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這一章的内容不僅僅限于産品經理,每個人都可以參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或者目标的時候,我們的腦子裡不是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出來,就是似乎有很多的想法,卻怎麼也捕捉不到,理不出頭緒來。

有一種思維方法或許對你有幫助,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可以稱之為“結構化發散思維”。

那麼什麼是結構化發散思維呢?

英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戴勃諾博士将人的思維方法分為兩類:垂直思維和水準思維。

垂直思維:也就是我們說的邏輯思維。這種思維方法是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内,按照一定的思考路線一步一步地去思考。

水準思維:又稱為發散性思維,它是相對于垂直思維而言的,指的是在思考問題時擺脫舊經驗、舊意識,沖破正常的束縛,提出富有創造性的見解、觀點和方案。

例如:

垂直思維: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IMG_0817.JPG

水準思維: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IMG_0818.JPG

結構化發散思維就是這樣一種将邏輯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有效結合的思維方法。

結構化發散思維的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從新想法中總結新的思考方向,再從新的思考方向發散出新想法,如此循環反複,直到系統的窮盡我們所能想到的所有方向和想法。

如何進行發散思維呢?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工具,思維導圖。可以下載下傳mindManager,也可以下載下傳别的思維導圖的軟體。

然後,我們要确定思考的中心主題。

注意,中心主題必須是清晰的,明确的,具體的。

再然後,我們就圍繞主題開始進行思考,列出所有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應對方法。這個時候,一開始大腦可能是混沌不清的,我們要記錄大腦每一瞬間的想法,哪怕這個想法是不靠譜的或者是很瘋狂的。

接下來,把想法進行歸類。注意,歸來的标準一定要是唯一的。分類過程嚴格遵循“互相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

最後,直到網鋪到足夠大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收網了——對每個想法進行逐一的甄别,确定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不符合實際的。

這個過程看起來有些複雜難懂,我們舉個例子看就會更加清晰明了了。

俗語雲: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上班容易犯困是很多人的困擾。我們就以“解決上班容易犯困的問題”為中心主題來說明。

1、明确主題“解決上班容易犯困的問題”。在思維導圖上确立主題。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image.png

2、确立了主題,思考的旅程就開始了。這個時候要進行發散性思維,嘗試尋找一些想法,并記錄下來。

注意:這個過程中,大腦不應該受到任何的束縛和限制,可以任憑想象力去馳騁。對新的想法也不做任何的否定和批判。因為新的想法可能會在之後幫助我們找到其他靠譜的想法或方向。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經過一輪的發散性思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零散的想法。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特征。接下來就是辨識這些想法之間的内在聯系,并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分類。

為了便于分類,先把剛才的雜亂無章的按照分類标準大緻分類,我們按照感官進行分類。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然後進行整理,如下圖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再次強調,這個分類過程嚴格遵循“互相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

互相獨立,要求同一層級的分類結果互相之間是明确獨立的,不存在交叉重疊。分類發生重疊往往是由于我們在同一層級裡采用了多個标準去進行分類造成的。

完全窮盡則要求分類結果是完整的、周密的。每一層極分類完成時,我們都得詢問自己,是不是把所有情況都想到了。隻有确定沒有任何遺漏,那麼分類結果才算是“完全窮盡”。

遵循這一原則進行分類後,我們會發現一些新的思考方向。比如,我們看到,觸覺、味覺,可以想到嗅覺,聽覺。這個時候,就按照新的方向進行思考。

就這樣,不斷的從新想法中總結新的思考方向,如此循環反複,我們的思路慢慢被打開,對問題的思考越來越全面,思維脈絡越來越清晰,思考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最終,清晰地繪制一張大網在全景圖中。

産品經理十七章:結構化發散思維

IMG_0819.JPG

最後,對每個想法逐一甄别,确定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不可行的。

怎麼樣?學會了嗎?下次試試看看吧。

祝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