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演義》為何要如此神化諸葛亮?諸葛亮又是如何被神化的

提到諸葛亮,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已然成為了智慧的化身。可事實上,真實的諸葛亮并非如此完美,他雖然是一位賢相,但是并沒有人們所認為的那般神乎其神。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過度神化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過,這種神化過程并非隻由作者完成,也少不了普羅大衆的共同參與。那麼羅貫中是如何神化諸葛亮的呢?

《三國演義》為何要如此神化諸葛亮?諸葛亮又是如何被神化的

在曆史中,曹操的才能是十分突出的,他絲毫不比諸葛亮差。但是在演義中,曹操的才能和指揮能力完全不及諸葛亮,同時曹操的仁德也遠比不上劉備。但是事實上,如果我們讀過曹操《述志令》的話,就足以看出他興複漢室的遠大理想不輸劉備。那為何小說與曆史相差這麼大呢?其實很簡單,羅貫中一直貫穿着“尊劉貶曹”的思想在創作。造成這種原因的根本在于劉備和曹操治國理念的差異,劉備向來以仁德為本,而諸葛亮作為劉備陣營的核心成員,神化他也就順理成章了。反觀曹操,他的治國之策就不同于劉備,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多了很多嚴厲的刑法,在這一點上就與儒家思想完全背道而馳。以羅貫中的立場來看,他是認可儒家思想的,是以“尊劉貶曹”也就合情合理了。

《三國演義》為何要如此神化諸葛亮?諸葛亮又是如何被神化的

為了能更生動貼切的神化諸葛亮,羅貫中花費了很大的精力設計情節,其中像“草船借箭”“空城計”,就濃墨重彩的塑造了諸葛亮超凡的智慧。當然,諸葛亮被神化并非羅貫中的一廂情願,如果沒有廣大讀者的參與,恐怕也行不通。大文豪蘇轼就曾親眼目睹了“聞劉玄德敗,颦蹙而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暢快”這樣的情景。就連朱熹也是站在“尊劉貶曹”的一方,如此一來,“尊劉”必然導緻在某種程度上神化諸葛亮,“貶曹” 則必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醜化曹操。

《三國演義》為何要如此神化諸葛亮?諸葛亮又是如何被神化的

還有很多根據三國而改編創作的戲劇、評書中,曹操向來都是以一個奸雄的形象出現,這也間接的把諸葛亮推到了高不可攀的神壇。甚至由于很多朝代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一些民間傳說把諸葛亮吹捧的更加的具有神秘色彩,往往把諸葛亮塑造成了得道高人救濟世間的形象。以至于上千年來,很多人把小說、傳說、書評、戲劇中的諸葛亮當成了真正的諸葛亮,他在人們的心目中也就幾乎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人物。是以,當有人把曆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展示出來的時候,往往很多人不願接受,因為褪去諸多虛構的光環之後,二者反差極大。

《三國演義》為何要如此神化諸葛亮?諸葛亮又是如何被神化的

當我們了解了曆史上三國的正統之争,也就可以了解為何經常有人要替曹操翻案,因為曹操的奸雄形象,也是南宋時期出于現實利益需要而人為塑造的。同樣的,統治者為了給臣民樹立忠誠的典範,就需要塑造一個合适的人物形象,而諸葛亮的忠誠是很少見的,他對蜀漢的忠誠達到了何種地步呢?明知道劉禅是扶不起的阿鬥,而且當時獨攬大權,但他卻依然對這位“草包”皇帝忠心不二,不生異心。這種對君主的極度忠誠是曆代統治者最喜歡看到的,因為這有利于統治。是以,除了小說、戲劇、書評等對諸葛亮的吹捧,再加上統治者的推波助瀾,諸葛亮在人們心目中就更加被神化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