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自李淵消滅隋帝國,建立唐帝國政權之後,唐廷就在前代賦稅制度的基礎之上制訂了詳細的均田制,同時又推出了租庸調制。然而在公元780年時,時任帝國宰相的楊炎卻向唐德宗谏言,建議更改帝國的賦稅政策,即以兩稅法取代實行多年的租庸調制。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唐帝國不得不選擇抛棄舊的賦稅制度,兩稅法又起到了哪些積極的作用呢?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提出兩稅法的宰相楊炎

安史之亂過後,唐帝國财政逐漸惡化

公元755年,備受唐玄宗信賴的節度使安祿山聯合史思明,二人一起舉起了反叛的大旗,揮軍攻向昔日舊主,安史之亂随之爆發。

由于唐廷先前并未制定較為嚴格的、能夠限制節度使擁兵自重并威脅中央的預警措施和針對措施,導緻唐帝國的大部分領土在極短的時間裡就紛紛落入了叛軍的手中。不過好在此時唐廷手中仍掌握着大量的部隊,且一部分節度使也在這個關鍵時刻倒向了朝廷,承擔起了勤王的重任。經過多年與叛軍的鬥争,唐廷終于在公元763年撲滅了這場叛亂。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險些颠覆唐皇統治的節度使安祿山

戰争雖然已經結束,但戰争所帶來的後遺症卻是短時間内無法消除的。戰争期間,唐廷已經顧不上維持财政收支平衡,凡事皆以平定叛亂為第一目标。在叛亂得以平定後,唐帝國的财政狀況已經遊離于崩潰的邊緣,随時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安史之亂對唐帝國的财政所産生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首先,富庶的北方在戰争的影響下,經濟基礎逐漸崩壞。雖然南方大部分一直掌握在唐廷手中,且尚未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但是帝國财政總體還是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其次,連年不休的戰争也耗盡了帝國的财政儲備。因北方已經基本陷入叛軍手中,唐廷就隻能對南方加征稅賦,使南方百姓的負擔日益沉重。為了緩解封建統治階級與南方百姓之間的沖突,唐廷也必須改革賦稅制度。

租庸調制已經不再适應帝國現狀

初唐時期,唐帝國一直以租庸調制為賦稅制度的核心。租庸調制不僅詳細規定了每年帝國賦稅的收取方式,還将賦稅的具體"額度"十分詳細的規定了下來。需要注意的是,初唐的租庸調制是以人頭為基準收取的。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唐高祖一朝就已經開始推行租庸調制

同時,租庸調制也是架設在均田制的基礎之上的。初唐時期,均田制尚且能夠得以有效實施,并且能夠為租庸調制的有效實行提供保障,帝國财政狀況也日益向好。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均田制逐漸被破壞,租庸調制也同時失去了最初的意義,更是無法發揮其原始效用。基于這種情況,兩稅法便随之而生,租庸調制也同步遭到了廢除。對此,《資治通鑒·唐紀》中曾有相關記載:

先計州縣每歲所應費用及上供之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皆總統于度支。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巅峰時期的唐帝國疆域圖

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失效,實際上正是土地兼并現象愈發嚴重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唐廷在制定均田制時,曾放松了對土地流轉的控制力,即在特定情況下允許百姓買賣土地。雖然土地交易有着嚴格的條件限制,但這也等同于為地主階級打開了友善之門。

地主階級通過不斷兼并土地,導緻許多農民失去了賴以生計的土地,進而變成破産的佃農。而唐廷的租庸調制正是以人頭為基準征稅,是以破産的小農們根本無法承擔得起如此沉重的稅賦,國家的财政收入趨勢也呈每年下滑。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領土面積的縮小,也是稅收下降的原因

貧富差距過大,社會危機日益嚴重

前文已經提到,由于唐廷所制定的均田制存在着緻命的漏洞,是以至武則天執政時期,唐帝國内部的土地兼并現象已經十分嚴重。全國土地趨于集中,是以帝國社會内部出現了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唐廷繼續按照先前的租庸調制征收稅賦時,平民及貧民已經完全無力承擔;而地主階級則隻需要付出小小的代價即可滿足每年的征稅額度。同時,商人集團的崛起也讓農民的日子變得更加難過。為此,唐廷修改了按人頭征稅的方法,改按總資産征稅。

按照資産總額征稅,這是唐廷在賦稅制度上的一大進步。兩稅法一經推出,地主階級和商人集團就無法再"鑽法律的空子",不得不繳納較先前多出許多的稅金;而那些瀕臨破産或已經破産的農民,所承受的負擔也随之減少。

随着兩稅法的逐漸推行,唐帝國内部的貧富差距愈拉愈大的現象得到了大幅度緩解,但是這也并不代表貧富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地主階級和商人集團雖要繳納高額的稅金,但仍然掌握着大量的土地,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也正是因為如此,唐廷才會在後來繼續提升稅率,以此來進一步緩解社會沖突。

唐德宗一朝的宰相楊炎,為何力主廢除租庸調制,轉而推行兩稅法?

唐帝國經濟區分布示意圖

從兩稅法和租庸調制的一些細節差別就能看出,唐帝國在經曆了安史之亂後已經形同累卵,社會危機和财政危機已經到了較為嚴重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封建統治者不得不自上而下展開一場浩大的改革運動,以此來緩解存在于各個領域的沖突。如若不然,唐帝國的國運就真的是危在旦夕了。

當然,唐帝國所面對的危機也不僅僅隻有上文所提及的那些,在政治、軍事、外交等多個領域都出現了危機。但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唐廷不能夠有效并且在短時間内處理好經濟問題,那麼解決其他領域的危機自然也無從談起。

總的來講,兩稅法的推行确實是起到了許多積極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延長了唐帝國的國祚。雖然此後唐帝國再未回到當年的巅峰狀态,但起碼還能夠勉強維持,這已經是難能可貴的結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