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信部:将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鼓勵上雲用雲

3月1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釋出《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下稱“專項行動”),就中小企業數字化明确了13項重點任務和4項推進措施,強化數字資源服務支撐,搭建供應鍊、産融對接等數字化平台,提升智能制造和上雲用雲水準。

“專項行動”支援中小企業運用線上辦公、财務管理、智能通訊、遠端協作、視訊會議、協同開發等産品和解決方案推進複工複産,鼓勵數字化服務商在疫情防控期間向中小企業減免使用費。支援中小企業裝置上雲和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鼓勵向中小企業和創業團隊開放平台接口、資料、計算能力等數字化資源。

“專項行動”中還提到,将完善激勵機制,支援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創客空間等中小企業産業集聚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改造更新,建設中小企業數字化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創新示範園。将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更新納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體系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予以重點支援。鼓勵各地将中小企業數字化列入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資金重點支援範圍。對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更新推進複工複産和轉型發展的,金融機構在優惠利率貸款中給予優先支援。

“專項行動”還将打造工業APP測試評估平台和可信區塊鍊創新協同平台,為中小服務商和中小企業提供測試認證服務。支援發展新型資料産品和服務,鼓勵探索專業化的資料采集、資料清洗、資料交換、資料标注等新商業模式。發展發展衆包、衆創、雲共享、雲租賃等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态等。

下一步,工信部将重點開展“四個一批”:一是廣泛征集一批技術力量強、服務效果好的數字化服務商、優秀數字化産品和服務。二是組織“創新中國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高端論壇、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暨數字化産品和解決方案對接等一系列活動。三是利用“企業微課”等線上平台,開展一批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教育訓練。四是總結推介一批數字化賦能标杆中小企業和實踐案例,以示範引領廣大中小企業。

以下為“專項行動”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訓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複工複産和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的決策部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中小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疫情防控、複工複産和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動目标

  堅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新一代資訊技術與應用為支撐,以提升中小企業應對危機能力、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為目标,集聚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培育推廣一批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台、系統解決方案、産品和服務,助推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實作複工複産,增添發展後勁,提高發展品質。

  二、重點任務

  (一)利用資訊技術加強疫情防控。推廣“行程卡”“健康碼”等新應用,實作人員流動資訊實時監測與共享,在確定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加快企業員工返崗。運用醫療物資保障、疫情預警、庫存及物流配送、資源調配等小程式、工具包,科學精準防控疫情,推動有序複工複産。

  (二)利用數字化工具盡快恢複生産營運。支援中小企業運用線上辦公、财務管理、智能通訊、遠端協作、視訊會議、協同開發等産品和解決方案,盡快恢複生産管理,實作營運管理數字化,鼓勵數字化服務商在疫情防控期間向中小企業減免使用費。支援數字化服務商打造智能辦公平台,推出虛拟雲桌面、超高清視訊、全息投影視訊等解決方案,滿足虛拟團隊管理、敏感資料防控等遠端辦公場景更新新需求。

  (三)助推中小企業上雲用雲。引導數字化服務商面向中小企業推出雲制造平台和雲服務平台,支援中小企業裝置上雲和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幫助中小企業從雲上擷取資源和應用服務,滿足中小企業研發設計、生産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業務系統雲化需求。加快“雲+智能”融合,幫助中小企業從雲上擷取更多的生産性服務。鼓勵數字化服務商向中小企業和創業團隊開放平台接口、資料、計算能力等數字化資源,提升中小企業二次開發能力。

 

  (四)夯實數字化平台功能。搭建技術水準高、內建能力強、行業應用廣的數字化平台,應用物聯網、大資料、邊緣計算、5G、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拟現實等新興技術,內建工程設計、電子設計、模組化、仿真、産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營運管理、自動化控制等通用作業系統、軟體和工具包,靈活部署通用性強、安全可靠、易二次開發的工業APP,促進中小企業生産要素數字化、生産過程柔性化及系統服務內建化。打造工業APP測試評估平台和可信區塊鍊創新協同平台,為中小服務商和中小企業提供測試認證服務。

  (五)創新數字化營運解決方案。針對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的需求場景,開發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實作研發、設計、采購、生産、銷售、物流、庫存等業務線上協同。推廣應用集中采購、資源融合、共享生産、協同物流、新零售等解決方案,以及線上采購與銷售、線下最優庫存與無人配送、智慧物流相結合的供應鍊體系與分銷網絡,提升中小企業應對突發危機能力和營運效率。

  (六)提升智能制造水準。針對中小企業典型應用場景,鼓勵創新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能和工業APP融合應用模式與技術,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加快傳統制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等數字化改造,應用低成本、子產品化、易使用、易維護的先進智能裝備和系統,優化工藝流程與裝備技術,建設智能生産線、智能工廠中的房間和智能工廠,實作精益生産、靈活制造、精細管理和智能決策。

  (七)加強資料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支援基于産業叢集和供應鍊上下遊企業打通不同系統間的資料聯通管道,實作資料資訊暢通、制造資源共享和生産過程協同。支援發展新型資料産品和服務,鼓勵探索專業化的資料采集、資料清洗、資料交換、資料标注等新商業模式,發展彈性分布式計算、資料存儲等基礎資料處理雲服務和線上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圖像了解、語音識别、知識圖譜、資料可視化、數字孿生等資料分析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提升資料開發和應用水準。

  (八)發展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态。扶持疫情防控期間湧現的線上辦公、線上教育、遠端醫療、無人配送、新零售等新模式新業态加快發展,培育壯大共享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服務型制造新業态,深挖工業資料價值,探索企業制造能力交易、工業知識交易等新模式,鼓勵發展算法産業和資料産業,培育一批中小數字化服務商。打造開源工業APP開發者社群和中小企業開放平台,搭建中小企業資源庫和需求池,發展衆包、衆創、雲共享、雲租賃等模式。

  (九)強化供應鍊對接平台支撐。建設産業供應鍊對接平台,打造線上采購、分銷流通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原材料比對、返勞工員共享、自動化生産線配置、模具資源互助、防護物資采購、銷售和物流資源對接等服務。基于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促進中小企業深度融入大企業的供應鍊、創新鍊。支援大型企業立足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台,在重點領域實作裝置共享、産能對接、生産協同。

  (十)促進産業叢集數字化發展。支援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創客空間等中小企業産業集聚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改造更新,建設中小企業數字化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創新示範園。支援産業叢集内中小企業以網絡化協作彌補單個企業資源和能力不足,通過協同制造平台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實作技術、産能、訂單與員工共享。

  (十一)提高産融對接平台服務水準。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商和金融機構等的合作,建構企業信用監測、智能供需比對、大資料風控等服務體系,提供基于生産營運實時資料的信用評估、信用貸款、融資租賃、質押擔保等金融服務,為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增信,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效率。打造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增信的公共服務平台,應用新一代資訊技術,提供合同多方線上簽署、存證服務,傳遞供應鍊上下遊信用價值,激發中小企業資料資産活力。

  (十二)強化網絡、計算和安全等數字資源服務支撐。支援電信營運商開展“提速惠企”“雲光惠企”“企業上雲”等專項行動,提升高速寬帶網絡能力,強化基礎網絡安全,進一步提速降費。加快推廣5G和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拓展工業網際網路辨別應用,加強中小企業網絡、計算和安全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十三)加強網絡和資料安全保障。推動中小企業落實《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技術标準的要求,強化網絡與資料安全保障措施。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面向廣大中小企業提供網絡和資料安全技術支援服務。鼓勵安全服務商創新安全服務模式,提升安全服務供給能力,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全天候、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解決方案。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工作的統籌協調,政府、服務機構、企業協同推進和落實好專項行動。發揮中小企業主體作用,主動适應新形勢,推進自我變革與數字化賦能,提升企業應對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調動數字化服務商積極性,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和平台網絡作用,幫助企業精準防控疫情、有序複工複産,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二)完善激勵機制。将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更新納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體系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予以重點支援。按照“企業出一點、服務商讓一點、政府補一點”的思路,鼓勵各地将中小企業數字化列入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資金重點支援範圍。對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更新推進複工複産和轉型發展的,金融機構在優惠利率貸款中給予優先支援。

  (三)組織供需對接。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可信服務商、優秀數字化産品與服務評價體系,征集、培育和推廣一批技術力量強、服務效果好、深受中小企業歡迎的數字化服務商、優秀數字化産品與服務。通過線上直播、視訊展播、線上對接等形式,實作數字化産品和服務展示互動與對接交易,指導企業科學制定部署模式,合理配置資源服務。舉辦2020中小企業資訊化服務資訊釋出會。組織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暨數字化産品和解決方案對接、“創新中國行”數字化應用推廣等活動。

  (四)加強教育訓練推廣。加強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教育訓練課程體系和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利用“企業微課”、工業和資訊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台等線上平台和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教育訓練、銀河教育訓練工程等管道,加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教育訓練。适時總結推介數字化賦能标杆中小企業和實踐案例,加強示範引領。在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四川)中小微企業雲服務大會、中國數字經濟高端峰會等會議期間,舉辦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高端論壇,促進理論研究與實踐交流。在工業和資訊化部門戶網站開設專欄,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加強新聞宣傳,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