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 劉景豐,編輯 火柴Q。36氪經授權釋出。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這邊剛把載人飛船送上天,那邊60顆星鍊(Starlink)衛星又被送入太空。

上天這件小事,已經成了馬斯克的家常便飯。

之是以這麼着急地發衛星,可能是誇下的海口要到期了——今年4月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稱星鍊版衛星網際網路(亦稱天基網際網路)将在3個月内私人内測,即今年7月。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馬斯克Twitter截圖

不僅美國那邊馬斯克忙着建衛星網際網路,中國的衛星網際網路建設也如火如荼——除了已經實施的虹雲工程、鴻雁星座計劃,今年5月22日的兩會上,雷軍也提案建議加快發展衛星網際網路,降低民營企業進入衛星網際網路的門檻,此前衛星網際網路還被納入“新基建”範疇,獲得國家層面支援。

除了中美,包括英國、日本在内的航天大國也在加速發射衛星。

難怪2020要被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

各國的衛星網際網路競争已經不可避免。但從整個通信行業的視角看,更關鍵的競争并不是各星座計劃之間的競争,而是衛星網際網路和地面5G通信之間的較量。

從技術到成本,再到商業回報,衛星網際網路和5G誰能更勝一籌?

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衛星網際網路與國家安全的關系越來越密切。

本文「甲子光年」将從通信能力、投入成本、商業回報等方面對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5G進行對比分析,算經濟賬,并探讨衛星網際網路與5G的關系,以及未來應用空間。

1.地上回本更快

提起衛星網際網路,馬斯克的光芒是蓋不住的。

此前「甲子光年」曾在《4.2萬顆衛星背後,一場被忽視的資源競争》一文介紹了SpaceX的星鍊計劃,其将4.2萬顆衛星送上太空并組網,實作覆寫全球且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通信。

截至目前,星鍊已經向太空發送了第八批一箭60星的衛星,其在軌衛星數量已達482顆,今年共計将發射1400顆衛星,馬斯克由此也成為目前私人在太空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人。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第八批星鍊衛星發射

在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看來,數量的領先并不是它能成功的關鍵,“雖然我很喜歡SpaceX,一直在學習它,但是哪怕它現在已經發射480多顆星,也不意味着它最終能把這個事情幹好。”

這背後,是所有商業航天公司都要遵循的一個本質——實作商業閉環。

實際上,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網際網路,很容易被認為是5G的競争者,以星鍊為代表的衛星網際網路會對5G網絡形成威脅嗎?

「甲子光年」從通信能力、投入成本、商業回報等方面展,對衛星網際網路與5G進行了比較。

首先,在通信能力上,星鍊版衛星網際網路難撼動5G這棵大樹。

理論上,5G的峰值下載下傳速度可達20Gbps,實際使用中下載下傳速度為數百M級,網絡延遲低于10毫秒。

而按照2015年馬斯克宣布推出星鍊計劃時提出的說法,星鍊目标是向全球任何地區的使用者提供至少1Gbps帶寬的網際網路服務。

換句話說,按馬斯克的說法,在實際運作中,星鍊的通信能力不會低于5G。

不過仔細比較,便發現其中差異。

按照國際電信聯盟(ITU)釋出的5G标準草案,單個5G宏基站(通信基站分為宏基站和微基站,以下均指宏基站)至少要具備20Gbps下行鍊路的處理能力。而根據星鍊的資料,其第一期衛星的單星通信容量約為17~23Gbps,整個星座的資料吞吐量為100Tbps(1T=1024G)左右。

這意味着,單顆星鍊裡的衛星的通信容量跟一個地面基站相當。

這一判斷,跟中國信科副總經理陳山枝的觀點幾乎相同。按照他的測算,目前星鍊低軌衛星平均頻譜效率約為2.5bit/s/Hz(頻譜效率是指有用資訊速率,通常被用于分析數字調制方式的效率),也就是3G水準;而目前5G的平均頻譜效率在10bit/s/Hz以上,是星鍊的4倍。若星鍊要替代5G,實作與5G相當的通信容量,至少要提供相當于5G基站數量的衛星。

而按照中國的規劃,國内5G基站數量未來或将超過1000萬座。是以聽上去讓人震撼的4.2萬顆衛星,其實無法匹敵5G的通信能力。

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告訴「甲子光年」:“星鍊不可能達到5G的速率。”

2019年2月,馬斯克旗下SpaceX放出消息,要建100萬個地面基站供星鍊使用者使用。

有業内人士算了一筆賬:用100萬個基站來分整個星座100Tbps的通信容量,在同時使用的情況下,平均每個基站僅能獲得0.1G的容量。

單個使用者至少1Gbps帶寬的網際網路服務的說法便經不起推敲了。

解釋越多,質疑就越多,幹脆就閉口不言。

此後,SpaceX對衛星的許多關鍵細節,例如波束數量、天線功率等資訊都諱莫如深。

然後,來算賬看成本,如果都以成為未來主流的通信基礎設施為目标,總體來說,星鍊比5G的成本低。

星鍊的主要建設成本有三方面:衛星制造成本、衛星發射成本和配套的衛星基站建設成本。

在衛星制造成本上,按照SpaceX早期公布的資料,每顆星鍊衛星的制造成本為100萬美元,但到了2019年底,馬斯克透露随着衛星制造進入規模化,其成本已低于50萬美元。

在發射成本上,2019年5月SpaceX采用“一箭60星”方式将60顆星鍊衛星送入太空,這次發射的獵鷹9号火箭是第4次重複使用,總發射成本為3592萬美元,折合每顆星的發射成本約60萬美元。

按照這個成本計算,一顆衛星制造+發射的成本約為110萬美元,4.2萬顆衛星發完的總成本約為462億美元,但是随着制造和發射的規模化發展,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而地面5G網絡的建設成本則包括:主幹網絡光纖布線成本和基站建設成本。

由于星鍊前期将主要服務北美地區,是以與其比較的地面通信的也選擇在美國。

據德勤2017年的一項研究,美國如建設覆寫全國的5G網絡,僅在光纖布線上,就需要需要投資1300~1500億美元。

這意味着,在都不計算基站建設成本的情況下,地面主幹通信網絡的耗資是整個星鍊衛星建設成本的3倍,乍一看好像更貴。

但如果考慮到折舊,其實還是建地面主幹網絡更便宜。

因為太空中的衛星有壽命限制,按SpaceX披露的資訊,一顆星鍊衛星的壽命約為5年,實際上,2018年開始至今發射的482顆衛星中,有6顆衛星在進入軌道後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運轉;此外還有3顆衛星正在積極脫離軌道,換句話說就是走向自毀。

是以長期來看,當星鍊開始運轉後,每過5年就要重新發射一批衛星去補位;而光纖的壽命則是20年左右,是星鍊衛星的4倍。高出的3倍建設成本換4倍的壽命,光纖通信仍有優勢。

比較完主幹通信網絡,再看兩種方案中都會涉及的基站建設成本。

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告訴「甲子光年」,這兩種基站的建設成本相差不多。

因為星鍊基站同樣需要實作信号穿透,與5G基站的裝置會有重合,且星鍊基站要接收來自太空的信号,還需要配備大天線,是以建設成至少不會低于5G基站。

在建設成本相當的情況下,那就要看兩種方案對應的基站數量了。

按SpaceX的設想,星鍊需要配套在地面建設100萬個基站;而地面5G網絡如果要實作美國全國覆寫,需要建設900多萬座基站(按一個基站最大覆寫1平方公裡,美國陸地面積約916萬平方公裡),是星鍊的9倍。

早期由于建設規模小,一座5G基站的建設成本近9萬美元(合人民币60萬元);建設數量增加成本攤薄後,一座5G基站的建設成本約為3~4萬美元(21~28萬人民币)。如果按照平均建設成本為5萬美元計算,建設覆寫全美的5G網絡需要花4500億美元;而星鍊項目的基站建設成本則是500億美元左右。是以地面5G基站的建設成本是衛星網際網路基站成本的9倍。

實際上,除了建設成本,兩種方案都要考慮營運成本。

因為此前已算過衛星的折舊,兩個方案可比較的營運成本主要在于基站的折舊和電費。

由于5G的流量遠遠大于4G,5G裝置功耗相比4G大幅增長。根據測算,5G單站滿載功率接近3.7KW,是4G基站的近3倍。以0.55元/度的國内平均電價算,單站一年電費約1.8萬元(合2570美元)。

那麼,900萬座基站一年的總電費約為230多億美元。這是一筆不可忽略的費用。

衛星網際網路方案中,由于基站總數更小,是以折舊和電費成本也更低。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綜上,衛星網際網路的總體建設和營運成本更低。

然而,在商業回報上,地面通信網絡的回本會更快。

商業回報主要看使用價格和使用者數量。

先看衛星網際網路。美國早期衛星通信項目銥星的使用成本高達3~8美元/分鐘,月使用費用高達數百美元,直至被收購時其使用者數也不過2萬。

而星鍊方面,按照馬斯克的想法,星鍊未來向3%的美國偏遠地區使用者提供服務,預計資費為80美元/月;這大大低于前輩銥星的價格,但略高于美國現有5G的70美元/月的價格。

如果星鍊還想做全球市場的話,還會面臨更嚴重的價格競争。以中國為例,目前營運商的5G套餐可以低到每月不足百元(約15美元)。

按以上的價格标準,3%的美國使用者約為1000萬人,每人每月80美元的資費,意味着其一年衛星網際網路的收入為96億美元。

如果按SpaceX為星鍊計劃共投入960億美元(460億衛星成本,500億基站成本)計算,10年左右能回本。

再看地面,雖然找每個使用者收的費用少,建設成本也更高,但它有一個優勢——非常龐大的使用者基數。

以美國為例,如果5G實作全國覆寫,其使用者數将達到3億左右,按照每人每月70美元的資費,理論上其每年收入可達2500多億美元,而其投入是6000多億美元,意味着回本隻需要3年。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在星鍊和5G均尚未大規模投入使用前,這種比較更像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争辯。

當然,這隻是一種粗略計算,實際中還存在各種變數,比如費用支出增加、使用者增長需長時間積累。

比如在4G方面,中國三大營運商自2013年至今已投入8000多億元,但純4G收入仍未完全覆寫成本。

2.不是替代這麼簡單

一頓計算下來,似乎讓人覺得衛星網際網路并沒有優勢了。精明的馬斯克會做虧本買賣麼?

當然不。實際上,衛星網際網路和5G,并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星鍊不是搶5G的生意,相反,星鍊可以更好地為那些5G基站覆寫不到的偏遠地區提供通信服務。

馬斯克的判斷是有根據的。即使國内的網際網路大潮已經紅紅火火發展了20多年,但至今全球仍有超過70%的地理空間、涉及30億人口未能實作網際網路覆寫,傳統地面通信骨幹網在海洋、沙漠及山區偏遠地區等苛刻環境下鋪設難度大且營運成本高,通過部署傳統通信骨幹網絡在網際網路滲透率低的區域進行延伸普及已存在現實障礙。

在電信營運商已經将地面通信的生意深紮根後,偏遠地區無疑是另一塊頗具誘惑的蛋糕。用網際網路圈的說法,這是通信領域的“下沉市場”。

然而另一個問題又來了,偏遠地區的聯網困難戶通常是經濟消費能力低,他們有能力承受80多美元/月的網費嗎?在九天微星副總裁李源看來,這個問題并不是拍腦袋決定的,“這裡面算的是投入産出比的問題。”

他稱,曾有報告顯示,全球超過半數國家的居民月上網費在80美元以上,尤其在非洲一些國家,這種情況很普遍,因為資訊密度低,地面網絡鋪設費用高昂,相比之下衛星網際網路投入低、覆寫廣,可以滿足這些人口稀疏地區的通信需求,“在那裡,隻有真正有錢的人才能用得起網絡。”

此外,對于野外探險者、海上遊客和海洋作業者而言,隻能依靠衛星網際網路來通信,這部分使用者對通信價格相對也不敏感。

從目前星鍊計劃中地面基站的選址上看,其正是遵循了這一點:1号關口站位于美國華盛頓州北本德鎮,人口不足6000人;2号關口站在美國邊境的蒙大拿州康拉德小鎮上,人口僅有2570餘人;3号關口站則位于人口更稀疏的美國威斯康星州美林村,該村人口隻有542人。當然也有個别站點處于人口達數萬的地區,如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霍桑的6号關口站,這裡正是SpaceX的總部所在地。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星鍊2号關口站位于一個空曠的農田旁

這意味着,5G和衛星網際網路有着各自的分工:5G适合為城市等人口密集區提供通信服務,衛星網際網路适合為偏遠的野外、海上等人口稀疏區提供通信服務。

是以,衛星互聯和5G的硬剛可能隻會出現在報道标題中。

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的5G通信可能有更好的結合:衛星網際網路可以做全球地面通信的骨幹網,取代昂貴且極難建設的海底光纜等通信基礎設施;此外,其低延時的優勢,還能應用于金融領域,為時間敏感使用者提供全球長距離資料傳輸。

5G的真正的“替代者”可能是6G。

資訊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認為,星鍊替代不了5G,但也不能輕視它,因為它很可能是未來6G的一部分。天地一體化是6G的一個重要方向。

随着5G的廣泛應用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各種民用飛機、無人機和航天器将在天空運作和駐留,而今天以地面為主的通信網絡無法為這些裝置提供可靠的通信。衛星網際網路則可以較友善地為這些飛行裝置提供通信網絡。

突然不怕衛星網際網路搶5G的生意了,還有點期待它早點到來——以後坐飛機、去野遊不怕手機沒信号了。

3.不隻是生意

即使這樣,還不免讓人疑問:衛星網際網路這些收入怎麼看都不穩定,要是碰上旅遊淡季遊客不出門,或者使用者拓展緩慢,豈不就沒收入了?

SpaceX發展衛星網際網路的另一個邏輯,确實很值得中國航天業關注——盯着軍用市場的蛋糕。

長期看,在“天地一體化”網絡的大趨勢下,衛星網際網路商用價值會越來越大,但短期内的生存壓力意味着它需要找到合适的買單方。

還沒内測的星鍊現在已經拿下了第一個大客戶——美國軍方。

就在今年5月20日,外媒Spacenews報道稱,美國陸軍與SpaceX在簽署了一項協定——美國陸軍在3年内對“星鍊”進行測試,以評估其是否符合美軍的資料傳輸需求。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賬

馬斯克在與美國軍方談判

現在的問題是,“星鍊”在與美軍通訊系統對接時,在硬體和軟體之間缺乏靈活性和相容性。此次達成的協定将評估資料從“星鍊”衛星傳輸到地面站的成本以及資料的安全性。

該協定被稱為“合作研發協定”,這種協定通常被美國軍方用在對私營企業技術正式購買之前的測試中。

不僅如此,早在2019年12月,美國空軍就對星鍊産生了興趣,并向SpaceX撥付了28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這些錢隻是“見面禮”,用來基于星鍊進行軍用通信的測試。一旦測試效果良好,美軍還會繼續采購SpaceX的服務、簽更大的合同。

商人馬斯克,不僅拿下美國宇航局,還成了軍方的座上賓。

為什麼軍方對星鍊如此感興趣?

軍事專家尹卓道出其中緣由:如果在戰場上,星鍊可以對目标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并通過實時通訊将高精度畫面直接傳輸給指揮所,指揮所分發到各個作戰機關,對作戰的幫助是巨大的。

此外,如果用星鍊的衛星對飛彈進行實時控制,可以精确打擊目标。這樣飛彈裝置将完全依賴星鍊衛星,飛彈造價也會大大降低。

簡單來說,星鍊廣覆寫、低延時的通信能力,對未來作戰形态帶來重大影響。

說得更直接一點,衛星網際網路是國家安全實力的一部分。

中國在2018年也開始了自己的“星鍊“工程:“虹雲工程”和“鴻雁星座”計劃。

“虹雲工程”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承擔,規劃建設由156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在距離地面1000公裡的軌道上組網運作,建構一個衛星寬帶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絡,建成後将實作全球無死角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鴻雁星座”計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主導,是由300顆低軌道小衛星組成的具有全天候、全時段且能在複雜條件下實時雙向通信能力的全球系統,能實作對海域航行船舶的監控和管理、對全球航空目标進行跟蹤和調控,以保證飛行安全,還能增強北鬥導航衛星系統,提高北鬥導航衛星定位精度。

兩個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背後的力量均是國企,其作用不隻是提供移動網際網路服務,還有對航空目标的跟蹤調控、提高導航精度。

看上去在民用生活領域沒有優勢的衛星網際網路,在國家安全領域卻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衛星網際網路、地面網際網路,兩手都要投入,這關乎商業,又不僅是商業。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11

本文作者:甲子光年

本文來自:“

36kr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