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螞蟻金服ATEC技術峰會:共探技術開放新生态小螞蟻說:

小螞蟻說:

就在9月21日,螞蟻金服ATEC(Ant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nference)技術探索大會的“金融科技開放峰會”和“螞蟻區塊鍊生态峰會”上演了。

我們不妨把大會當成汲取行業洞見,指導下一步實踐的“課程”,“預習”下面幾個問題: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現狀如何?本質是什麼?實作路徑有哪些?區塊鍊的核心本質是什麼?如何實作價值?每個行業人士心中都有有洞見,也有疑問和難處,更有願景和期待。

預踐金融數字化轉型的躍遷之旅

如何設計數字化轉型的合理路徑?什麼樣的技術産品才真正符合金融機構的需求?

數字化信号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來到銀行和金融機構,改變着客戶的體驗和習慣。

銀行正在經曆業務、管道、使用者、産品等層面的快速變遷:對公業務基本飽和,個人消費金融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持續高速增長,而銀行對于個人客戶、小微企業的服務能力非常有限;實體網點存在大量局限,業務移動化成為數字化銀行的主要方向;數字化打破了客戶邊界,銀行不但要服務于高端企業和個人客戶,還要通過數字化管道觸達所有客戶群體;随着客戶的數字化移動習慣養成,傳統銀行需要快速轉變,線上上拓展多元度的非金融類業務場景,并引流到金融服務。

麥肯錫報告指出,數字化時代使用者消費行為和業務形态不斷變遷,如果銀行不積極應對的話,到2025年,五大零售業務(消費金融、按揭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零售支付、财富管理)中10%-40%的收入将面臨威脅,20%-60%的利潤将消失。

根據IDC去年的報告,在全球1000大企業之中,已經有67%将數字化轉型定位為企業級戰略。就銀行來說,麥肯錫釋出的《中國銀行業CEO季刊 - 取勝數字化,擁抱Fintech》指出,國際領先的外資銀行平均每年投入稅前利潤的17%-20%用于數字化轉型創新。中國的銀行雖然也在談數字化,但沒有把它作為全行戰略的層面去重視,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投入僅占利潤的1-3%,對于數字化戰略布局以及實施落地、體系建設的經驗普遍不足。

在壓力面前,國内銀行需要在了解數字化轉型本質的基礎上尋找突破口,挖掘數字化轉型合理的路徑。

首先,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什麼?

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曾指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是靠單純的自主可控、成立科技公司、啟動雲計算戰略就能一蹴而就,因為這些都是部分有效但偏向局部的戰術,而實作公司管理層文化和思想的“數字化”才是關鍵:

科技在企業的地位、科技人員的占比、每一款産品設計的流程、每一個業務部門中的獨立科技力量的存在、技術創新對業務的推動力和創新速度、任何一個新的想法的決策和執行速度、線上業務的疊代速度、企業内部數字化的管理和資産的數字化,方方面面組合在一起才逐漸形成企業數字化的基因。

是以,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是從企業管理層和科技部門管理者的思想上進行變革,進而仔細分析目前現狀,重新梳理和規劃,并不是做IT咨詢規劃,而是要将企業最高層的戰略和科技的推動力牢牢結合在一起,進而根據自身情況先設計轉型路徑,快速疊代、不斷試錯,充分利用既有優勢,最終實作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的逆襲。

接一來,剖析數字化轉型的本質,銀行要從自身特點和目标談起,設立合理的路徑以及路徑上每一個節點的轉型是最重要的戰略。

結合螞蟻金服與金融機構合作過程中的探索和實踐,以及不同銀行機構的技術現狀和業務實際特點,劉偉光總結了國内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四個切入點,包括體驗創新、科技創新、生态創新群組織創新:

從體驗創新導入,銀行可通過“統一銀行超級App”來實作端到端客戶旅程的數字化改造、建立“全管道、全業務、全智能”的服務能力,尤其适合移動APP體驗差、需要提升客戶體驗和線上營運能力的城商行、農商行、股份制銀行;

以科技創新導入,銀行可引入數字化科技能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驅動全新業務模式,同時探求與金融科技公司戰略合作,适合科技能力較強、采用大機或封閉主機平台的股份制銀行、農信、農商;

以生态創新導入,銀行基于移動端和網際網路平台引入數字化生态合作,将金融服務更加廣泛和頻繁地嵌入到零售和公司銀行業務場景中,打造創新業務模式,适合科技能力較強、定位零售銀行業務、希望增強零售業務的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

以組織創新導入,銀行可以通過成立獨立的組織,進行數字化業務的“水箱孵化”,實作“雙軌創新”,适合高層轉型決心大、希望開展直銷銀行、網際網路銀行的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

去年年初,螞蟻金服宣布将技術成熟一個,開放一個,自此團隊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在去年ATEC大會上,螞蟻還宣布了一系列技術開放計劃。螞蟻金服金融科技開放正在逐漸深入,與客戶産生越來越深層次的連接配接和合作。

在即将舉行的ATEC大會的“金融科技開放峰會”上,劉偉光将以“預踐數字金融之旅”為主題,更加深入地探讨銀行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實作路徑,通過業務和全棧式的技術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詳解螞蟻金服業務開放和技術開放的雙軸驅動,分享螞蟻對數字金融的最新洞見。此外,螞蟻金服還将釋出科技開放生态的重量更新,幫助銀行機構在推進數字化轉型中有經驗可循,有技術可用,有方案可落,有效果可預期。

來自麥肯錫咨詢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外彙交易中心、徽商銀行等螞蟻金服的生态夥伴将在這一峰會中從不同視角分享關于銀行在科技轉型中的取勝之道、銀行基礎設施建設、如何讓金融邊簡單、人工智能對金融業最大的影響等話題的行業洞見,敬請期待。

螞蟻金服的區塊鍊平台能力馬上開放了

2015年至今,區塊鍊技術的應用落地一直是難點。

區塊鍊作為信任連接配接器,核心作用是用算法和技術架構解決去中心化的信任問題,打造信任機制。而在金融領域,螞蟻金服在項目實踐中曾面臨諸多挑戰,比如,與在鍊上産生的比特币不同,區塊鍊在金融體系中不可能做到閉環,是以資産資金線上線下保持一緻和真實至關重要;對于使用者來說,提升參與方對區塊鍊可信度的增信感覺彌足關鍵;真實場景的交易量往往很大,金融機構經常面臨解決針對叢集架構的節點優化受理和共識效率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螞蟻金服已經深耕了不可篡改、公開透明、可追溯的區塊鍊技術,通過為參與方提供區塊鍊資料浏覽器、浏覽器代碼開源等技術,實作了可視化地展示鍊上資料;并通過受理和共識分離解決了針對叢集架構的節點優化受理和共識效率的問題等等。

如今,螞蟻金服已經積累了系統化的BASIC戰略(Blockchain 區塊鍊,AI 人工智能,Security 安全,IoT物聯網和Computing 計算),而區塊鍊技術正是這五大“基石”之一。

打造能夠落地的區塊鍊技術隻是起點。這兩年來,螞蟻金服已經将區塊鍊技術在許多場景中實作了突破,比如:

2016年12月,壹基金區塊鍊公益項目“照亮星星的孩子”在支付寶上線,這個項目應用了2016年7月上線的螞蟻金服區塊鍊公益平台,把每筆善款記錄在區塊鍊上,并蓋上時間戳,這個記錄也就不可修改了,每一筆善款都有迹可循。

2017年5月,天貓國際啟動全球溯源計劃,利用區塊鍊技術及大資料跟蹤進口商品全鍊路,彙集生産、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資訊,天貓針對來自澳洲、紐西蘭26個品牌商家、奶制品,基于螞蟻金服區塊鍊提供了關于每一瓶奶制品的資訊溯源碼服務。

2017年8月,信美人壽互相保險社應用螞蟻金服區塊鍊技術,上線國内保險業首個愛心救助賬戶,這個賬戶也是國内首個運用區塊鍊技術記賬的互相保險。

2018年6月,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鍊的電子錢包跨境彙款服務在香港上線。港版支付寶AlipayHK的使用者可以通過區塊鍊技術向菲律賓錢包Gcash彙款,3秒就可以完成,實時到賬、省錢、省事、安全、透明。

2018年8月,螞蟻金服與航天資訊合作,試水區塊鍊醫療電子票據服務,杭州、台州、金華三地的患者可以用支付寶繳納挂号、門診和住院資訊,相關電子票據就會出現在支付寶的“發票管家”裡,患者隻要用手機掃一掃檢查單上的二維碼,就能掃出電子票據,不用再去視窗排隊開了。

2018年8月,五常市政府螞蟻金服集團展開全面合作,五常大米将引入螞蟻金服區塊鍊溯源技術,從9月30号開始,五常大米天貓旗艦店銷售的每袋大米都有一張專屬“身份證”。使用者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就可以看到這袋米從具體的“出生”地,用什麼種子、施什麼肥、再到物流全過程的詳細溯源記錄。

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表示,在區塊鍊領域,我們堅持螞蟻的技術價值觀,有“三做”和“三不做”原則。“三做”包括:用區塊鍊來解決有社會價值的實際問題,讓金融和商業因為可信變得更加透明和高效;不斷攻克區塊鍊通向大規模實際應用的技術障礙;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建開放的區塊鍊生态。“三不做”包括:不做沒有任何真實價值的“空氣币”;不做違反法律法規的技術應用;不做任何傷害使用者資料安全和隐私的行為。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螞蟻金服開發了一整套産業級區塊鍊系統來支援實際場景應用,并與合作夥伴共享區塊鍊技術的價值。螞蟻金服希望在與ISV(獨立軟體開發商)緊密合作的基礎上,對整個研發上和體系上給予支援,聯合進行整個行業市場的生态布局,不斷把底層科技能力向應用層面沉澱,打造真正的金融行業的縱深度。

在今年的“螞蟻區塊鍊生态峰會”上,螞蟻金服将以“攜手同行,鍊向未來”為議題,正式釋出螞蟻區塊鍊解決方案,首次對外開放螞蟻金服區塊鍊平台能力,推出ISV合作夥伴體系。除此之外,更有衆多業内嘉賓的精彩演講,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對于區塊鍊價值的思考吧。

— END —

螞蟻金服官方唯一對外技術傳播管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留言及個人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系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