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造車勢力都想對标特斯拉,零跑表現得尤為明顯。
1月3日晚,零跑首款量産車S01在水立方正式上市。官方零售價18.99-22.99萬元,綜合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10.99-14.99萬元。與其他紮堆智能純電動SUV市場的新造車勢力不同的是,零跑S01采用了雙門四輪的Coupe造型,同時搭載了“指靜脈識别解鎖”、“一體式電驅總成”等自主研發技術。
一方面,不做SUV即意味着,零跑将戰火一定範圍内繞開了所有新造車勢力,畢竟大家即将把智能純電動SUV市場殺成紅海。另一方面,在核心技術和完整自主研發能力上,零跑又自視是特斯拉第二,這又會對現有的純電動車品牌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今天釋出的S01,就是承載了我們諸多自主研發技術的首款産品。零跑的最大優勢,是車内大部分的自主零部件以及功能子產品都是自主研發的。控制和狀态資訊都可以上雲端和被雲端控制,是真正意義上的車載網際網路。”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表示。
由于定位在10萬元級,零跑的目标人群顯然與特斯拉有着很大不同。那麼,如何了解這家初創車企?
自主研發的雙刃劍
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趨勢的催動下,許多新興技術正不斷用于汽車行業。一些傳統車企會更加注重發展出強大的整合能力,尤其是在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方面。但對于零跑汽車來說,依托安防技術供應商大華股份和公司創始團隊,自主研發正成為其一大特點。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零跑的S01上市釋出會,幾乎整場都在講技術、參數和體驗。其中,一些自主研發的技術被拿出來進行了分享。
比如,可以無鑰匙進入的“指靜脈識别解鎖”技術,使用者可以隻通過手指完成車門開關鎖。一體式電驅總成讓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及減速器達到高度內建化。據零跑公布的資料,內建的設計最終相比相同性能的傳統設計減少30%重量、40%體積。
更為重要的是,零跑S01在算力方面即将超越特斯拉搭載的晶片産品。
據朱江明介紹,零跑與大華股份聯合研發的人工智能圖像識别晶片“淩芯01”,将在今年二季度進行實車測試。這款晶片的最大運算能力可達5Tops(5萬億次/秒),是Mobileye EyeQ4晶片的兩倍。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特斯拉Model S搭載的是上一代的Mobileye EyeQ3晶片。蔚來ES8搭載的是Mobileye EyeQ4晶片。
事實上,自主研發技術有一大好處是,它可以讓産品開發速度更快。
按照零跑的計劃,繼S01後,T平台首款車型将在2019年上市,S平台第二款車型将會在2020年上市,C平台則會推出一款純電動跨界SUV。這些車的量産落地也會加快,其中,S01從預研到量産用時44個月,T平台的首款車型預計36個月可以量産,C平台的車型則可以再縮短到33個月。
但自主研發也有自己的問題。因為,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由于搶的是傳統車企的市場,是以一些關鍵技術比如三電等,均需自主研發,但最終整體會拉長造車周期。而且,相比其他新造車勢力而言,零跑耗時三年研發的技術,可以拿來稱道的并不算多,一些智能駕駛功能比如自動泊車等與其他公司相比也差别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S01的NEDC續航裡程為300/380公裡。蔚來首款量産車ES8的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則為355公裡。雖然零跑方面稱為解決續航裡程焦慮做了許多工作,并最終設計出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系統,380标準版車型電池系統能力密度達到140Wh/kg,但最高380公裡的NEDC續航水準,對于緩解續航裡程焦慮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需要每個消費者自行體會。
大衆與豪華兩大陣營
從售價區間看,新造車勢力已然形成兩大梯隊。
第一類為大衆型。零跑S01産品的低價定位恰可以歸于此類。其他的如威馬EX5補貼後售價為11.23-21.63萬元(以北京為例)。小鵬G3綜合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13.58-16.58萬元。這一類的産品價格略有不同,但彼此間的差價并不算大。
第二類為豪華型。蔚來ES8七座基準版補貼前售價為44.8萬元,6座版補貼前售價45.6萬元。理想智造ONE的補貼前售價将在40萬元以内(照此計算補貼後售價或在32萬元以内)。蔚來的第二款量産車雖然有所降價,但ES6補貼前售價為35.8-44.8萬元(補貼後售價或為27.9-36.8萬元),仍處于豪華型梯隊之内。
這看上去可以了解為,即便新造車勢力紛紛喊着超越特斯拉,但在内部之間,它們并沒有過多的重合市場。
但真實情況或許并非如此,零跑在新造車勢力中有時顯得過于張揚。雷鋒網新智駕獲悉,去年8月,零跑一則“專屬陪伴禮”的活動規定将戰火燒向所有新造車勢力。按照規定,前3000名預訂零跑S01的使用者如果選擇蔚來、威馬和小鵬,放棄S01,除退還訂金外,還将額外返還訂金同等金額費用。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零跑想要與蔚來等新造車勢力搶占使用者的意圖已近公開化。
問題是,零跑S01有多大機會擠進智能純電汽車這片市場?
截至目前,新造車勢力中已經上市的車型為蔚來ES8、ES6、威馬EX5和小鵬G3,今年還将上市理想智造ONE、電咖天際ME7、拜騰K-Byte Concept以及奇點iS6等品牌車型。這還沒有把奧迪、寶馬和奔馳,以及自主品牌競相推出的新能源戰略車型計算在内。
無論從資本規模,抑或技術實力,零跑S01如果想要從這些産品中突圍,或許不能僅靠引以為榮的自主研發技術,而是相容并蓄尋找更多的優質供應商。
回顧2018年,國内新車市場銷量連續多月出現下滑,新能源汽車則逆勢飙升,去年前11個月共銷售103萬輛,同比增長68%。商務部甚至預測2019年全年有望達到160萬輛左右。這意味着,接下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将更為激烈。
想要争奪年輕人的零跑,在今年傳遞前應該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