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作者:麒麟

1938年4月,原冀中八路軍部隊改編為第3縱隊,由呂正操、孟慶山任正副司令員。在呂正操的上司下,冀中軍民掀起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遊擊行動。僅在半年的時間裡,第3縱隊便與敵僞展開百餘次戰鬥,既有破鐵路、炸火車、斷起交通線的“破交戰”,也有襲擊敵僞據點、打擊敵僞散兵的“運動戰”。

呂正操認為,部隊在敵占區活動,本身兵力單薄,不可與其硬拼,應該四面出擊,打擊對方運輸線的同時,迫使敵僞将兵力分散,壓縮敵僞控制範圍。在消耗敵僞财力、人力,阻擊敵軍援兵轉移的過程中,不斷取得大、小勝利,以此達到消耗敵人的目的。在這一點上,這與主席提出的遊擊戰不謀而合。

1938年6月,冀中軍區機關自安平轉移至任丘西北的青塔鎮,坐靠大清河岸,準備開辟大清河北的抗日根據地。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呂正操(1904-2009),遼甯海城人,抗戰名将】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八路軍進駐村莊,沿途受到群眾歡迎】

但要想開辟根據地,首要的任務就是解決高順成的問題。

高順成是當地有名的土匪首領,其部隊也多由地痞、流氓組成,蔣軍地方“保安團”曾多次出兵圍剿,都敗下陣來。“七七事變”後,高順成打着抗日的旗号,四處招兵買馬,并自稱隊伍為“遊擊第1師”,後宣布與當地的人民自衛軍合兵一處,共同抗日。

名義上,高的隊伍是抗日隊伍,也确實與日僞打過仗,有一定貢獻,但高順成卻拒絕接受八路軍的改造、整編,紀律上也沒有進步,劫掠、強奸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對于當年那些一起落草的親信,高順成從來不會處理,往往都是簡單訓幾句了事。

就連高本人也對加入八路軍持抵觸情緒,不僅吸毒、嫖妓,甚至在得知冀中軍區要改編“遊擊第1師”時,公然表示反對。此外,呂正操還獲悉,高甚至私下與保定方面的敵人暗中聯系,準備拉着隊伍當漢奸。

經過商議,我軍決定盡早處理這個“毒瘤”。

“七七事變”一周年之際,高順成在任丘召開紀念大會,邀請呂正操、黃敬等人前往。對于高平時的表現,呂正操早有耳聞。為防止對方狗急跳牆,将八路軍幹部扣押,呂正操暗中命幹部王光文率手槍排的戰士,全程護送、保衛,同時監視高順成等人的行動。

紀念大會上,呂正操毫無懼意,一邊在台前大罵日本侵略者,一邊又繼續号召軍民抗日殺敵,早日将侵略者趕出國土。一旁的高順成多次想發難,但看到八路軍的手槍排戰士,始終不敢妄動。呂正操在演講完後,被戰士們簇擁着送上馬,傳回了指揮所。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八路軍手槍團官兵】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八路軍幹部向群眾宣傳抗日思想(資料圖)】

之後,呂正操單獨找來高順成,說:“高師長,你們師不是缺幹部嗎?我從軍區給你抽幾個過來,你看行不行?”

高順成表示沒問題。

呂正操很明确地給高順成說:“遊擊第1師要改編為第3縱隊獨立第1旅,旅長還是你,王光文則是副旅長,張海春為參謀長,改編務必在一周内完成,随後你要帶着部隊來軍區報到。”

高順成也答應了。

這是呂正操給高順成最後一次機會,但高順成仍然還幻想着當“山大王”的美夢。一周時間過去後,軍區命高帶着旅部、其他駐任丘的部隊移防安平,可高部卻始終沒動靜,發去的電報也沒回音。顯然,高這是在抗命。

又過了幾天,呂正操親自起草電文,要高帶着王、張等幹部前往青塔鎮開會。高自恃有手中有部分八路軍幹部的“人質”,命警衛排20多人壓陣,全副武裝,身後還有騎兵連随行,浩浩蕩蕩向青塔鎮開來。對于高順成的計謀,呂正操早有預料,是以事先就在軍區内布置好部隊,準備解救幹部的同時,一舉将高順成擒獲扣押。

來到軍區司令部門口,高順成并沒有看見哨兵,而且四周格外寂靜,多年的經驗使他格外緊張,錯亂之下,居然策馬向鎮外狂奔,丢下一行人不知所措。沒過多久,四周突然響起槍聲,那些支援高順成的部下紛紛中彈倒地,僥幸活下來的也不得不抱頭求饒。

另一邊,高順成快逃至鎮外時,被八路軍擊傷落馬,逃到一處大榆樹洞内不肯出來,堅持抵抗,最後被戰士擊斃。

後來,呂正操妥當地處理了高順成家屬的善後工作,将高的罪行與其後代分開,不株連。這一舉動,成功穩住了軍心,也讓我軍能更好地開展大清河北、兩岸地區的抗日工作。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8年秋,蔣軍又擡出不複存在的招牌,任命鹿鐘麟、張蔭梧為地方長官,成立所謂“冀察戰區”,擺明了要分割、瓦解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

當時,冀中軍區駐在蠡縣一帶。為了說服呂正操“統一戰線”,蔣軍派出他的同學邱立亭,以“代表”的身份前來“慰問”。

邱、呂二人早年都曾在東北講武堂求學,也是好友。一見面,呂就問他有何貴幹。

“兄弟是奉鹿長官之命,前來與呂兄協商有關冀察戰區統一作戰指揮的問題的。”

呂正操聽完,反問他:“所謂‘統一作戰’是何意?”

邱解釋:“你們八路軍的軍令必須要統一,目前,冀中軍區必須接受冀察戰區統一指揮,軍事行動也歸鹿長官排程....”

沒等他說完,呂正操便嚴詞駁斥:“我是晉察冀軍區的冀中軍區司令員,也是八路軍3縱司令員,你如果要找,請去找聶榮臻司令員理論,這裡我不歡迎!”話剛說完,他又一拍桌子,讓警衛員把邱立亭給“請”了出去。

10月,鹿種麟又邀請呂正操前往南宮,與他當面協商河北方面的“軍令統一”問題。會上,呂正操明确表示:“我是晉察冀邊區首長任命的,聽首長的指令,就是理所應當!”

蔣軍張蔭梧則叫嚣,想讓呂部交出武器,甚至提出強行進入冀中的要求,也被呂正操怼了回去:“你如果随便闖入冀中,後果自行承擔!”

土匪不願當八路軍,一心想當“山大王”,被呂正操果斷解決

不久後的12月,張蔭梧果真親率蔣軍3個團向冀中軍區的核心——博野縣逼近,卻遭八路軍的連番打擊,最後被反吃掉1個半團,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正是有了呂正操的上司,冀中軍區才能在抗戰中不斷地發展、壯大,規模達44個縣、800萬人口,部隊号稱有10萬之衆,一切生機勃勃。冀中抗戰的事迹也名聲大振,傳遍全國。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