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作者:宜賓新聞網

看完電影《換子疑雲》許久之後,侍左君都無法下筆去寫些什麼,因為想不清楚,發生在克裡斯汀母子二人身上的悲劇,究竟應該責怪兇手殘忍還是怨恨時代的不堪。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電影接近尾聲時,兇手高登一臉興緻盎然的戴着手铐,接受記者們的采訪,坦然的表示自己是無辜的,就像他身穿筆挺的西裝,站在被告席上時一樣。很難讓人相信,那個看上去文質彬彬,斯文有禮的年輕人,會是一個殘忍殺害近20名兒童的殺人惡魔。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上:高登劇照,下:高登本人】

侍左君翻看了許多的影評,大多數的評論家都站在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去批判那個時代,1928年的美國,經濟蕭條,政治腐敗,各路官員沆瀣一氣,從市長到警察局長,從警局到精神病院,無處不充斥着兩個字:錢、權。除此之外,這世間的溫暖在哪裡呢?教會、精神病人、牙醫還有老師,擁有權利的人占據了絕對的話語權,而良知尚存的人卻在社會底層掙紮。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克莉斯汀與哈金斯本人】

而侍左君更想讨論的是,悲劇的發生,時代“功不可沒”,那個促使悲劇發生的人又怎麼可以逃脫公衆的讨伐,還有那些在黑暗中發着光的人,又是如何的璀璨奪目。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電影開始于1928年的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單親媽媽克莉斯汀·柯林斯獨自帶着兒子沃爾特·柯林斯,克莉斯汀是電話公司第一位女主管,3月10日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周六,克莉斯汀約好了要帶兒子去看電影,一通公司打來的電話,打斷了她的計劃,無奈之下,她隻好去公司加班,留下兒子獨自一人在家。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克莉斯汀着急回家,卻被上司攔住說起升職的事,她好不容易擺脫了上司,卻終是錯過了那班回家的公交,一輛鮮紅的公共汽車。電影全程都用了非常灰暗的顔色,整個洛杉矶就像被一層薄霧覆寫,而這輛公交卻格外的鮮豔。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卻發現沃爾特根本不在,驚慌失措的克莉斯汀急忙四處尋找,直到夜幕降臨,依然沒有尋找到兒子的蹤影。無奈之下,她隻好選擇向警方求助,而接到報警電話的人卻以失蹤未滿24小時為由,拒絕立案,克莉斯汀焦急的等到第二天,警局派人前來。

除此之外,她還堅持每天向各地方警局打電話詢問兒子的消息,一時間,沃爾特失蹤的消息遍布洛杉矶的街頭巷尾,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克莉斯汀還是沒有等到兒子的消息,直到5個月後警局的一通電話,沃爾特找到了!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她滿心歡喜,激動異常的來到火車站,在警方和記者們的圍觀下,等到了那個消失了5個月的兒子。可是當她看到那個從火車上走下來的男孩時,卻發現,這個孩子根本不是自己的兒子,警察隊長瓊斯卻以她過于激動,以及5個月孩子經曆磨難有所改變為由,逼迫她将男孩帶了回去。

當“機槍班”用隻有戴維斯局長能夠了解的語言說話時,我們則用同情、正義和有力的聲音來表達。我們為我們的市民,為那些遭到腐敗警察局打擊和殺戮的人們而發言。我們為一個無辜的,一個從母親懷抱中被奪走的,現在正被警察局遺忘的孩童講話。這樣的聲音,我的朋友們,永遠不會沉默。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洛杉矶警方在當時可謂是臭名昭著,腐敗、無能都是扣在他們頭上的帽子,好不容易有機會能夠破了一個失蹤兒童的案子,警方想要借此來為自己正名,是以無論這個孩子是誰,在一群記者和群衆的圍觀之下,他都必須是沃爾特。

她給兒子洗澡量身高時發現,這個男孩比兒子矮了3英寸(這裡有個小小的Bug,前面克莉斯汀說的是矮了3英寸,但是到法庭上的時候,說的是矮了4英寸),而且割過包皮,她越發确認這個男孩不是自己的兒子。她再次來到警局,找到瓊斯,告訴他這個男孩确實不是自己的兒子,瓊斯卻認為克莉斯是為了擺脫兒子這個拖油瓶,是以不想認回兒子,畢竟男孩可以清楚的說出自己母親的名字以及自己家的位址,瓊斯将克莉斯汀駁了回去。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無奈之下克莉斯汀帶着兒子來看牙醫,牙醫有沃爾特的就診記錄,非常明确這個男孩并不是沃爾特,并願意為克莉斯汀出具證明,接着她帶男孩到了學校,男孩不記得自己的老師,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老師也堅定的認為這個男孩并不是沃爾特。

這時一位名為古斯塔夫的牧師找到了她,這位牧師一直以揭露警方暴行為己任,當他得知克莉斯汀的事情之後,主動提出幫助她。兩人決定利用公衆的輿論來給警方施壓,克莉斯汀前腳在記者面前公布了找回的男孩并不是自己的兒子,後腳就被警方以12條妨礙警方公務罪送入了精神病院。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這邊克莉斯汀在精神病院裡遭受各種折磨,另一邊探員萊斯特在辦理一件偷渡案,偷渡的是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在即将被引渡回加拿大時向萊斯特坦白自己曾在高登的脅迫之下殺過人,兩人殺了将近20個孩子。萊斯特立馬将事情報告給隊長瓊斯,可是瓊斯正在為沃爾特的事情焦頭爛額,無心其他,他告訴萊斯特,那個男孩肯定是為了能夠繼續在美國待下去,是以撒謊了,讓萊斯特不必理會。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上:劇照,下:高登雞場】

可是萊斯特并沒有完全放心,他親眼看到桑福德因為回憶殺人的場景而深身顫抖,他是真的在害怕,是以萊斯特在桑福德被引渡回加拿大之前,帶着他來到高登的農場,桑福德拿着鐵鍬親自将屍骨挖了出來。近20個孩子的骸骨,震驚了整個洛杉矶,而這20個孩子中,很有可能就有沃爾特,是以那個被尋回的男孩真的不是克莉斯汀的兒子,古斯塔夫帶着人來到精神病院,将克莉斯汀帶了出來。

如此烏龍的事件,将洛杉矶警方推上了風口浪尖,而精神病院裡,因為12條被關進來的人都在克莉斯汀的幫助下,被解救了出來,這些人都曾因堅持自我與警方作對的人,被強制關進精神病院。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想一想,那些埋在農場的屍骨,為什麼這麼多人失蹤了這麼久,卻沒有人找到,甚至沒有人尋找,他們的家人在哪裡,精神病院裡因為12條被關着的人是誰?

細思極恐。

是以高登能夠犯案多年不被發現,究竟是因為他夠暴力,隐藏的夠好,還是根本沒有人在尋找這些失蹤的孩子?如果不是克莉斯汀堅持尋找沃爾特,又碰巧桑福德有機會被找到,那麼,又會有多少孩子死在高登的斧頭之下呢?

還有被瓊斯尋回的那個男孩究竟是誰?

他隻是一個與流浪漢共同行騙的男孩,在電視上看到了沃爾特的消息,他想要假冒沃爾特,可以來到洛杉矶,也許有機會可以見到他喜歡的明星,僅此而已,也正是因為他的出現,擾亂了整個洛杉矶警界,也讓真正的沃爾特失去了被尋找的機會。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高登因躲到姐姐家時被姐姐舉報而被捕,他堅稱自己是無辜的,稱自己并沒有殺害沃爾特,在累累白骨的證據之下,他被判處絞刑,瓊斯隊長被永久停職,警察局長被罷免,市長也是以沒有參加大選。

似乎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可是沃爾特依然下落不明,高登在行刑之前要求與克莉斯汀面談,告訴她沃爾特的下落,可是當克莉斯汀真的坐在他的對面時,他反悔了。克莉斯汀親眼目睹了高登的絞刑,然後懷抱着希望,繼續尋找沃爾特的下落。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直到1935年,一個被尋回的孩子為克莉斯汀再次帶來的關于沃爾特的消息。大衛,一個從殺人惡魔高登手下逃脫了的孩子,曾經他和沃爾特還有另一個男孩被關在一起,他們發現農場的鐵栅欄有松動的部分,三個人趁夜逃跑,可是大衛被鐵栅欄挂住了,高登也聽到了動靜,本已經逃跑的沃爾特轉身回來幫助大衛,當大衛從栅欄上下來的時候,高登也已經拿着槍追了出來。三個孩子分開逃跑,這是大衛最後一次見到沃爾特,是以他也不知道沃爾特究竟是被高登抓了回去,還是順利的逃脫了。

故事到這裡基本就已經告一段落。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還記得侍左君曾經提到過的紅色公共汽車嗎?在故事後來又再次出現過,當克莉斯汀從精神病院出來的時候,她坐着的正是那輛紅色公交,路過了兒子的學校,這輛車有着她與兒子共同的回憶,也是因為錯過了這輛車,她錯過了回家的時間,在全劇接近黑白灰的色調裡,紅色的公共汽車,安吉麗娜·朱莉的紅唇都是讓人難以記憶的一抹亮色。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不得不說安吉麗娜·朱莉塑造的單身母親的角色,單薄、脆弱、堅強、美麗、性感,沒有辦法選到一個準确的詞來形容,這些詞放在她身上都很貼切卻不完全,整個故事裡,她一直都是衣着得體,妝容完整。在多次與瓊斯隊長交涉的過程中,無論瓊斯說出的話多麼傷人,克莉斯汀都維持着成年人的體面,沒有歇斯底裡的嘶吼,強烈的情緒都被她努力壓抑着,數次在崩潰的邊緣,又将理智找回。哪怕是在精神病院裡,她聽勸的假裝自己是個病人,也依然堅定的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被找回。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提到《換子疑雲》繞不開的就是故事原型,震驚全球的“雞舍謀殺案”。電影裡有些細節與事實不符,比如電影裡兇手是高登和弟弟桑福德,但是真實的案件裡兇手是高登和祖母(也有說是母親)脅迫侄子桑福德共同作案。

電影裡瓊斯隊長被判永久停職,而真實的警察隊長是以退休的名義離開警局,被判給克莉斯汀的賠償金也并沒有支付。至于電影裡為什麼不按事實拍,想來也隻是想讓觀衆看到黑暗中的那一點光吧,就像沃爾特的牙醫,老師,牧師,都是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中,散發着熱的光點。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沃爾特的悲劇是高登造成的,而克莉斯汀的悲劇卻是那個時代給予,隻關心大選不在乎民生的市長,隻在乎政績的局長,屍位素餐的隊長,精神病院裡麻木的護士,與警局沆瀣一氣的醫生,每一個人的小自私都促使整個社會更無情,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換子疑雲》: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兇手的殘暴?

歡迎關注公衆号“仨魚說電影”檢視更多文章。有想要了解的電影劇集或影視明星嗎?回複留言,也許下期就有驚喜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