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作者:段晨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臧克家

視訊加載中...

有些人死了,隻是他們的肉體化為腐朽,回歸自然,可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靈魂都深刻地影響着後人,真正地做到了永垂不朽。

比如那位向往成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的王小波。國内大多數人知道王小波大概是因為他寫給妻子的情書吧。在《愛你就像愛生命》裡,他把對李銀河的愛直白地坦露了出來,然而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因心髒病發作去世了,享年45歲。

突發疾病去世,死狀凄慘

1997年4月11日淩晨,王小波在他的小屋中離世了。

據鄰居回憶,半夜時曾聽到幾聲慘叫,不過并沒有出門檢視,之後派出所的人破門而入,隻看到牆上留有血迹,還有深深的抓痕。而王小波的嘴巴裡有不少牆灰。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可以想象到他在死前忍受了多麼大的痛苦。之後經過解剖得出死因是心髒病發作,王小波的二姐知道後十分悲恸,其實在這之前沒多久,姐弟倆還一起生活了半個多月,無話不談,轉眼就天人兩隔了,而且死前如此痛苦,想到鄰居聽到了聲音卻沒有人送他去醫院,更是難過。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親人間的不舍與思念,會讓人感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有人說,人會經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肉體的死亡,這宣告着個體意識的消失,是生理上的腐爛,化作無機物融入大自然;第二次是葬禮,意味着在朋友圈親友圈裡,這個個體關系的斷裂,他們會将此人從未來中剔除出去,構造一個全新的的未來;

第三次是最後一個仍然記得他的人的消失,這世上再沒有人會想起他,這個個體就如同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所有關于他的一切,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的,從此煙消雲散,不複存在。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艱辛的文學之路

1952年,在全家被劃為"階級異己分子"的背景下,宋華為她剛出生的孩子起名為"小波",寓意着"大浪化小波",希望一生平平安安,沒有大風大浪,可惜這個孩子的人生并沒有如他母親所期望的那樣平安順遂。

王小波在全家五個孩子中排行老四,男孩排行老二,看過王小波作品的讀者都知道裡面總有一個名叫"王二"的主人公,或許這些"王二"的故事都是以王小波本人為原型的。

他是個自由創作者,隻寫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他以非主流的身份超越了主流,為沉默的大多數發聲。

當時用詞大膽的他,就算寫出了"大團的蒲公英飄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那柔軟的針一樣的光"這種對燈光的描寫如此美好的句子,在出版的道路上也并不是一路順風。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王小波的小說寫了一本又一本,但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直到他的巅峰之作《黃金時代》在香港出版,但名字被改為《王二風流史》,可見對其内容的偏見。

1994年,趙潔平的出現,使得《黃金時代》在内地得以發行,但也因是偷偷出版沒有正規管道而銷量慘淡。

然而等王小波逝世一個月後,他的三部曲卻正式出版了,而且銷量可觀,這真是和王小波的文字一樣諷刺。

一個有趣的人

王小波一生都活在荒誕之中。他先天發育不良,嚴重缺鈣而患佝偻病,形成了桶狀腰;小時候看着呆呆傻傻的,被家人叫作"傻波子"。

青年時期到雲南、山東插隊,瘧疾、急性肝炎等疾病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腰也相繼出現了問題。

之後他還還辭去了人大講師的職務專心寫作,但是被退稿卻成了家常便飯,出版的作品也銷量慘淡。在這悲慘的人生裡,王小波卻活出了一種"另類的幽默。"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他說:"他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活在這世上,無非是想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若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他的有趣,不是未經世事的天真和快樂,而是曆經苦難後的樂觀和豁達,笑看天上雲卷雲舒。當朋友灰心喪氣,甚至感覺無以為繼的時候,讀一讀王小波的文章是有必要的。

因為無論此時面臨着怎樣的困境,都是在他的經驗之内的,難道還有比他青年時代更糟糕的時候嗎?

可能是經曆過太多的是是非非,他認為生活中喜歡無趣的人要遠多于喜歡有趣的人。他要在這摻雜着少量有趣的世界裡,用有趣對抗無趣,創造出那一抹與衆不同的美。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放浪形骸,不甘平庸

不沉默,不順從,不做大多數。

王小波對于循規蹈矩的生活,有一種本能的抵觸。就像他十分向往那隻豬的生活——在雲南下鄉的時候認識的那隻。

它雖然是隻肉豬,又黑又瘦,但卻不喜歡豬圈,喜歡到處亂逛,甚至還會模仿汽車、拖拉機的聲音。

後來也因為模仿勞工收工的喇叭聲,被安上了破壞分子的"罪名"。可就算如此,這隻特立獨行的豬還是逃脫了逮捕,成為了一隻野豬,獲得了屬于自己的自由。

他還描寫了一群綠毛水怪。他們随心遊寄于天地之間,如鲲般水擊三千裡,遠離世俗,破除規則與地理的阻隔,看萬物如看小人國,藐視一切、随心所欲。

1997年王小波死前慘叫,鄰居充耳不聞,入門後牆上有兩道抓痕

這就是王小波所向往的世界——自由、不羁、智慧、美好、風趣。如同他在《黃金時代》裡所說的那樣: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選擇怎麼愛,怎麼活。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黃金時代。

這位浪漫主義的行吟詩人雖然離開了,但他的靈魂不滅,思想永存。他文字中所蘊含的智慧,跨越時代指引了衆多年輕人前進的方向,自由主義精神将永垂不朽。

強烈推薦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原價143元的王小波作品.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現價隻用98元.一頓飯的價格.品味一個有趣的靈魂.換來一輩子的心靈寄托.勇敢面對生活

XL17 王小波精品集 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 時代三部曲 ¥98 購買

繼續閱讀