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月 19 日(周三)晚 8 點,【大咖Live】第 30 期智能駕駛·V2X專場,我們邀請到大唐電信無線移動創新中心副總工胡金玲詳細解析“C-V2X如何更好的助力智能駕駛發展?”。照例,本次分享對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旗下會員組織「AI投研邦」會員免費開放。
本文對整場分享進行了綜合整理,AI投研邦會員可進入雷鋒網旗下會員組織【AI投研邦】頁面檢視實錄。
業内已達成共識,V2X是支撐智能駕駛的必要手段。我國推出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線圖,在SAE分級自動駕駛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了網聯在智能駕駛中的作用,并根據網聯能力劃分了三個階段:網聯輔助資訊互動、網聯協同感覺以及網聯協同決策與控制。網聯功能的增加,主要是通過資訊互動助于消除資訊的不确定性,進而更好地實作智能駕駛。
在大唐看來,V2X是實作智能交通和未來自動駕駛的關鍵支撐技術。V2X作為單車智能感覺手段的有效補充,其使得車輛感覺更加安全、簡單、可靠,内容方面也更加豐富。而V2X需要汽車、通信、交通、網際網路等多行業建立融合的體系。在這條産業鍊上,大唐電信給自己的定位是專注通信裝置或通信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胡金玲為「AI投研邦」會員詳解V2X概念。C-V2X 即基于蜂窩的V2X技術(cellular V2X), 是5GAA提出的一個術語,用于區分 DSRC。該術語從概念上講包含了基于 LTE的V2X 和基于 NR 的V2X。LTE-V2X作為5G車聯網應用的第一階段,未來将平滑演進至5G。
胡金玲更深一步進行了解釋:5G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包括EMBB、URLC、EMTC三大場景,其中車聯網是5G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關于車聯網的發展,目前在标準方面也有清晰的技術路徑,包括第一階段的LTE-V2X以及後續R15的LTE-V2X以及基于新空口技術的NR-V2X。
未來自動駕駛實作以後,在車聯網方面,新的場景、新的應用也會不斷出現,可能會再現更進階的需求。在胡金玲看來,未來自動駕駛階段,機器将替代人駕駛。是以對V2X通信的需求,除安全告警、交通控制資訊以及資訊娛樂外,還将進一步的擴充,包括支援高精度地圖實時更新,自動駕駛車輛路徑規劃,車輛實時操控等等。同時,時延、可靠性、傳輸速率等方面,也對V2X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唐是傳統移動通訊裝置商,基于LTE成熟的産業生态,開發了針對車聯網的LTE-V2X系列産品,未來也可平滑演進到5G。這是大唐選擇這條路線的主要邏輯。2016-2018年,大唐陸續釋出業界首款LTE-V車載單元、LTE-V路側單元及LTE-V通信模組及配套開發軟體,已與産業鍊上下遊多家企業形成密切合作。
1個月前,C-V2X“三跨”互聯互通應用展示是世界首例跨通信模組、跨終端提供商和跨整車廠的C-V2X互通測試。大唐為八家終端中的六家提供V2X通信解決方案,與十一家車企中的七家完成深入對接,并獨家提供路側通信解決方案。
雷鋒網了解到,重慶智博會i-VISTA自動駕駛挑戰賽是全球首次在自動駕駛大賽中引入C-V2X技術。大唐也是C-V2X解決方案獨家合作夥伴。獲得前三名的車隊有兩支車隊安裝了大唐C-V2X車載終端。
胡金玲多次強調,LTE-V2X及NR-V2X是ITS産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唐将批量供應LTE-V2X通信模組,推動LTE-V2X實作從小數量、封閉區到大規模、實際道路的測試驗證。
會員最新速遞
智能駕駛·V2X專場,我們邀請到星雲互聯聯合創始人王易之、美國密歇根大學迪爾伯恩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正教授向衛東、大唐電信無線移動創新中心副總工胡金玲。
三場分享現已結束,AI投研邦會員可進入「AI投研邦」頁面進行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