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曆經六朝,人生堪稱傳奇

近日,古裝劇《大明風華》熱播,劇中女主角孫若微與夫妻朱瞻基在一系列的政治叛亂下,相識相知,攜手創下大明盛世。孫若微憑借着自身的果敢與智慧,多次拯救明朝于危難之中。在古裝劇中,孫若微這樣的女主角很常見,聰明、努力、堅韌,皇帝隻鐘情她一人。

但是孫若微的曆史原型卻并不是這樣,她的曆史原型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後,孝恭章皇後。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誠孝皇後張氏的母親彭城伯夫人看中,選入宮内。與明宣宗朝夕相處,二人感情很深,曆史上的宣宗孫皇後,人生經曆堪稱傳奇。

她是《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曆經六朝,人生堪稱傳奇

孫氏是永城人,天生麗質,人又聰明機靈,史書上稱其為“幼有美色,姣皙而慧”,孫氏在少女時期便已經人人皆知。而湊巧的是,當時誠孝張皇後(明宣宗朱瞻基的母親)的母親張氏也是永城人,她聽說孫氏有着如此美名,心想着為朱瞻基挑選一個與自己同鄉的女孩,以延續自己家族的勢力。

後來,孫氏就被帶進了京城,在張氏的引薦下,她成功地進入宮中,成為了朱瞻基的玩伴,并且兩個孩子青梅竹馬,感情十分深厚。

永樂八年,明成祖朱棣覺得皇太孫朱瞻基已到婚配年齡,當擇配。孫氏本是皇太孫妃的最佳人選,但是通過占蔔,另一個女子卻是最佳人選,她就是錦衣衛百戶胡榮的三女兒胡善祥。就這樣,胡善祥被封為了皇太孫正妃,而孫氏被封為了皇太孫嫔。

朱瞻基繼位後,他十分寵愛孫氏,而孫氏始終對曾經的皇太孫妃胡善祥耿耿于懷,她經常向朱瞻基說胡善祥的壞話,而胡善祥由于身體不好,隻生下了兩個女兒,這對于皇後來說,沒有兒子,她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

她是《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曆經六朝,人生堪稱傳奇

孫氏也沒有生下兒子,但心機頗深的她卻想到了一種方法。

《明史列傳·第一後妃》中曾經指出:“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

是以現在都有孫氏借腹生子的記載,意思是說将宮女生下的孩子(即日後的明英宗)稱之為自己的孩子,而孩子的生母,在生産過後便被殘忍地殺害。

但是這個說法目前還存在争議,因為孝恭皇後曆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六朝,并作為宣德朝的皇後,清朝編明史多有诋毀。畢竟懷胎10月,又要瞞過當時的皇太後和皇帝,還有宮中的其他閑雜人等,包括在分娩之日瞞過其他人,着實很難做到。

況且當時的明宣宗朱瞻基并無子嗣,是以關注點還是很高的,大家都十分擔心朱瞻基會沒有繼承人,如果孫氏是借腹生子,那怎麼做到瞞天過海呢?是以,這個說法其實還是有待推敲。

她是《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曆經六朝,人生堪稱傳奇

但是當孫氏生下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朱祁鎮後,明宣宗愈發寵愛孫貴妃,以胡皇後無子,是以理應讓賢,逼胡皇後上表遜位。在朱瞻基的施壓下,最終胡善祥不堪重負,決定自己辭去皇後一位。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親征瓦剌被俘,瓦剌騎兵繼續攻掠明朝北方重鎮,京師告急。孫太後摒棄南逃主張,采納主戰派于謙等人的意見,立郕王朱祁钰為帝,以安民心。随後積極調兵遣将,堅守北京等一系列正确決策,終于化解了危機。

在奪門之變中,景泰帝戀棧皇位,幽禁被遣送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鎮,廢除孫太後所立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兒子為太子。孫太後任憑廢立太子,悉心保護好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鎮和被廢的小太子朱見深。最終支援部分朝臣實施“奪門之變”,擁戴作為皇室嫡長的太上皇朱祁鎮,重新複位。

《明史》中“石亨謀奪門,密白于太後,許之”,則充分說明了孫太後的作用。

她是《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曆經六朝,人生堪稱傳奇

另外,殉葬制度,其實也是孫太後主導的,督促她的兒子明英宗下诏,果斷地廢除了嫔妃殉葬制度。

天順六年,孫太後去世,上尊谥曰“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後”,與明宣宗合葬于景陵,祔太廟。

孫氏本是一個小官的女兒,在封建古代,本應普普通通度過平淡的一生,但他卻憑借着各種機遇以及自己的聰慧,數次力挽狂瀾,對維護明朝統治和國家安定發揮了作用。

參考資料:《明史列傳·第一後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