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領域有個說法叫精益創業,即通過使用雲計算的技術,或者技術的賦能,可以幫助創業者快速驗證他的商業模式,快速去試錯。那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去創業,作為開發者去創業,有什麼優勢,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阿裡雲MVP時間特邀上海駐雲科技創始人蔣爍淼,與技術創業者們促膝長談。
「技術創業者最大的優勢是對技術的了解,劣勢也在這個點,往往陷入于技術的迷思」
技術創業者的優勢和劣勢或者說缺點其實是一體兩面,技術創業者最大的優勢是對技術的了解,對技術的了解和通透可以使得他在技術上的花費,或者是他的成本消耗可以降到非常低,甚至更有效的用到最好的技術或者最優的技術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

但技術創業者的劣勢也在這個點,往往陷入于技術的迷思,把自己的成敗鎖在技術上。實際上今天除非你是一個硬核的開發者,是核心技術的開發者,否則絕大多數成功都是來自于商業,或者商業模式,或者資源調配上的成功,而不僅僅是技術,技術隻是讓這件事情變的可能的一個重要的催化劑或者黏合劑。但過度迷信技術,比方說建構一個非常龐大的技術團隊,在各種具體的技術領域,比方不要被雲鎖定。為了不要被雲鎖定,是以在創業初期就在考慮要相容各種雲,做各種各樣開源的研究,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基礎技術研究上,而在商業上沒有任何建樹,這是技術創業者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如果你用AI,你技術很牛逼,但是連最基本的攝像頭識别都沒有相容,都沒有落到應用場景中,也沒有人會去選你」
有一個創業者,他大概從投資人那邊拿了1000萬,完全一種技術的心态去建構一個PaaS平台。當他把PaaS平台初步建完以後,他已經花去了800多萬,但一個客戶都沒有簽下來。他融不到錢,後面的資金無法支撐他進一步拓展市場和對客戶進行服務,前面的這些投入都變成了廢品。雖然這個技術平台在他眼裡是做的非常美輪美奂,但實際上在最終客戶眼裡,我隻要解決問題的産品,我并不在意你這個到底是容器的還是虛拟機的,還是用了什麼AI的,我們還是看最終的效果。如果你用AI,你技術很牛逼,但是連最基本的攝像頭識别都沒有相容,都沒有落到應用場景中,那也沒有人會去選你。
這個是技術創業者最容易遇到的一個坑,把自己的技術,或者把自己技術牛的東西當作自己最大的Buying power,最大的市場競争力,實際上絕大多數技術創業者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阿裡雲最核心的競争力并不在于技術,而在于阿裡巴巴集團整體曆史上的技術沉澱」
以阿裡雲為例,阿裡雲最核心的競争力并不在于技術,最核心的競争力在于阿裡巴巴集團整體曆史上的技術沉澱。加上阿裡巴巴的敢于投資,建構了這麼龐大的一個資料中心,建構了這麼多的實體伺服器,把它通過技術虛拟化,建構了各個資料中心高速的網絡帶寬,能夠和營運商之間獲得相應的資源,才能建構這麼強大的基礎技術服務,而不僅僅是阿裡巴巴有一個飛天的作業系統。這兩點當然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如果隻有飛天作業系統,對阿裡雲來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難道阿裡雲就變成一個售賣飛天作業系統的公司?今天阿裡雲所能夠提出的能力,包括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技術開發者創業,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技術的通透,但那句老話怎麼說?“燈下黑”,如果恰恰就被自己的技術蒙蔽了眼睛,也是最大的風險點。
那麼,技術創業融資,核心是什麼?
「投資人給你錢,就是要讓你把你所描繪的未來和願景給實作掉」
關于創業融資,尤其是技術創業融資,有兩個觀點。
第一個核心觀點,今天融資不是目的,就像IPO也是融資,隻是向公衆市場要錢,但這個錢并不是你的核心目的。很多人把融資的成功當作企業的成功,然而并不是,要知道每融的一分錢,就是投資人對你的信心,對你的認可,而這個認可的背後,其實每個投資人都是非常貪婪的,貪婪在于他給你的錢心裡都是懷着對未來的期望和回報的。是以對于融資,每一分錢都是責任,而不是拿到融資就很牛一樣的。今天投資人給你錢,就是要讓你把你所描繪的未來和願景給實作掉。
「融資最核心的目的,是需要有投資人加把火讓你跑的更快一點」
所謂的融資今年好融往年難融,這裡也回到一個核心的問題,企業最重要實作商業價值。你要知道你每次融資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一個企業能夠自己有非常好的現金流,非常好的回報,為什麼又需要融資?而融資最核心的目的,你要做的事情,你目前的資源,或者能力、團隊各方面不足,需要有投資人幫你加把火讓你跑的更快一點,這時候你才需要融資。
很多創業企業融資,有時候打動了投資人會相對簡單,但往往很多創業企業死也死在融資上。因為融到錢以後就開始擴擴張團隊,沒有有效的規劃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是以導緻燒錢過度,最後企業真正的現金流崩塌,那個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沒有用了,即使融一個億、兩個億,即使融十個億都是于事無補的。
「你的基金回報五年就要退出,但我十年都不想上市,是以不可能要你的錢」
回到一切的本質,就是你要看你有什麼能力為你的投資人、你的團隊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不管這個未來是大是小,而是要把你心中的目标實作。當然實際情況中創業很有風險,成功的人也不是那麼多,但一開始抱着就是去融錢的目的去創業,這種成功率幾乎為零。如果抱着今天要把事情幹成,今天投資人給我的錢就是我在創業過程中的一個必要資源,相對來說這種心态就很容易成功。前幾年大家也會被融資,各種各樣的金額迷失了眼睛,包括電視台有很多平台報道。最重要的還是要搞清楚你自己要什麼。就像一個投資人說當年馬雲融資的時候說,你是不能投我的,因為你的基金回報五年就要退出,但我十年都不想上市,是以不可能要你的錢。
每個創業者成功有各種各樣的成功,但失敗都挺相似的,自己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做什麼。
「融資的第二個核心,是看錢背後的資源,拿了錢以後能驅動多少的商業資源」
第二個核心是看錢背後的資源,拿了錢以後能驅動多少的商業資源。有時候與其拿到現金,可能更有價值的是,比如不管是投資人也好,還是合作夥伴,給你足夠的商業機會和商業資源,這個東西本身要比資金本身帶來的價值更明顯。
不諱言,駐雲在跟阿裡雲合作過程中,阿裡巴巴投資了我們,他帶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錢,錢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還是合作的機會,包括大家互信的基礎,這些資源并不是簡簡單單用錢就可以衡量的。是以創業者在過程中,除了要關注我到底能從投資人那邊拿到多少錢,與其關注這個,還不如關注我的業務需要什麼資源,需要錢的時候融錢,需要其他資源的時候就應該去拿那些資源,而不是簡簡單單用融資的高低數量去評斷一個項目的成功與失敗,因為所有的事情還是要看到最後的節點的。阿裡巴巴發展到現在三萬億的市值,回頭去看阿裡巴巴并不是一個融錢很多的公司。在阿裡巴巴成功之前融的錢,比現在很多公司融的錢少的多的多。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判斷點,做正确的事情比做看上去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要來的有價值的多。
要用技術去改變整個世界或者商業,而不要成為那個陷在技術裡的人。要知道目的和目标,一個人定了目标比你做什麼更重要,堅定你的目标比你融多少錢更重要。
堅持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而且能夠不斷去修正你的方向,對每個創業者來說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去比拼那些融資。是以信念是最重要的,同時要看得清局勢,有時候要跳出來去看這個市場和世界會更重要。
想檢視對話駐雲創始人系列更多後續内容,可點選以下連結檢視!
對話駐雲創始人 | 七問技術創業者(一):AI、IoT,你是等技術成熟後用,還是提前布局? 對話駐雲創始人 | 七問技術創業者(二):雲計算、大資料,你要掌握底層技術,還是會用就夠了? 對話駐雲創始人 | 七問技術創業者(三):被雲廠商綁架 vs. 被技術人員綁架?你怎麼選? 對話駐雲創始人 | 七問技術創業者(四):“業務中台”and “資料中台”,你真的了解嗎? 對話駐雲創始人 | 七問技術創業者(五):創業者,如何讓你的商業得到快速驗證和落地? 對話駐雲創始人 | 七問技術創業者(七):5G、中國制造2025,你如何抓住這其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