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年,人們問王堅博士的33個問題 | 開發者必讀(108期)

最炫的技術新知、最熱門的大咖公開課、最有趣的開發者活動、最實用的工具幹貨,就在《開發者必讀》!

每日內建開發者社群精品内容,你身邊的技術資訊管家。

每日頭條

那些年,人們問王堅博士的33個問題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增選結果,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選院士。回顧過去10年,王堅主持研發了中國唯一自研的雲作業系統——飛天,突破世界級技術難題,實作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王堅是如何看待中國技術的?他對于技術創新和布局又有什麼樣的思考?開發者社群整理了這十年間關于王堅博士的經典采訪Q&A,為你揭曉他作為一名頂尖技術人的思考。

最強幹貨

不再磨皮換臉,看李安開創的“AI易容術”

電影是以何種方式逼近真實,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打造出“年輕版”的虛拟角色。

手把手帶你認識大資料和人工智能

Gruber解釋說,“如今,我們想要盡可能多的資料,這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洞察我們試圖解決的業務問題,而且因為我們通過機器學習模型輸入的資料越多,它們得到的結果就越好。”

程式設計的5個底層邏輯,決定你能走多快

肉眼看計算機是由CPU、記憶體、顯示器這些硬體裝置組成,但大部分人從事的是軟體開發工作。計算機底層原理就是連通硬體和軟體的橋梁,了解計算機底層原理才能在程式設計這條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輕松。從作業系統層面去了解進階程式設計語言的執行過程,會發現好多軟體設計都是同一種套路,很多語言特性都依賴于底層機制,今天董鵬為你一一揭秘。

每天讀本書

帶你讀《計算機程式的構造和解釋(原書第2版)典藏版》之一:構造過程抽象

《計算機程式的構造和解釋(原書第2版)》1984年出版,成型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多年使用的一本教材,1996年修訂為第2版。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計算機程式的構造和解釋(原書第2版)》對于計算機科學的教育計劃産生了深刻的影響。第2版中大部分重要程式設計系統都重新修改并做過測試,包括各種解釋器和編譯器。作者根據其後十餘年的教學實踐,還對其他許多細節做了相應的修改。

精品公開課

Green Tea Jug & Reactive Foundation:Reactive 架構專場(深圳站)

著名 Java 布道師 Josh Long(龍之春),阿裡巴巴 P9 大佬雷卷從矽谷到中國和開發者親密接觸。

現場解答 Reactor 程式設計如何使用?阿裡雲上如何運用 RSocket Broker?RSocket和雲原生的關系是什麼?

現場學習如何使用 Reactor,RSocket 進行程式設計。

每日內建開發者社群精品内容,請持續關注

開發者必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