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于武家人,而是選擇還政于李唐?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從自己兒子的手中搶過了皇位,改唐朝江山為大周江山,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麼,為什麼在她晚年,依然立了自己的兒子大唐血脈李顯為太子,而沒有将皇位傳給自己武家的幾個侄子呢?在我看來,無非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奪來的江山不長久,人心思唐

武則天上位的前提是具有極大的偶然性的,中國古代不像歐洲,女人可以繼承皇位,恰恰相反,女人在中國封建社會處于從屬地位,别說當皇帝,就是做了皇後都不得幹政,唐代如太宗長孫皇後,被譽為賢良淑德的典範,也隻是在太宗犯錯時予以好言規勸。

而武則天本是太宗的才人,在太宗病榻前與高宗勾搭上,後來太宗病逝,被送去感業寺做了尼姑,後來高宗到感業寺上香再次相遇舊情複燃,恰好又遇到高宗王皇後與蕭淑妃争寵,為了打擊蕭淑妃将武媚娘接入後宮,用以對付其政敵。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于武家人,而是選擇還政于李唐?

而武則天入宮後充分展現了其政治鬥争才能,不僅幫王皇後鬥倒蕭淑妃,最後連王皇後也一塊收拾了,自己當上了皇後。

而高宗體弱多病,登基時又受長孫無忌等一幫老臣掣肘,恰好武則天有極強的政治鬥争能力,于是二人聯手幹掉了老臣。而高宗因為身體原因便一直由武則天協助處理政務直到去世。

後來武則天利用血腥手段清除異己,廢黜自己的兒子,屠殺李唐宗室登上了皇帝寶座。雖然,武則天執政幾十年,大唐帝國依然維持了強盛的局面,但是畢竟江山是從李唐手中奪過來的,經過李家三代的經營才有了武則天當政時期的輝煌,雖然國号由唐改為了周,但人們心中始終認為這一切是來源于李唐天下,武則天不過是李家的兒媳婦而已,遲早得把江山還給李家。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于武家人,而是選擇還政于李唐?

是以,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廷大臣,都強烈希望武則天在過完皇帝瘾之後便把江山還給李家,恢複唐朝天下,這便是民心所向,作為優秀的政治家,武則天當然不會看不出這一點,也為了保有自己的名聲,最終傳位于李顯,恢複唐朝國号。

二、武氏子孫沒有合适人選

武氏子孫在武則天登上帝位後,大多雞犬升天,做到了高官位置。而武家的祖先并不是什麼豪門大戶,武則天的父親原本就是一個木材商人,因攀附李淵反隋起義而發迹。而在唐朝極其看重門第世家的風氣下,毫無根基的武家子弟即使得了天下,估計也會很快敗亡,武則天是個聰明人,沒有十足的把握,她也不會冒險将自己的族人送入萬劫不複之地。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于武家人,而是選擇還政于李唐?

武承嗣劇照

是以,雖然後來武承嗣三番五次想廢黜太子,自己做儲君,都被武則天一笑拒之,反而在武則天晚年,極力促成李家與武家化解沖突争鬥,通過聯姻的形式試圖使兩家融合。不過,權力的誘惑實在太大,當武則天死後,李家與武家的沖突不可避免地爆發,權力鬥争是一波接一波,身為驸馬的武三思也被中宗李顯的太子發動叛亂砍死在家中。

三、狄仁傑點醒武皇

在武則天一朝,最為重要的宰相當屬狄仁傑。狄仁傑不僅憑自己的能力與忠心做到了宰相的位置,更赢得了武則天的尊重,被尊稱為“閣老”。而在武則天幾十年關于傳位于誰的思想鬥争中,是狄仁傑及一幫唐朝舊臣長期不懈的努力,最後由狄仁傑點醒了武則天。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于武家人,而是選擇還政于李唐?

他對武則天說:“陛下如果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他們或許會将武家天下傳承下去,但那時候就沒有陛下您什麼事了,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會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反而去孝順自己的姑媽。“

武則天懸于心頭幾十年的疙瘩終于在這一刻解開,是啊,自己作為高宗皇後,太子之母,百年後想有人祭奠還得靠自己的兒孫。于是接回廬陵王李顯立為太子,準備開始還政于李唐。而狄仁傑死前向武則天大力舉薦的老臣張柬之,在後來終于發動了神龍政變,将中宗李顯扶上了皇位,而武則天則去帝号,回歸高宗皇後身份,死後與高宗同葬乾陵。

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于武家人,而是選擇還政于李唐?

是以說,武則天還政于李唐,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其個人出于現實利益最終選擇的結果,而這一做法不僅保留了其幾十年的政治遺産,也維護了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唯一女皇的一世英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