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作者:煙寒若雨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包拯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鐵面無私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在曆史上,包拯時常以斷案高手的形象出現,在幼年時期就初顯破案才能,影視劇中《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等著名案件讓老百姓們如數家珍。

包拯還曾用對聯破了一個千古奇案,讓人啧啧稱奇。

這個案件“古怪”之是以古怪,是因為在新婚次日,新娘就上吊自盡,包拯便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而這個對聯,還曾在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出現過。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新娘離奇喪命

包拯在公元999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家裡是書香門第,28歲時考中了進士,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的知縣。

他一生中升遷20多次,最高官職達到了樞密副史,1056年擔任開封知府,當時開封是北宋的京城,包拯的官職相當于現在的北京市市長。

這個官職雖然不是很高,但當朝的皇帝對他很信任,賜予先斬後奏的權利。

包拯一生斷案無數,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他為人剛毅敢彈劾宰相,有時還會怒怼皇帝。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傳說包拯有三大鍘刀,曾先斬後奏殺了龐太師的兒子,還開鍘怒斬附馬陳世美。

有一次包拯帶着幾名侍從微服私訪,來到一個小鎮上後,決定找一個地方投宿,沿街而行時看到有個老翁正坐在台階上流淚。

包拯連忙上前詢問:“請問這位老翁,何事傷心?”

老翁低頭不語,隻是默默流淚,臉上的表情十分傷感。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包拯等人提出借宿時,老翁連連擺手拒絕:“實不相瞞,這幾天家裡才死了人。”

包拯願聞其詳,老翁見來人氣宇不凡,就連忙把家裡幾天來的遭遇和自己兒子即将問斬的事告訴給了包拯。

這位老翁姓徐,老兩口已經50多歲了,有一個18歲的兒子,兩人對他十分愛護。

兒子到婚配的年紀時,媒婆介紹了鄰村的一個姑娘,這個姑娘美貌賢惠、知書達禮,從小飽讀詩書十分有才氣。

徐家老兩口看了非常喜歡,就下了聘禮,為18歲的兒子定了親。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徐家的家境不錯,女方對他們家也很滿意,兩家就張羅着為小兩口舉辦婚禮。

婚禮當天徐家張燈結彩,院子裡挂滿了紅綢,丫環小厮們在院子裡忙忙碌碌招待賓客,當日來賓衆多,有徐家的親戚朋友,還有新郎的同窗。

吃完酒席後,就是入洞房的環節,新娘子知道新郎也是一個讀書人,平日裡時常和同窗好友一起對句,就想試探下新郎的才華。

新郎接待完賓客,已經喝得有幾分醉意,他聽說要對句,就輕松地說:“這有何難?”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新娘隔着房門說了一個上聯:“點燈登閣各攻書。”

新郎一聽到謎面就愣住了,這是一個連環對的形式,看起來簡單卻很費心思,句中有三個字是同音字,“閣”還是“各”加上偏房部首。

新娘開着玩笑說:“你若對不出下句,今晚就不許進洞房。”

新娘本想開個玩笑,也不是真的不讓新郎進門。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但新郎是一個辦事十分認真的書呆子,一聽新娘這樣說,就賭氣出了門,跑進了學堂。

新郎到了學堂以後,酒已經醒了一半,就在那裡安心地想對子,冥思苦想也想不到答案。

新娘子本來想逗逗新郎,給新婚增添一些情趣,沒想到新郎如此迂腐,等了很久都不見新郎回來,隻好将衣服脫了,獨自一人鑽進被子裡睡了。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第二天早晨新郎回到家中,新娘發現他愁眉不展,便奇怪地問:“你怎麼了?”

新郎瞪了她一眼,無奈地說:“你還不知道,明知故問?”

新娘子也有點生氣,表示:“我真是不知道。”

新郎說:“我就是為對不出你的對子而費心呢。”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新娘子一聽更加奇怪:“昨晚皓月當空,你獨自一人在院内的梧桐樹下,不是對上了嗎?要不我能讓你入洞房嗎?”

新郎這時懵圈了:“我何時曾回過家?一整夜都在學堂裡,天亮以後才回來的。”

新娘子還想再問,卻突然住了口,渾身上下一陣冰涼,頓時臉色煞白,她失魂落魄地走進自己的房間裡,悔恨地淚流滿面。

新娘冰雪聰明,聽到新郎這番話已經知道昨天晚上進門的那人不是新郎,是自己引狼入室,讓壞人鑽了空子。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古時的女性對名節十分在意,出了這樣的事,悔恨也來不及了,新娘又急又氣羞愧難當,竟然用一根白绫自盡了。

新娘在結婚第二天上吊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娘家人聞訊後痛哭流涕,好端端的女兒嫁過來第二天就死了,肯定是女婿逼死了女兒,娘家人寫了狀紙把此案報到了官府。

官府第一反應也是新郎作案,他們把新郎抓了起來,還沒有經過細細審問,就認定是新郎殺妻。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新郎當然不願意承認,剛開始也大喊冤枉,但經過官府的一番嚴刑拷打,新郎被逼招認了,官府讓他簽字畫押,不日将問斬。

徐家的老父母聽到兒子被問斬的消息心急如焚,但老兩口申訴無門,徐母急得跳河了,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悽慘落魄。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包公用對聯破案

包拯認真地聽老翁訴說了這一樁離奇的案件,也覺得十分難受,他覺得此案并不簡單,便安慰老翁說:“這事還有轉機,老人家不必太過傷心,你兒子或許還有救。”

老翁聽了包拯的話十分驚訝,連忙将包公一行人迎進屋裡,好生招待。

包拯仔細推敲案件的經過,為了探明該案的原委,還叫來徐家的小厮和丫環們仔細詢問,并做了筆錄。

當天晚上包拯住在徐家時,他一時也沒有頭緒,一邊思索,一邊在院子裡來回踱步。

侍從幫他搬來一張椅子,包拯就坐在椅子上,在院子裡和侍從閑聊了起來。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此案破案的關鍵在于新娘前一晚的那副對聯,兇手正是對出了對聯,才進入了新娘的房間,以至于釀出了慘禍。

此時新娘已死,大家都不知道答案,包拯隻能想着先把對聯對出來,此時夜深人靜、皓月當空,包拯凝望着一輪明月苦苦思索。

在徐家的院子裡,梧桐樹葉被輕風吹得沙沙直響,包拯就坐在椅子上,倚在梧桐樹的旁邊。

這樣的場景讓他突然有了靈感,頓時茅塞頓開,心中有了答案。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包拯興奮地來到了縣衙,把答案記在紙上,第二天清晨就指令手下上街貼出了告示。

告示上寫道:開封府要招一名非常有才學的書生任職,歡迎有識之士到縣衙應試。

當地的百姓都知道開封府包大人一言九鼎,有很高的威望,是以都沒有懷疑包拯使的是一出“反間計”。

讀書人埋頭苦讀,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飛黃騰達、功成名就,這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告示吸引了很多有才學的書生報名,很多書生們都歡呼雀躍,想摩拳擦掌一試身手。

應試者來到縣衙後,包公出了一道對聯的考題:“等登燈閣各攻書。”讓書生們對出下聯。

剛開始書生們覺得這個對聯非常容易,紛紛提筆嘗試,過了一會卻搖頭歎息,敗下陣來。

所有書生們交出答卷之後,包公選中了“移椅倚桐同賞月”的考生,他看到這個下聯心中大喜,“稱贊”地點了點頭。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這個考生以為自己的表現受到包拯的稱贊,頓時喜不自禁,他大着膽子問包拯:“不知大人委派小人何官?”

包拯聽了考生的話哈哈大笑,将驚堂木一拍,這個考生吓得魂飛魄散,馬上笑不出來了,在場的待從們一擁而上,把他扣押了起來。

包拯讓侍從把新郎帶了出來,新郎也确認這個考生就是他在新婚之夜遇到的同窗好友。

經新郎的指認後,可以确認這個考生就是在婚禮後瞞天過海、糟蹋新娘的罪犯。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浩然正氣、執法如山

這個考生隻得乖乖地招供作案的經過,在參加婚禮當天晚上,他發現新郎沒進洞房,而是在學堂裡獨自冥思苦想,便上前詢問新郎為何沒去陪伴新娘。

新郎把上聯告訴了這個考生,原本想讓同窗幫個忙,沒想到這個考生馬上打起了壞主意。

他溜到新娘房門前,模仿新郎的語氣跟新娘對句,新娘聽到這個“假新郎”天衣無縫地答對了下聯,便放他進了門。

這個考生就恬不知恥地當了一回新郎,第二天趁着新娘熟睡後又溜之大吉。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幸虧包拯明察秋毫,把罪魁禍首找了出來,考生間接害死了新娘和徐母,他得到了終身流放的下場。

此案對現代人來講非常不可思議,新娘在當晚入洞房時為何連新郎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以至于讓一個陌生人鑽了空子。

在古代有很多包辦婚姻,有些新娘和新郎在結婚前沒見過面,直到入洞房後,新郎挑起新娘的蓋頭,才算正式見面。

雖然兩人有過短暫的交流,新娘聽到過新郎的聲音,但畢竟不熟悉。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新娘子隻把這個對聯告訴了新郎一個人,她沒想到新郎把對子告訴了别人,引起了天大的誤會。

案件中兇手對出下聯“移椅倚桐同賞月”,為何包公就能斷定此人是兇手,也不怕會抓錯人,如果那個兇手不來應試,抓捕計劃就難以成功,考生為何要那麼傻,去自投羅網呢?

新娘在自殺前曾經說過那麼一句話:“你獨自一人在院内的梧桐樹下”提供了重要線索,說明下聯跟梧桐樹有關,是以兇手确鑿無疑。

兇手已經知道自己色膽包天害死了兩條人命,而包公出了同樣的對聯後,他依然上鈎了。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其實新郎隻跟兇手一人提過上聯,這個考生早就成了懷疑對象,對對聯的過程隻是為了再确認一下罪犯,也讓兇手更快地招供,兇手早已是甕中之鼈。

這故事經過老百姓口口相傳,增加了很多戲劇色彩,故事中的漏洞也成了“無巧不成書”。

這個千古奇案因為有了包公,更加離奇精彩,包公的形象也因為一個個探案故事變得更加神乎其神。

後來這個案中的對聯也成千古絕對,在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出現了很多的詩詞和對聯,這副對聯也出現在電影中廂房前的柱子上。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包公本人經過後人的一些藝術加工後,跟真實曆史上的形象大相徑庭,據史料記載,包拯“面目清秀、白臉長須”,并非影視劇中的樣子。

老百姓眼中越是鐵面無私的人,就越是臉黑且不苟言笑,戲劇中的白臉代表奸臣,紅臉則代表忠誠的形象。

包拯慢慢成了黑臉,額頭的月牙是他特有的形象标志,這是為了塑造公正而鐵面無私的形象,他的形象是被神化了。

傳說中包拯“日斷陽間夜斷陰”,日夜忙個不停,白天料理人間的案子,晚上還要到陰間主持公道,額頭上的“月型腦門”就是起到兩界“通行證”的作用。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後世一些老百姓們将他奉為神明,認為包拯是奎星轉世。

多年以來,河南和安徽兩地一直有“包公家鄉之争”。

包拯曾擔任開封府的知府,在河南開封有個包公湖,湖邊建有包公祠和開封府。

連影視歌曲中都有那句歌詞:“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讓很多人誤以為他是河南開封人。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直到1973年,安徽合肥市要修建一個鋼鐵廠,在遷移墓園時發現了包公真正的家族墓園,古人有強烈的鄉土情結,死後也要落葉歸根,扶棺回鄉,是以包拯是安徽合肥人士。

多年以來人們對包公的敬仰滔滔不絕,包公是正義清廉的化身,他的斷案故事講不完,在老百姓的追捧下,成了中國的“福爾摩斯”。

在中華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湧現了很多名臣良将,像包拯這樣深受百姓喜愛,又沒有争議的人物很少,包拯一生浩然正氣,流傳了許多佳話,不愧是千古名臣。

新婚次日新娘自盡,包拯說道:把上聯貼街上,對出下聯者便是兇手

參考資料:

小小說月刊:包公巧破對聯案 2017年5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