴張,但如果管理跟不上,那擴張就沒有堅實的基礎。任正非說,隻有靠管理才能帶來大規模經營的低成本。

是以,華為曆來重視組織管理的變革和優化,衆所周知的一個例子就是華為“拜師”IBM學管理,就耗費了數十億和十多年時間。

管理其實代表了企業“規則的确定性”,是以客戶為中心,是企業“内功強”的展現。

企業以人為本,華為的說法是“以奮鬥者為本”,既然人的因素這麼重要,那在人的方面耗費成本是必然的。

華為公司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标優先于财務資本增值的目标。因為華為認為,隻有“人”變得優秀了,工作表現才能優秀,工作的成果大,企業的競争力強。

華為怎麼花錢還是賺錢,為啥?根本就在于華為舍得在重要的方面舍得大力投入,任正非的理念是,華為應該是用最先進的工具做最先進的産品,要敢于投入。因為隻有把天下打下來,才可以賺更多的錢。

“我們要舍得打炮彈,把山頭打下來,下面的礦藏都是你的了。”這就是對錢、資源上的大局觀,在機會點上敢于重金投入,為了勝利揮金如土。

而很多老闆就想不明白這點,他們經常是算小賬,不算大賬。

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超7200億——這展現了任正非的大格局

王興說過一個喬布斯的例子,他說學習這個事是值得花時間、花錢、花股份的。

“1979年12月,喬布斯為了換取參觀施樂PARC的機會,給施樂以100萬美元買10萬股蘋果pre-IPO股票的權利。1980年12月,蘋果上市,這筆股票值1700萬美元。蘋果得到的則是劃時代的圖形界面創意。”

這正是喬布斯大格局的地方,任正非願意拿出幾十億學習IBM的先進經驗,願意跟員工分享利益,堅持每年拿出10%以上的收入投入研發,這些何嘗不是大格局的展現?

做企業,要舍得在正确的地方砸大錢,從某種意義上講,砸錢是最有效、最有誠意的行為。企業經營是這樣,人生經營也是如此。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曾表示,華為為了幫助産業鍊上的夥伴增強自己的能力,突破别人的阻礙,建立起一個可靠的供應鍊,“我們不惜打出自己的最後一發子彈”。

是以,要算大賬,不要算小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