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技術創業者如何繪制戰略“一張圖”

  “戰略,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作全局目标的規劃,戰術隻為實作戰略的手段之一。争一時之長短,用戰術就可以達到!如果是“争一世之雌雄”,就需要從全局出發去規劃,這就是戰略!”,以上是在百度百科中關于戰略的一個釋義。

  如果從我們中華文化特有的角度,從文字的構成來解析,“戰”字有“占”和“戈”組成,用意是用兵器(武力)占有;“略”字左“田”右“各”,意味着是各自的田地。合在一起,可以這樣了解,制定用武力攻占别人或保護自己的資源的一種全局整體規劃。

  技術創業者,在衆多的創業大軍中,是相對尴尬的一個群體。他們給人的印象,是有些呆闆,不知變通、不會随機應變,創業成功率又相對特别低的一群人。不過,幸好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是推崇“任正非”式的技術引領者,而不是繼續推崇十多年前以“貿工技”揚名的柳傳志。-- 這,些許緩解了我們這類技術創業者的尴尬。

  其實上面關于戰略說的已經比較明了,戰略其實就是為了達成一個相對長遠的目标而制定的一個規劃。從技術人的角度和非技術人的角度,去實作這個目标,去做這個規劃,其實作路徑是有差別的,這才有了所謂“技工貿”和“貿工技”的路線之争。

  技術人員創業偏愛“技工貿”,非技術人員創業偏愛“貿工技”,其實這二者無所謂優劣之分,對一個企業來說,首先活下來,持續的活下去才是第一要義,解決當下,才有以後的精彩。馬雲曾經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數人會死在明天晚上”,其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作為技術創業者來說,走“技工貿”路線更容易死在明天晚上,因為要在比較短的時間内,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并且轉換為市場價值,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也是很多技術創業者很容易失敗的原因。

  “戰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創業者準備着手要實作的一個夢想。不過,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的才華要撐得起你的夢想”。作為技術創業者,其實就是你的技術能否可以支撐起你這個夢想生根發芽,然後成長和壯大。

  我也有一個夢想,在2008年曾寫過一篇

《論本我、自我、超我對人工智能的啟示》

的博文,上面這樣寫道,“很早的時候自己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創造一個機器人(能學習會思考),是以一直以來讓别人看似在學習雜七雜八的東西(軟體、硬體、通信、基因、哲學、文學、美術、圍棋等等),似乎在今天都有了注腳”。

  2002年,凱文·凱利在谷歌的一個小型聚會上問拉裡·佩奇,你為什麼要做免費搜尋?拉裡·佩奇說,“哦,我們其實在做人工智能。”記得我在《必然》上看到這部分内容,内心是非常觸動的。在2000年那個時代,乃至十年前,我們一般人的認知裡,谷歌的戰略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搜尋”,而不是“做人工智能”。

  就如今天我們是在做物聯網軟硬中間件,面向各種行業,下接各種傳感器,上接各種雲平台,不斷收集各種資料,然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處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在做人工智能(至少是為未來的一個夢想做技術鋪墊)。

  不過相反,記得雷軍曾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想法,就應該直接去做,而不是中間做一個,最後再去實作那個想法。

  如此,戰略到底是什麼?有時候在我腦子很清晰,有時候也很模糊。是以,作為一個技術創業者,特别是創業新手,如何繪制戰略“一張圖”?如何貫徹“一張圖”?又如何堅守這“一張圖”?和衆多創業者一樣,我也是帶着類似的“疑問”來到湖畔大學“在湖邊”課堂上來的。

  “湖畔大學”如雷貫耳,這是以馬雲、馮侖為首的一衆非常成功的商業大佬一起籌辦的大學,是發現并訓練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為己任的一所學校。

  在這裡,應該可以尋求到所要的答案。

  這是第二次去湖畔大學了,第一次是參加阿裡雲MVP的閉門會,聽着在湖邊餘音袅袅的古筝來到了會場。這次沒有了美女、古筝,迎來的是網際網路領域的風雲人物湖畔二期學員UCloud創始人季昕華、湖畔四期學員大搜車創始人姚軍紅和湖畔大學顧問朱亮老師。

  大搜車創始人姚軍紅姚總,其戰略“一張圖”的繪制過程,用姚總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尋找“原點”的過程。所謂的原點,按照我的了解就是找到出發的始點。四年的過程中,在零收入的情況下,姚總大概以不到一年的時間為周期,快速試錯,去尋找可以持續發展下去的“原點”。從2012年12月開始,一兩年後找到“原點”,再經過兩年的發展,四年時間,先後獲得阿裡巴巴等機構超過12億美元的融資,被PitchBook 評選為“2017 年全球新晉獨角獸”。

  UCloud的季總和姚總有些不同,一開始就有明确的戰略,然後帶着這個戰略規劃,去不斷的找投資人的過程,但也是找了一千個都失敗的過程。最後頓悟,隻有面向自己的使用者,背對投資人,才是真正赢得投資人的時候。

  在演講中,姚總提到,所謂的“戰略”,其實就是在巨頭林立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戰略”是陽謀,不怕被别人知道。可被别人輕易抄襲的戰略,不是真正的戰略,真正的戰略是别人學習不到,也抄襲不走的。在巨頭林立的世界裡生存,一定要差異化,要尋求巨頭目光之外的領域,早發現,早落實,不斷找到公司自己的價值點。

  戰略有了,原點找到了,“一張圖”清晰了。剩下的就是要貫徹“戰略”,至少要讓所有的中高層都要明白,戰略是什麼。這也是季總在演講中,告訴我們,如何開會的問題,怎麼開會效率才高,怎麼開會才能讓戰略意圖更好的被貫徹。

  這同時也是姚總所強調的,要通過提升影響力,增強上司力群組織力的,才能更好的去執行戰略。并且說,沒有為戰略進行對應組織架構調整的戰略是僞戰略,是無法去貫徹到底的戰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和疑惑,如何繪制戰略“一張圖”?如何貫徹“一張圖”?又如何堅守這“一張圖”?似乎在聆聽演講的過程中,這些問題被不知不覺地被化解了。

  戰略“一張圖”的背後,我所感受到的,就是那不同尋常人的,屢敗屢戰,有勇氣,有擔當,堅持不懈去拼搏的創業者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所謂的戰略,才能真正的落地,才能真正的發揚光大。

  同為技術創業者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困惑,如過讀完文章,還是依舊不能解惑,可以評論區留言給我,我們可以在創業路上,一起去交流,一起去解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