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鎂客·請講」天寶陳朝晖:AI 的準确譯法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機器智能

AI主要運用大資料、算法去完成各項指令,靠的是強大的計算能力,而人類也有自己的優勢。

差分技術,将定位誤差縮小到厘米

衛星導航剛對民用開放時,天寶公司随之在美國成立。發展至今,這家高科技企業已經曆了四十餘年風雨,合作夥伴從最開始的美國拓寬到全世界100 多個國家,在36 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員工數達到11000 多人,年銷售額超過30 億美元。

“起初,天寶的主要業務為衛星導航。90 年代初,天寶在技術上實作了突破性飛躍,我們用實時動态差分法大幅度提高了定位精度,這樣各行各業都能用到我們的技術了。”陳朝晖說。

「鎂客·請講」天寶陳朝晖:AI 的準确譯法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機器智能

普通的衛星定位的誤差一般在5~10 米左右。而在差分技術的幫助下,定位誤差能被縮小到厘米甚至毫米。這樣,很多需要精準定位的場合就能改善此前在人工操作時的麻煩,實作高效、準确的作業。

農業上的應用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一般而言,種植莊稼需要經過耕地播種、施肥灌溉以及收割等多個環節。其中,播種是最關鍵的一環。假如播種時莊稼沒有排列整齊,一塊兒過于稀疏,另一塊兒過于密集,那麼稀疏的部分就會造成本來就稀缺的土地資源浪費,而密集的地方又會因莊稼互相搶奪養分而營養不良。同時也為後期作業造成麻煩。

陳朝晖說,“這時,就可将天寶的高精度導航裝置安裝在拖拉機上面,同時配備控制軟體和液壓自動化部件,就能實作拖拉機的自動駕駛,使小麥等農作物的種子被精準地播撒到農田中。”特别是在黑龍江和新疆等地的大面積田地上,四周都是土地,沒有任何參照物,運用自動駕駛技術既能大幅提高效率,又能避免人工駕駛拖拉機時出現的誤差,進而有效利用土地和肥料,增加農作物産量。

如今,天寶的業務領域覆寫地理資訊、工程建設、農業、交通運輸和包括AI和無人駕駛在内的多個新興領域。

全球專利2000多起,做科技領先企業

每年,科技企業都會投入大量經費用于新興科技的研究。

根據彭博社釋出的2017 年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亞馬遜、Alphabet、三星、微軟、華為和蘋果等知名科技企業均位列前幾名。其中,排行第一的亞馬遜的全年科研投入為226億美元,據統計,科研投入占到了亞馬遜總收入的12%左右。

對于天寶公司而言,技術是他們的優勢項,要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每年在科技研發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陳朝晖說,“我們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達到産值的13%左右,目前全球專利有2000 多項。”

「鎂客·請講」天寶陳朝晖:AI 的準确譯法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機器智能

除了企業内部加強對前沿科技的研究外,天寶還通過并購的方式,逐漸擴張技術版圖。

企業創立之初,天寶的主攻方向為衛星導航,這二十幾年來,天寶又陸續并購了其他公司,一方面利用其他企業的技術優勢填補自身的技術空白,另一方面又拓寬了相關領域以及相關地區的市場。至今,天寶并購了100 多家公司,這些并購案例也成為很多企業的研究和學習的對象。

2012 年,天寶向谷歌收購3D 繪圖軟體SketchUp,此前這款軟體用于幫助使用者在Google Earth(谷歌地圖)裡設計出3D 模型,比如3D 建築等等。

“這是一款很好的3D設計軟體,可以運用到很多領域。”陳朝晖表達了對這款軟體的肯定。

從SketchUp,到Applanix、Tekla、Beena Vision……. 過去二十幾年,天寶以并購或合作的方式從最初的衛星導航進入到其他領域,将其他家公司的軟體和經驗彙聚到本公司中。就這樣,天寶建設出一座宏偉的技術大廈。

AI是機器智能,與人類優勢互補

時下,AI是最熱門、最前沿的技術之一。

百度、阿裡、騰訊等巨頭已經接連成立實驗室,招募了一大批國内外專家從事AI的研究。

而自從AI誕生以來,社會各界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聲音,即人類終将被AI取代,大批的人會失業,而假如AI失控,對人類将會産生巨大威脅。也有一些樂觀者對這項新技術表示看好,認為AI會是人類最好的幫手。

對此,陳朝晖從天寶取得的一些階段性成果和經驗出發,表達了對這一技術的看法。

他認為,機器是機器,人類是人類,機器與人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AI主要運用大資料、算法去完成各項指令,靠的是強大的計算能力。而人類也有自己的優勢,AI可以與人類優勢互補。

“我贊同馬雲的話”,陳朝晖說,“AI 翻譯成人工智能并不準确,應當翻譯為機器智能。”

天寶過去的十幾年一直在積累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将機器智能運用到農業機械和工程機械,讓它們可以自動地完成作業,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在11 月份的全球使用者大會上,天寶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展示了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工程機械車隊聯合作業的場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