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年後,機器人有望“上手術台”啦

“我們在一個月内見證了十年的變化”。因為新冠疫情期間加速使用遠端醫療,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句話。據統計,在新冠病毒出現以前,英國國家衛生局每年處理約3.5億次診症,其中視訊診症僅占1%。而目前,Docly、eConsult和AccuRx等公司正在改變這種狀況。AccuRx稱,英格蘭90%的初級保健診所現在用的是AccuRx的視訊通話系統。

遠端醫療最受業界關注的形式是遠端手術。雖然遠端手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它正在迎來快速增長階段,甚至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從作用上來看,遠端手術可以幫助克服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醫生短缺問題,還可以改善教育訓練、提高行業水準及推動醫療行業的創新。

Proximie:遠端手術推動者之一

比如,Proximie公司就是遠端手術的領先推動者之一。Proximie是一家四年前成立的倫敦公司。外科醫生利用Proximie提供的網站平台可以通過音頻、視訊和增強現實進行遠端協作。其創始人是整形外科醫生Nadine Hachach-Haram。在TEDWomen 2017上的一次演講中,她示範了基于Proximie平台的真實操作。

20年後,機器人有望“上手術台”啦

▲Proximi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dine Hachach-Haram (圖:Ryan Lash)

Hachach-Haram小時候沉迷于玩電子遊戲,她的父親是一位計算機工程師,Proximie公司的創立起初隻是業餘愛好,或多或少有點偶然。

2015年,加利福尼亞的一名外科醫生測試了Proximie平台的早期版本,他在全球微笑基金會(Global Smile Foundation)開展的一項計劃裡用Proximie平台為秘魯的同僚提供教育訓練,該計劃主要是為兒童提供腭裂修複手術。2016年,Proximie平台首次在實時手術中使用,當時是為在加沙炸彈爆炸受害者做手術。2019年,英國國防部與Proximie簽了個多年期的合同,英國前線戰地醫院和處于世界各地的皇家海軍艦船可以使用Proximie系統的增強現實。

而如今,Hachach-Haram已經成為醫學領域的佼佼者,同時,她也是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RCS)發表的2019年《外科手術的未來》報告的作者之一。

人工智能技術加快遠端手術更新

事實上,外科手術中的虛拟協作并不新鮮。例如,2000年首次獲準許使用的達芬奇系統(Da Vinci System),該系統可以支援精确的微創手術(稱為腹腔鏡或鎖孔手術),并且手術可以由離病人數千英裡的外科醫生進行。當然,當時也有人對這個系統頗有微詞:每台機器開價200萬美元,但隻有相對很少的外科醫生受過使用該系統的教育訓練,患者的治療效果也沒有很大變化。

相對來說,Proximie是個高度優化的實時視訊平台。Proximie要求非常低的延遲,這裡的延遲指圖像捕獲與圖像顯示之間的延遲。現在的延遲已降到200毫秒,這個速度大約是人類視覺皮層記錄運動的時間範圍極限。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先進的增強現實功能和尖端的計算機視覺功能。這些技術的引入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彙集與手術相關的資料和圖像,看到當下發生的情況,而且清晰度極高。

其中,帶寬顯然是一個挑戰,在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一樣。為此,Proximie與電信行業的合作夥伴緊密合作,使用了先進的視訊壓縮技術。

醫學文化是主要障礙

雖然從目前來看,Proximie平台的技術很先進,但技術先進并不是Proximie的獨家秘方。Proximie公司的營運依賴于臨床醫生和配備人員,這一點在醫療領域至關重要。除了醫療領域的監管之外,保守主義思想和臨床自我也是遠端醫療展開的主要障礙。

我們知道,外科醫生做事的方式延續了數百年,如果想改變他們,做他們中的一員才會有所幫助的。我們發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開始與Proximie接觸,以獲得Proximie的幫助進軍醫療設施領域,這些大公司盡管擁有大量資源,但許多公司自己去幹這方面的事情時還是會跌跟頭。IBM Watson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全球化拓展:挑戰與機遇并存

知道了找誰接洽以及正确的交流方式,進展可以很快。NHS(英國全國保健服務的英文縮寫)醫院現在有三分之一的機構使用Proximie,目标是在2020年底達到40%的滲透率。外科創新的規管和測試不像新藥的規管和測試那麼嚴苛,Proximie可以在短短一個月内搞定在一家新醫院的審批使用手續。

據了解,Proximie公司目前每個月在35個國家/地區完成的流程達700次。這些服務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和中東較富裕國家,但Hachach-Haram正在全球範圍内大力推動提供Proximie服務,為此,她還在最近聘請了一名全球發展總監。從目前來看,Proximie服務的普及已經令外科醫生的旅行減少了大約一百萬英裡。

不過,Proximie面臨的最大問題或許是如何快速安全地進行擴充。業界對Proximie服務的需求巨大:大多數新合同都是以一個電話開始。此外,由于Proximie的商業模式是軟體即服務(SaaS),熱衷于投資的資金提供者很多。

未來與願景

Proximie可以為外科醫生訓練創造奇迹,我們很容易看到這一點。為了學習做外科手術,過去的口頭禅是,外科醫生要“看、做、教”。但Hachach-Haram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認為人類隻需一個疊代就可以做一件事,她更喜歡用曾經碰到的體育教練用的方法:“準備、完成、完美”。

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關于未來外科手術的報告将明天的外科醫生描繪成近乎超人。他們除了要掌握自己的手藝外還必須同時是學者、管理人員、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是創新者和企業家。但許多人仍然不知道今天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是否有一天會聰明到可以在手術室中取代自己。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報告預測,機器在20年後确實可以自己完成一些簡單的手術,例如縫合手術。

假設摩爾定律這東西仍然有效,那麼20年後機器的功能将是今天機器的8000倍,是以機器自行做縫合手術聽起來并不是遙不可及。但30年後機器的功能将提高一百萬倍。不難想象,無論在品質、成本或速度方面,人類都将無法與之匹敵。

設想一下,每個醫院的每項手術都是通過視訊捕獲及機器分析完成。外科醫生得到的實時指導基于現代經驗的總和,這些現代經驗來自人與機器的結合。機器不斷地審查這些資料,目的是考查和改進診斷、醫學理論和最佳實踐。顯然,這會導緻涉及隐私和資料安全的棘手問題。但人工智能和相關技術美好未來的一個方面就是要令世界變得可了解,世界變得可了解後就會變得比今天更美好。

原文連結:

https://ai.51cto.com/art/202010/628562.htm

本文轉載自51CTO,本文一切觀點和機器智能技術圈子無關。

線上免費體驗百種AI能力:【

點此跳轉

20年後,機器人有望“上手術台”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