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一般都是從哪來的?

一般從哪裡來?路子可多了去了,沒法子,咱手裡要錢沒多少,要造咱還沒一個像樣的廠子,可不就得想辦法嗎?

當然這裡頭武器來源最大的一頭,就是打日本人,打僞軍,隻要把這幫子壞蛋打死了,他手上的東西,可不就是咱的了。

當然這麼說有點空洞,咱具體的說說這些個路子,有興趣的同學,聽小編給您唠叨唠叨。

首先咱說第一條路子。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一般都是從哪來的?

國民黨給咱配發一部分,估計有些小夥伴沒想到,還會有這茬。

這确實有,但東西不太多。國民黨配發下來的,主要都是一些個彈藥,槍械這東西,扣的那叫個緊,給人感覺他們打算捂着下雞崽子一樣。

那麼這個過程是啥樣呢?

大家夥都知道,蔣介石一直視咱紅軍眼中釘肉中刺,想着法的打咱,不然也不會發動五次對咱的圍剿。

這不,後來西安事變,蔣介石終于知道了全國人民到底是咋樣想的了,這就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一塊出去打日本人。

一塊出去打鬼子,這就涉及到咱紅軍改編問題,最終咱紅軍就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後來咱就用這個番号打出了很多威風來,是以就算是後來番号被改為第十八路軍,老百姓們還是喜歡叫共産黨的部隊為八路軍。

沒法子,整個淪陷區抗日的,都是咱八路軍的部隊在活動。

這說的有點遠了,咱接着說槍械的事。

咱改編完成之後,八路軍下邊有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就這三個師的番号,那還是蔣介石将東北軍原來的十七個師,給縮編成十個,這不就扒拉下七個番号嗎?國民黨挑了三個給了咱。

你看番号給了咱,那麼槍支彈藥這事按理說,國民黨應該給咱配發。

咋說呢?新槍咱也不要,能發幾把老槍,甚至是老套筒他也成,事實上,壓根就沒有。

在1937年夏天的時候,咱就得到了4.5萬套軍裝,您别說槍支了,彈藥都沒有一顆。

咱手裡頭的槍,還都是紅軍時期的槍。就這,平均下來,四個人還平均不到一把槍。

當時統計了一下,120師和129師兩師合到一塊,就一百七十二把刺刀,是以咱進行白刃戰的時候,手裡頭不是大刀就是紅纓槍。

其實大刀片子這都少,您要是讀老戰士,老将軍們的回憶錄和回憶文章,經常會提到,新兵入伍就發一梭镖頭,連槍杆子還得自己找。

咱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成鈞老将軍1938年的時候,調到新四軍四支隊,第八團做一營的營長。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一般都是從哪來的?

就這個營,武器磕碜死了,你别說機槍了,壓根就沒有。所謂的好槍,不是漢陽造,就是都快磨光了膛的老套筒。就這,您也别指望人手一把,能有一半人手拿到這些玩意,都要跳起來了,大部分人都是大刀片和紅纓槍。

說道這裡,估計大家夥也知道了,咱當時手裡頭的武器也雜的厲害。

就算是這樣,到了該步入戰場,和日本人較量的時候,咱也不含糊。

當然要是能讓國民黨補充點武器彈藥他也是好的,是以咱和國民黨交涉了很多次,這才在1937年八月二十号,領到一批子彈。

對,是子彈,至于武器您就别想了,後期國民黨給咱也補充過武器,但可以看做零來考慮。

那麼八月二十号,給咱補充了多少子彈,三種型号的子彈補了七十萬發,手榴彈一萬五千個。

到了八月二十五号的時候,咱八路軍就進入抗日戰場了,115師和120師去了山西堵日本人去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好奇:“小編為嘛就提這兩師呢?”

咋說呢?咱去山西抗日,在閻錫山手裡還真就得過不少實惠。畢竟閻錫山在山西經營多年,手裡的兵工廠就有好幾個,沖鋒槍,小鋼炮都能造的。

當然,閻錫山給咱補充東西,您還得看時期,各個時期的大多是不一樣的。

咱最開始進去的時候,閻錫山還有點不樂意,他啥也不想給你。

咱就跟他要一點小鋼炮,刺刀,水壺,十字鎬,子彈等等。小鋼炮這玩意你閻錫山不舍得,其他來點也成啊,他直接就以難以辦到為托詞,拒絕了。

那麼啥時候好的呢?

閻錫山和日本在山西整個就打爛了,損失您就别提了,被日本人攆得一路潰敗,向着太原就打了過來。

閻錫山一下子可就慌了,為了讓咱早日參戰,這就要送給咱五十萬發七九子彈,五十萬發中正子彈,外加兩百子沖鋒槍。

估計大家夥看到沖鋒槍,就感覺是好東西。咋說呢?沖鋒槍是好東西,但這是閻錫山自己土造的東西,跟正版還是有差距的。過去閻錫山一高興,就喜歡送人沖鋒槍,是以送咱兩百支也不算啥,這數字其實也不多。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一般都是從哪來的?

您還别說,在九月二十五号的時候,咱115師在平型關就給日本人來了一個伏擊,一家夥下去一千個日本人就給報帳了。

是以總體下來,咱從國民黨這塊得到最多的就是彈藥,武器這塊基本上被卡死了,至于原因您也是知道的,咱就不過多的說明了。

後來也有抗日将領,看咱是實實在在的打日本人,也會給點援助,但大多也是彈藥,武器是不會有的。

您比方說衛立煌,1938年三月份的時候,咱八路軍115師343旅在午城和井溝進行了一場戰鬥,咱赢了,但彈藥消耗特别大。

每一挺機槍就剩下一百來顆子彈,這都不夠一頓突突的,步槍每一支二十來顆(注意:武器可不是人手一支的!)手榴彈就别提了,一人還勻不到一顆了。

而衛立煌敗退韓信嶺的時候,咱救了他一下,後來他就送咱十萬發子彈。

這不,到了四月份的時候,衛立煌通路了延安,他也感覺到了咱共産黨的民族大義,是以回到西安的第二天,他就以他第二戰區副司令的名義,給咱撥了一百萬發子彈,二十五萬發手榴彈。

就這國民黨還卡着不給,後來在衛立煌的催促下這才撥的,您都不知道剛撥走,漢口方面,一個電報就打過來,就三個字——不同意。

幸好撥的早,咱也拉的早,他就不趕趟了。

還是那句話,從國民黨這裡得到的僅僅是彈藥而已。

最大的一批軍火,來自于閻錫山和咱成立的新軍,後來這批新軍大部分都跟着咱打日本人去了,是以安排下來的九萬多支步槍,一千五百挺機槍,就是咱的了。

咋說呢?就算是補充彈藥,到了1940年十二月份的時候,國民黨就已經永久的停發了咱的所有東西,就供應了兩年,之後的一切就都靠咱自己了。

這最大的來源,就是各種戰場繳獲了。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一般都是從哪來的?

根據統計八年的抗戰,咱八路軍從日僞軍手裡頭繳獲的槍支就有四十五萬多支,機槍七千多挺,還有各種炮一千二百多門。

而咱的部隊,也發展到了一百零三萬。

您看從部隊人數和繳獲的槍支一對比,你就能看出來,繳獲這塊就足夠裝備咱半數以上的部隊了。

當然您也别光看繳獲的數量,作戰過程中,他也有損壞的情況,咱舉個例子。

1940年的百團大戰,特别出名大家夥都知道,但您知道嗎?光一個129師,消耗的彈藥就有七十二萬發,損壞的各種槍支就有一千七百多支。

是以繳獲确實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但光靠這個,咱的缺口還是很大的。

那麼其餘還有啥路子呢?

籌資購買,或者開明地主士紳捐贈。

舉個例子,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大家夥都知道吧!1934年的時候,她來到濱綏鐵路南的三股流根據地工作。

她當時籌集到錢之後,就進入到珠河縣城,從僞軍的手裡買到了十幾隻手槍,外加子彈,然後把這些個東西埋到馬拉的大糞車裡頭,拉出來的。

1936年趙尚志帶着抗日聯合軍到賓縣擴充根據地,當地的大戶人家就獻子彈,獻槍,出錢,出物的。

後來日本人發現了這一條路子,就堵這條路子。

您比方說在東北,日本沒收民間的槍支彈藥,還建立所謂的集團部落,把人員都集中起來,這就讓這條路子在東北很難進行下去了。

最後一條咱自己研制和生産。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武器一般都是從哪來的?

大家夥都知道,最為著名的黃崖洞兵工廠,日本人來了好幾次,這都沒能把咱咋樣了。

其他小的兵工廠咱也有,您比方說1936年,抗聯獨力師在桦川縣七星砬子大山裡頭,就建了一個秘密兵工廠,咱還分了三個工廠中的房間修械、彈藥、 制槍。

就這個地方,咱在1955年黑龍江博物館的人,在這地方還挖掘出了當年埋起來的機床。

如今您想要看到這些個東西,在東北烈士紀念館中就能看到。

當然除了造一些個槍之外,咱還造一些個土炮。

您比方說柳木炮,一根黑鐵管子,插到一根濕柳木中間,為了加強弄五道鐵箍牢牢的鎖死。

就這種炮,塞個十多斤的火藥,再弄四十斤的碎鐵渣子大秤砣之類的東西,這就成了。

當年趙尚志帶着遊擊隊進攻楊家燒鍋的時候,咱就一千五百多個人,拿這炮一炮就在城牆上炸出個缺口,咱就是順着這缺口進城的。

如今東北烈士紀念館裡頭,還有一支大号的擡槍,咱也當火炮的使喚。

咋說呢?那會,咱啥也難,隻要能發射火藥的,咱都要。打鬼子嗎?能打死他就是好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