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男尊女卑”的思想嚴重束縛了女性平等的權力,使得青史留名的女政治家鳳毛麟角。婦孺皆知的除了武則天似乎再無其他,其實不然,她們隻是被浩瀚如海的男性曆史所淹沒。而今天要說這位,同樣為了國家和民族貢獻了自己的年華與智慧,她忍辱負重嫁七歲孩童,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其名被人們所銘記,其事迹廣為流傳,然其結局卻撲朔迷離,讓人唏噓不已。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她出生在1448年蒙古的土默特部英庫持鄂托克也就是北元蒙古汪古部,名叫滿都海斯琴,後人常以滿都海稱呼。其出生高貴,家族所在的部落世代都與成吉思汗家族聯姻。早年的滿都海便是嫁于成吉思汗後裔滿都古勒汗,還為其誕下二女。不過滿都海起初在後宮衆多妃嫔中并不出衆,然而随着時間推移,她英勇善戰智謀出衆的特點逐漸顯露,被大汗發現後一路青雲直上成為大哈屯,這與皇後無二,可見其深得大王寵愛。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好景不長,大汗不久病逝,二十多歲的滿都海因而守寡。按照習俗,大汗膝下無子,新的大汗應當從能力強的人中間選拔,然而此刻就變了樣。草原長老們一改成規,以她的歸屬來決定下一任大汗的人選。一時間草原上諸部落王子費盡心機獻盡殷勤,終究是徒勞而歸。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便是巴彥蒙克的遺孤巴圖蒙克,此時他隻有4歲還是個孤兒。這在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沒有人了解她為何如此,不僅年齡差距太大,輩分更是高出兩代算是巴圖蒙克的曾叔祖母,更重要的是巴彥蒙克在前不久還是滿都古勒部族的敵人,但後來證明她的選擇是明智的。巴圖蒙克一為黃金家族之後,二來年幼群臣也會是以而放松警惕,對于政局的穩定和家國的未來都大有益處。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事後,衆人雖然心中不忿,但也沒有過激言行。如此相安無事的情形正是滿都海所期望的。巴圖蒙克也在這段時間裡得到了良好的培養,滿都海還親自上陣殺敵征讨其餘部族,為後來的蒙古統一與元蒙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她在征讨衛拉特部族的時候,将年幼的可汗裝于箭囊後挎于身上保護,由于衛拉特是宿敵,而這次決戰變得異常慘烈。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黃金史綱》中記載滿都海浴血奮戰之時頭盔被敵人砍掉,将士看到其披頭散發便把自己的頭盔扔給她,她并沒在意自己披發的形象接過頭盔後再次沖進了敵軍中。所謂“巾帼不讓須眉”莫過于此,後續征讨癿加思蘭太師為巴圖蒙克報了殺父之仇,最後消滅亦思馬因太師決定了蒙古未來的統一。巴圖蒙克雖然年幼,但滿都海寸步不離地帶着他南征北戰,在血與愛的培養下,他也變得強大了起來。滿都海為其誕下8子,在二人的治理下,對蒙古的穩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促成了蒙古中興也是黃金家族得以世傳的決定人物。

她是蒙古中興之主,30歲嫁給4歲男孩,終成“女版成吉思汗”

如此巾帼本該善始善終,然而滿都海的結局卻不得而知,相較于蒙古各類文史典籍随處可見的滿都海英雄事迹而言,其最後的時光卻隻字未提,于1463年戛然而止。讓人不知所措,後來學者推測死因有二,一為難産二為戰死,即便如此似乎也無必要諱莫如深,而後者更是英雄的榮耀斷無不記之理。或許其中定然有鮮為人知的人情世故或者政治考量吧,但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知道其生前的榮光似乎已經足夠令須眉砥砺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